-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6
- 获得点赞
- 257
- 声望
- 63
头痛是一种多发、常见的急性病。 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感冒、高血压、颈椎病、发热性疾病、颅内、五官等疾病都可导致。头痛就象胃的痉挛性疼痛一样,痛者往往脸色苍白,出冷汗,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甚至疼得无法忍受,头痛欲裂,抱头都想撞墙。头痛说来就来,痛昏难忍,似针刺,如刀扎,像棍击,前额痛,后脑痛,头顶痛,太阳穴跳动痛,偏头痛,全头痛,眩晕,不敢站立,心悸,失眠,耳聋,耳鸣,痰多胸闷,健忘,恶心呕吐,乏力,四肢麻木……无奈之下服用些头痛粉,止痛片、活血化淤,扩张血管的药物,可是只能起短暂的作用,更令患者不可思议的是头痛几十年, 每次去医院作CT,磁共振,脑电图检查,医生都说结果正常。而头痛却是愈演愈烈。
脑血管不通畅,大脑严重缺氧,脑部血液循环越来越差,头痛越来越严重,反复发作,止疼片也越吃越不管用。单纯止痛不治本,不调节脑血管,最后的结果就是动脉硬化。这种伤害远远没有结束,这只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等到动脉硬化,脑血管堵塞75% 以上,就会随时面临脑血栓、中风、偏瘫。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多数中风、偏瘫患者在发病之前1~2年甚至更早就会出现头痛。一些中风偏瘫的患者大多都是一开始出现头痛、头昏的症状而不重视疏通血管导致的后果。由于人们对这些“小病”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引发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生不如死。
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型
外感型头痛怕冷、无汗、面赤、烦渴。风寒引起的头痛,疼痛连着背,怕风怕冷等;而暑湿引起的头痛发胀,怕风发热,面红目赤,尿黄便秘,或着头痛如裹着厚棉一样。肢体困倦。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等。
内伤型头痛属痰湿者,头目眩晕,恶心欲吐、头痛头胀、口吐涎沫、恶心等;属气虚者,绵绵作痛、遇劳累加重;属血虚者,头痛头晕、神疲乏力、心慌气短,下午痛重;属肾虚者,耳鸣眼花、腰酸腿软、遗精、带下的;属血瘀型头痛生气时往往发作,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
总之,引起头痛的原因非常复杂。要彻底治愈头痛,必须从彻底解除导致头痛发生的原因上下功夫。
头部以外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头痛。所以每遇头痛,须先辨清发病原因,以便采取适当措施。
面对头痛的症状,特别是急性发作的头痛,不论什么原因引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要止疼,减少痛苦,然后再考虑病因,防患于未然。既然头痛所引起的后果这样严重,而药物疗效越来越差,且其副作用又如此之大,我们为什么不用非药物的方法治疗一下呢?其实,刮痧就是治疗头痛的较好的方法。从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它来标本兼治许多疑难杂症,当然也包括了头痛这个令许多人“头痛”的病症。
头痛先治头
各种头痛均可照此刮痧调理。内伤头痛可根据症状分别结合本章中“痰证”、“气虚证”、“血虚证”的经穴刮拭。
刮痧及点揉有关穴位,对缓解头痛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因头痛原因复杂,刮治多次无效或头痛继续加重者,应考虑颅脑病变,经检查明确原因后,须及时采取其它治疗措施。(如颅脑内病变,颅内瘤即不适合刮痧)。
头部刮拭先从头顶开始。先以头顶正中(从耳尖向上到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刮至前额,再向后刮至后发际(天柱穴),再分别向左右刮至耳尖对应的位置,就像梳头一样(比梳头稍重些)。刮的时候,刮痧的人用一手扶住被刮者的头部,以保持其稳定。手法宜用平补平泻法(见前文),即痧板要向下倾斜至45度左右,并且要紧压在头皮上,手上用力宜轻,或先轻后重,朝每个方向各刮拭约30次。这样刮完以后,头部会有发热的感觉,那是因为血液循环得到了促进的缘故。因为头疼从根本上来说,大多都是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全身阳气都会聚于百会穴,通过刮拭,使全身的阳气得到了疏通,头部血液循环也得到了改善,所以头疼也就得到了缓解。
