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 灸 录 验
余早年行医乡间,病家常为两三角钱一剂的药费而发愁。故许多病人余常免费先为其针灸。有验者每笔录之,集腋成裘,日久便有厚厚一册,为能学习时贤的宝贵经验,特选治验数例,权做引玉之砖。
一、脐 风
邻人文绍博之次女纪琼,于1970年6月初4日足月顺产。方交四日,早饭后忽啼哭不已,口撮如囊,不能吮吸乳头矣。文家即求邻妪视口,妪视之曰:“恐脐风也!”乃以灯火淬之,不效,举家皆忧。
傍晚,余方归,绍博急邀诊视。见患儿面色蜡黄,环口青暗,唇如朱染,指纹青粗,直透气关,舌赤口撮。母以乳头近其口,儿急欲吮之,而终不能吸住乳头。是以哭声终日不断,以至哭声嘶哑。余令解襁视之,则腹中青筋两条,自脐两侧直上心下矣,腹部按之胀满。余曰:“此脐风证也。”儿母又闻是“脐风”,悲泣不止。余慰之曰;“病尚初期,犹可图治。”乃用灯芯蘸菜油点燃,急淬儿腹上青筋之端,各一壮,脐中、人中、承浆各一壮,脐轮六壮,双侧地仓、夹车、翳风、少商各一壮。继以粗毫针点刺儿乳头,挤尽黑血,(按:脐风患儿两乳头,捻之有硬核,健儿两乳按之柔软。)复于乳头及乳头左右上下,相距五分处,各一壮。淬毕,再以早休膏,重汤炖温,包敷脐上,并以花蛛散分许内服,再温覆取汗。
次日天尚未明,绍博叩门相告曰:“昨晚夜半儿头身大汗,已能能吮吸母乳。”邻人已喜形于色矣。余随之往视,果然。患儿面转红润,腹部转软,青筋消失。遂以平祛风、理气和中之剂,调理三剂而痊。
后按此法曾救治多例脐风婴儿。
按:脐风,民间称之为“脐带风”,“撮口风”,“四六风”。考其致病之由,莫不良由断脐不善,为不洁之物,或风冷水湿,污秽毒物所浸而致病也。现代医学称之为“新生儿破伤风”。谓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身内所致。夫“破伤风”,凶险症也,成人患之,百无一生,况婴儿乎!医界民间,众口一词,咸谓不治。上天有好生之德,吾辈又岂不以生生为务?细析病因,无论风寒水湿,污秽毒物,均自外来,绝非内生,故当祛之由外而去,若得邪去,病安不解?然则口撮难开,药石难进,故又当另图外治,外治之法,首推针灸取效最速,然后药物外敷,疗效亦著。民间素有灯火疗法,实灸法之一种也,其祛风散寒,消肿散结,均是其能。故以灯火淬之,其中灸脐中、脐轮,能温散脏腑之风寒;口脸诸穴者,所以祛风解痉,缓解面口肌肉之挛急也。而少商直通咽喉,解其痉挛,以利吞咽。灸后辅以早休膏外敷脐中,攻毒散结,而利气血流通。温覆取汗,俾邪随汗出,至为重要。若得汗出,口撮即解,便能吮乳矣。再进祛风解痉汤,追出余邪,无不愈者。余用此法,已救多人。其父母无不额手为儿庆幸也。
余早年行医乡间,病家常为两三角钱一剂的药费而发愁。故许多病人余常免费先为其针灸。有验者每笔录之,集腋成裘,日久便有厚厚一册,为能学习时贤的宝贵经验,特选治验数例,权做引玉之砖。
一、脐 风
邻人文绍博之次女纪琼,于1970年6月初4日足月顺产。方交四日,早饭后忽啼哭不已,口撮如囊,不能吮吸乳头矣。文家即求邻妪视口,妪视之曰:“恐脐风也!”乃以灯火淬之,不效,举家皆忧。
傍晚,余方归,绍博急邀诊视。见患儿面色蜡黄,环口青暗,唇如朱染,指纹青粗,直透气关,舌赤口撮。母以乳头近其口,儿急欲吮之,而终不能吸住乳头。是以哭声终日不断,以至哭声嘶哑。余令解襁视之,则腹中青筋两条,自脐两侧直上心下矣,腹部按之胀满。余曰:“此脐风证也。”儿母又闻是“脐风”,悲泣不止。余慰之曰;“病尚初期,犹可图治。”乃用灯芯蘸菜油点燃,急淬儿腹上青筋之端,各一壮,脐中、人中、承浆各一壮,脐轮六壮,双侧地仓、夹车、翳风、少商各一壮。继以粗毫针点刺儿乳头,挤尽黑血,(按:脐风患儿两乳头,捻之有硬核,健儿两乳按之柔软。)复于乳头及乳头左右上下,相距五分处,各一壮。淬毕,再以早休膏,重汤炖温,包敷脐上,并以花蛛散分许内服,再温覆取汗。
次日天尚未明,绍博叩门相告曰:“昨晚夜半儿头身大汗,已能能吮吸母乳。”邻人已喜形于色矣。余随之往视,果然。患儿面转红润,腹部转软,青筋消失。遂以平祛风、理气和中之剂,调理三剂而痊。
后按此法曾救治多例脐风婴儿。
按:脐风,民间称之为“脐带风”,“撮口风”,“四六风”。考其致病之由,莫不良由断脐不善,为不洁之物,或风冷水湿,污秽毒物所浸而致病也。现代医学称之为“新生儿破伤风”。谓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身内所致。夫“破伤风”,凶险症也,成人患之,百无一生,况婴儿乎!医界民间,众口一词,咸谓不治。上天有好生之德,吾辈又岂不以生生为务?细析病因,无论风寒水湿,污秽毒物,均自外来,绝非内生,故当祛之由外而去,若得邪去,病安不解?然则口撮难开,药石难进,故又当另图外治,外治之法,首推针灸取效最速,然后药物外敷,疗效亦著。民间素有灯火疗法,实灸法之一种也,其祛风散寒,消肿散结,均是其能。故以灯火淬之,其中灸脐中、脐轮,能温散脏腑之风寒;口脸诸穴者,所以祛风解痉,缓解面口肌肉之挛急也。而少商直通咽喉,解其痉挛,以利吞咽。灸后辅以早休膏外敷脐中,攻毒散结,而利气血流通。温覆取汗,俾邪随汗出,至为重要。若得汗出,口撮即解,便能吮乳矣。再进祛风解痉汤,追出余邪,无不愈者。余用此法,已救多人。其父母无不额手为儿庆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