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8
- 帖子
- 20890
- 获得点赞
- 198
- 声望
- 68
一,尿常规 ­
­
二.血常规 ­
三.其他检查 ­
­
五.生化检测­
检验项目 ­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
谷丙转氨酶/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SGPT/ALT ­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 ­
T-BIL ­
0~18.8umo1/1 ­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
直接胆红素 ­
D-BIL ­
0~6.84umo1/1 ­­
参考总胆红素 ­
总蛋白 ­
TP ­
60~80g/1 ­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
血清白蛋白 ­
ALB ­
35.0~55.0G/L ­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
碱性磷酸酶 ­
ALP ­
成人20-110U/L ­
儿童20-220U/L ­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
GGT ­
(γ-GT)<50U/L ­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胆固醇 ­
CHO ­
CHO ­
0~5.18mmo1/L ­
<200 ­
­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
­
甘油三脂 ­
TG ­
0~1.6pmmo1/L ­
青年<150 ­
老年<200 ­
­
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 ­
HDL-C ­
­
1.16-1.55mmo1/L ­
男>40(1.03) ­
女>45(1.16) ­
­
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 ­
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 ­
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
LDL-C ­
­
2.84~3.10mmol/L ­
­
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淀粉酶 ­
­
AMS ­
­
血清0-220U/L ­
尿<1000U/L.. ­
­
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
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
二氧化碳结合率/力 ­
CO2-Cp ­
45.0~65.0ml% ­
降低见于代谢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六, 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
HBsAg、抗HBs 、HBeAg、抗 HBe、抗 HBc。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
下列各种 "组合 "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
①HBsAg、 HBeAg、抗 HBc(1 、3、 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 "大三阳" 。 ­
② HBsAg、抗HBe 、抗HBc( 1、 4、5 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 "小三阳 "。 ­
③ HBsAg、抗 HBc( 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 HBV感染。 ­
④抗 HBs、抗HBe 、抗HBc( 2、 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
⑤ 抗HBe、抗 HBc( 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
⑥抗 HBs( 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
⑦ 抗HBc阳性( 5项):急性 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
二.血常规 ­
三.其他检查 ­
­
五.生化检测­
检验项目 ­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
谷丙转氨酶/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SGPT/ALT ­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 ­
T-BIL ­
0~18.8umo1/1 ­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
直接胆红素 ­
D-BIL ­
0~6.84umo1/1 ­­
参考总胆红素 ­
总蛋白 ­
TP ­
60~80g/1 ­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
血清白蛋白 ­
ALB ­
35.0~55.0G/L ­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
碱性磷酸酶 ­
ALP ­
成人20-110U/L ­
儿童20-220U/L ­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
GGT ­
(γ-GT)<50U/L ­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胆固醇 ­
CHO ­
CHO ­
0~5.18mmo1/L ­
<200 ­
­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
­
甘油三脂 ­
TG ­
0~1.6pmmo1/L ­
青年<150 ­
老年<200 ­
­
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 ­
HDL-C ­
­
1.16-1.55mmo1/L ­
男>40(1.03) ­
女>45(1.16) ­
­
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 ­
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 ­
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
LDL-C ­
­
2.84~3.10mmol/L ­
­
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淀粉酶 ­
­
AMS ­
­
血清0-220U/L ­
尿<1000U/L.. ­
­
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
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
二氧化碳结合率/力 ­
CO2-Cp ­
45.0~65.0ml% ­
降低见于代谢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六, 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
HBsAg、抗HBs 、HBeAg、抗 HBe、抗 HBc。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
下列各种 "组合 "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
①HBsAg、 HBeAg、抗 HBc(1 、3、 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 "大三阳" 。 ­
② HBsAg、抗HBe 、抗HBc( 1、 4、5 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 "小三阳 "。 ­
③ HBsAg、抗 HBc( 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 HBV感染。 ­
④抗 HBs、抗HBe 、抗HBc( 2、 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
⑤ 抗HBe、抗 HBc( 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
⑥抗 HBs( 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
⑦ 抗HBc阳性( 5项):急性 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