缓解了头部的疼痛 ,我们先治了“标”,再来调理其它导致头痛的“本”,也就是根源。我们前面讲过,导致头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不畅通。(其实就是脑部血管内有了毒垢堵塞血管所致)也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气血不通,而刮痧就是通经络的,经络通了,气血也就通了。疏通了头部的气血,头痛得到了缓解,我们再刮拭气血的主渠道---督脉,也就是经络学上的督脉。同样,按照前篇治疗感冒的基本方法,刮通了督脉,再刮拭膀胱经,使的这条经络上的穴位所对应的肺、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的功能得到增强。再往下,从头颈部凹处的风池穴经肩周一直向下延手臂内、外侧一直刮到手腕处,并点按肩周上中部的肩井穴。
一般说来,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大脚趾和第二脚趾间的行间穴揉到太冲穴来缓解,再进行“舒肝理气”,即刮肝经。有的人常头疼往往是肝火太旺引起的,遇事急,爱发火,生气过后就头痛。所以对这类头疼要从肝上解决问题。咋么解决呢?刮肝经。从大脚趾起(点按行间和太冲穴)沿足背内侧向上延腿部内侧中线一直往上刮到胸腹部(见经络与穴位篇)。
如疼痛重者加“阿是穴”(那疼刮那儿,加点按)。
按头痛部位刮痧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也都有效果。
另外,偏头疼往往还和肝、肺相关。中医讲“左肝右肺”的说法,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是肝血不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肝血不足可通过刮痧和点按肝经的曲泉穴(膝关节内侧端凹处)来调理。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刮拭点按手臂内侧上缘肺经上的尺泽穴(肘关节内侧上缘)和肾经的复溜穴(脚踝内侧中上二指宽凹处,胫骨与跟腱间)来调理。这两个穴位是补肺气和肾气的。因为肾气补足了,肺气也就足了。点按肾经的筑宾穴(内踝骨上5寸),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从无名指起延手臂外侧中线经肘部、肩部、颈侧面一直刮到头面一侧,特别是延着耳朵外侧用力刮拭。这条经络上(手腕部上两指)外关穴、肘部上方的清冷渊穴都是治疗偏头痛的特效穴。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足二、三脚趾间前面凹处的陷谷穴向内庭穴(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点按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脚面内侧缘第一跖骨底部的前下方脾经上的公孙穴,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缘)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太阳穴痛:太阳穴在眉梢向上稍凹的地方。按照哪里疼就按那里的原则,就先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颈侧凹处胆经上的风池穴、阳陵泉穴。
4、头痛如裹:这种疼痛不是很剧烈,但就像裹着一层棉,也特别难受,可以按摩膝下内侧凹处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前头部左、右侧靠发际胃经上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5、头顶痛:是肝火太旺的缘故。先从肝经论治,即刮拭肝经和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指宽(第二根肋骨)腰侧的肝腧穴或点按头顶(两耳尖上与督脉交汇处)督脉上的百会穴。如果点按不见疼痛减轻的话,可用三棱针刺血解决问题。
6、后头痛:可以点按小肠经上的后溪穴(微握拳,小指下掌横纹处),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足外侧,第5跖骨下缘肉际处)也可以缓解。
7、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上的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凹处)。中医有个取穴治病的口诀叫“头项寻列缺”,这个穴位就是专治疗头疼的特效穴呢!
