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3/24
- 帖子
- 1498
- 获得点赞
- 301
- 声望
- 63
清脑通络汤将中风扼杀在萌芽阶段
国医大师张学文手记:
(中风)应早发现、早防治,若在中风之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防患于未然,才是阻止或延缓中风发病的最关键所在。
--摘自《名师与高徒(一)》
国医释读:
张学文教授对于中风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一套疗效卓著的诊疗方案,治愈了众多中风患者。
他认为,中风病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早发现、早防治,最好在中风的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因此,尽早识别和诊断中风先兆表现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张教授将中风先兆临床表现归纳为:年龄常在40岁以上,眩晕昏视,遍身无力麻木,头麻涨痛,一过性晕厥或言謇,步态不稳,神倦嗜卧,健忘,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弦滑或弦细等。其中,眩晕、偏身麻木无力、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滑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张教授指出,中风先兆无论是由什么原因导致,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变化,即气血失调,血淤形成。因此,他主张在防治上采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的手段,促使其经脉疏通、气机调畅,防止血淤形成。基于此观点,张教授创制了"清脑通络汤",对于中风先兆有奇效。
【组成】草决明30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山楂15克,丹参15克,磁石(先煎)30克,菊花12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豨莶草30克,川牛膝15克,水蛭6克。
【功效】清脑降压,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先兆(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淤阻、脉弦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健康回音壁
治病不如防病,中风作为一种致残致死率极高的病,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的痛苦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我们该怎样预防呢?
1.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根源之一。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3.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
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4.注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
5.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
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止中风的发生。
6.多吃果蔬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此外,许多果蔬中含有寡糖(又称低聚糖),有减少血流凝集的作用,也可以防止中风。
国医大师张学文手记:
(中风)应早发现、早防治,若在中风之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防患于未然,才是阻止或延缓中风发病的最关键所在。
--摘自《名师与高徒(一)》
国医释读:
张学文教授对于中风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一套疗效卓著的诊疗方案,治愈了众多中风患者。
他认为,中风病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早发现、早防治,最好在中风的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因此,尽早识别和诊断中风先兆表现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张教授将中风先兆临床表现归纳为:年龄常在40岁以上,眩晕昏视,遍身无力麻木,头麻涨痛,一过性晕厥或言謇,步态不稳,神倦嗜卧,健忘,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弦滑或弦细等。其中,眩晕、偏身麻木无力、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滑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张教授指出,中风先兆无论是由什么原因导致,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变化,即气血失调,血淤形成。因此,他主张在防治上采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的手段,促使其经脉疏通、气机调畅,防止血淤形成。基于此观点,张教授创制了"清脑通络汤",对于中风先兆有奇效。
【组成】草决明30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山楂15克,丹参15克,磁石(先煎)30克,菊花12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豨莶草30克,川牛膝15克,水蛭6克。
【功效】清脑降压,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先兆(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淤阻、脉弦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健康回音壁
治病不如防病,中风作为一种致残致死率极高的病,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的痛苦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我们该怎样预防呢?
1.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根源之一。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3.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
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4.注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
5.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
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止中风的发生。
6.多吃果蔬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此外,许多果蔬中含有寡糖(又称低聚糖),有减少血流凝集的作用,也可以防止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