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4/09
- 帖子
- 50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 年龄
- 36
《内经》在《气血行志篇》的篇首即讲明各经气血多少的不同情况,在篇末讲出针刺禁忌。 按照理法方药的体系思考,首段应属于理,末段即属于法。但初学只能硬记,对其临床指导意思始终想不明白。见同学有《内经》的全译本(新世界出版社,张登本等人合著)就拿来翻看,希望有所启发,但看后却觉得翻译有点问题,解释不通,还请论坛高手不吝赐教。
原文: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译文:针刺阳明经的时候,可以出血,也可以使气外泄:针刺太阳经的时候,可以出血,但不宜伤及经气;针刺少阳经的时候,可以使气外泄,但不宜伤及血脉;针刺太阴经的时候,也是可以使气外泄但不宜伤及血脉:针刺少阴经的时候,同样是可以使气外泄而不宜伤及血脉;针刺厥阴经的时候,则是可以出血,但不宜伤及经气。
疑问一:施针时,不论哪条经,哪个穴位都应该不宜伤及经气,不宜伤其血脉,和独少气之经不宜伤其经气,少血之经不宜伤其血脉呢?
疑问二:少商,商阳二穴常点刺出血以退热,分属太阴和阳明经,阳明多气多血出血到是无碍,太阴多起少血,又似乎不宜防血。不知经文恶血当做何解?
疑问三:各经都有补泻,遇到少气之经需行泻法时算不算使气外泄呢?
总之,各经气血多少的理论其指导意义在何处呢,恳请诸位老师解惑。
原文: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译文:针刺阳明经的时候,可以出血,也可以使气外泄:针刺太阳经的时候,可以出血,但不宜伤及经气;针刺少阳经的时候,可以使气外泄,但不宜伤及血脉;针刺太阴经的时候,也是可以使气外泄但不宜伤及血脉:针刺少阴经的时候,同样是可以使气外泄而不宜伤及血脉;针刺厥阴经的时候,则是可以出血,但不宜伤及经气。
疑问一:施针时,不论哪条经,哪个穴位都应该不宜伤及经气,不宜伤其血脉,和独少气之经不宜伤其经气,少血之经不宜伤其血脉呢?
疑问二:少商,商阳二穴常点刺出血以退热,分属太阴和阳明经,阳明多气多血出血到是无碍,太阴多起少血,又似乎不宜防血。不知经文恶血当做何解?
疑问三:各经都有补泻,遇到少气之经需行泻法时算不算使气外泄呢?
总之,各经气血多少的理论其指导意义在何处呢,恳请诸位老师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