8、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刮拭肾经(从足底前三分之一凹处延足面内侧到腿部中间直上刮至胸腹部),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穴(脚踝内侧中上二指宽凹处,胫骨与跟腱间)、太溪穴(足内踝后与脚跟间凹处)等得到改善。
9、淤血头痛:当头部内有淤血的话,主要症状是经常出现顽固性头痛和呕吐,常刮拭头部,可起到通经化瘀作用,但如脑内淤血严重时,可先刮痧缓解疼痛,并及时就医。
缓解和预防头疼,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不定期地经常用十指敲打头部。具体方法是,将双手十指弯曲呈半握拳状,用指尖(一定要把指甲剪短、嚰钝,以免刺伤头皮)弹拭头部,可先从头顶的百会穴敲起,就像头部刮痧的方向那样,延着头顶部的前、后、左、右依次敲打。就如弹钢琴那样,以自己能承受就可以了。敲打时间一般每个部位30次左右,先轻后重为好。这样坚持敲下来,头部会感到热感和轻松的舒适感,那是头部延面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了经络畅通的缘故。所谓“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
脑血管不通畅,大脑严重缺氧,脑部血液循环越来越差,头痛越来越严重,反复发作,止疼片也越吃越不管用。单纯止痛不治本,不调节脑血管,最后的结果就是动脉硬化。这种伤害远远没有结束,这只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等到动脉硬化,脑血管堵塞75% 以上,就会随时面临脑血栓、中风、偏瘫。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多数中风、偏瘫患者在发病之前1~2年甚至更早就会出现头痛。一些中风偏瘫的患者大多都是一开始出现头痛、头昏的症状而不重视疏通血管导致的后果。由于人们对这些“小病”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引发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生不如死。
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型
外感型头痛怕冷、无汗、面赤、烦渴。风寒引起的头痛,疼痛连着背,怕风怕冷等;而暑湿引起的头痛发胀,怕风发热,面红目赤,尿黄便秘,或着头痛如裹着厚棉一样。肢体困倦。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等。
内伤型头痛属痰湿者,头目眩晕,恶心欲吐、头痛头胀、口吐涎沫、恶心等;属气虚者,绵绵作痛、遇劳累加重;属血虚者,头痛头晕、神疲乏力、心慌气短,下午痛重;属肾虚者,耳鸣眼花、腰酸腿软、遗精、带下的;属血瘀型头痛生气时往往发作,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
总之,引起头痛的原因非常复杂。要彻底治愈头痛,必须从彻底解除导致头痛发生的原因上下功夫。
头部以外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头痛。所以每遇头痛,须先辨清发病原因,以便采取适当措施。
面对头痛的症状,特别是急性发作的头痛,不论什么原因引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要止疼,减少痛苦,然后再考虑病因,防患于未然。既然头痛所引起的后果这样严重,而药物疗效越来越差,且其副作用又如此之大,我们为什么不用非药物的方法治疗一下呢?其实,刮痧就是治疗头痛的较好的方法。从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它来标本兼治许多疑难杂症,当然也包括了头痛这个令许多人“头痛”的病症。
头痛先治头
各种头痛均可照此刮痧调理。内伤头痛可根据症状分别结合本章中“痰证”、“气虚证”、“血虚证”的经穴刮拭。
刮痧及点揉有关穴位,对缓解头痛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因头痛原因复杂,刮治多次无效或头痛继续加重者,应考虑颅脑病变,经检查明确原因后,须及时采取其它治疗措施。(如颅脑内病变,颅内瘤即不适合刮痧)。
头部刮拭先从头顶开始。先以头顶正中(从耳尖向上到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刮至前额,再向后刮至后发际(天柱穴),再分别向左右刮至耳尖对应的位置,就像梳头一样(比梳头稍重些)。刮的时候,刮痧的人用一手扶住被刮者的头部,以保持其稳定。手法宜用平补平泻法(见前文),即痧板要向下倾斜至45度左右,并且要紧压在头皮上,手上用力宜轻,或先轻后重,朝每个方向各刮拭约30次。这样刮完以后,头部会有发热的感觉,那是因为血液循环得到了促进的缘故。因为头疼从根本上来说,大多都是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全身阳气都会聚于百会穴,通过刮拭,使全身的阳气得到了疏通,头部血液循环也得到了改善,所以头疼也就得到了缓解。
缓解了头部的疼痛 ,我们先治了“标”,再来调理其它导致头痛的“本”,也就是根源。我们前面讲过,导致头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不畅通。(其实就是脑部血管内有了毒垢堵塞血管所致)也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气血不通,而刮痧就是通经络的,经络通了,气血也就通了。疏通了头部的气血,头痛得到了缓解,我们再刮拭气血的主渠道---督脉,也就是经络学上的督脉。同样,按照前篇治疗感冒的基本方法,刮通了督脉,再刮拭膀胱经,使的这条经络上的穴位所对应的肺、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的功能得到增强。再往下,从头颈部凹处的风池穴经肩周一直向下延手臂内、外侧一直刮到手腕处,并点按肩周上中部的肩井穴。
一般说来,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大脚趾和第二脚趾间的行间穴揉到太冲穴来缓解,再进行“舒肝理气”,即刮肝经。有的人常头疼往往是肝火太旺引起的,遇事急,爱发火,生气过后就头痛。所以对这类头疼要从肝上解决问题。咋么解决呢?刮肝经。从大脚趾起(点按行间和太冲穴)沿足背内侧向上延腿部内侧中线一直往上刮到胸腹部(见经络与穴位篇)。
如疼痛重者加“阿是穴”(那疼刮那儿,加点按)。
按头痛部位刮痧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也都有效果。
另外,偏头疼往往还和肝、肺相关。中医讲“左肝右肺”的说法,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是肝血不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肝血不足可通过刮痧和点按肝经的曲泉穴(膝关节内侧端凹处)来调理。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刮拭点按手臂内侧上缘肺经上的尺泽穴(肘关节内侧上缘)和肾经的复溜穴(脚踝内侧中上二指宽凹处,胫骨与跟腱间)来调理。这两个穴位是补肺气和肾气的。因为肾气补足了,肺气也就足了。点按肾经的筑宾穴(内踝骨上5寸),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从无名指起延手臂外侧中线经肘部、肩部、颈侧面一直刮到头面一侧,特别是延着耳朵外侧用力刮拭。这条经络上(手腕部上两指)外关穴、肘部上方的清冷渊穴都是治疗偏头痛的特效穴。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足二、三脚趾间前面凹处的陷谷穴向内庭穴(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点按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脚面内侧缘第一跖骨底部的前下方脾经上的公孙穴,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缘)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太阳穴痛:太阳穴在眉梢向上稍凹的地方。按照哪里疼就按那里的原则,就先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颈侧凹处胆经上的风池穴、阳陵泉穴。
4、头痛如裹:这种疼痛不是很剧烈,但就像裹着一层棉,也特别难受,可以按摩膝下内侧凹处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前头部左、右侧靠发际胃经上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5、头顶痛:是肝火太旺的缘故。先从肝经论治,即刮拭肝经和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指宽(第二根肋骨)腰侧的肝腧穴或点按头顶(两耳尖上与督脉交汇处)督脉上的百会穴。如果点按不见疼痛减轻的话,可用三棱针刺血解决问题。
6、后头痛:可以点按小肠经上的后溪穴(微握拳,小指下掌横纹处),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足外侧,第5跖骨下缘肉际处)也可以缓解。
7、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上的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凹处)。中医有个取穴治病的口诀叫“头项寻列缺”,这个穴位就是专治疗头疼的特效穴呢!
8、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刮拭肾经(从足底前三分之一凹处延足面内侧到腿部中间直上刮至胸腹部),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穴(脚踝内侧中上二指宽凹处,胫骨与跟腱间)、太溪穴(足内踝后与脚跟间凹处)等得到改善。
9、淤血头痛:当头部内有淤血的话,主要症状是经常出现顽固性头痛和呕吐,常刮拭头部,可起到通经化瘀作用,但如脑内淤血严重时,可先刮痧缓解疼痛,并及时就医。
缓解和预防头疼,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不定期地经常用十指敲打头部。具体方法是,将双手十指弯曲呈半握拳状,用指尖(一定要把指甲剪短、嚰钝,以免刺伤头皮)弹拭头部,可先从头顶的百会穴敲起,就像头部刮痧的方向那样,延着头顶部的前、后、左、右依次敲打。就如弹钢琴那样,以自己能承受就可以了。敲打时间一般每个部位30次左右,先轻后重为好。这样坚持敲下来,头部会感到热感和轻松的舒适感,那是头部延面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了经络畅通的缘故。所谓“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