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汗牛塞屋的渭南临床学习感悟之三: 夯实中医基础知识乃准抓病机之本

汗牛塞屋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5/11
帖子
39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须知,根据我的经验,对于临床常用方剂与病机辩证思路的熟悉,没有经过数千至一万病例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到的。”
- 孙老师言

我引用孙老师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我对这句话是这么理解的:临床上,病是纷繁冗杂,证更是千种万种,加上病人自身的体质更是多样化,所以病机辩证思路的熟悉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在频繁地运用中医基础知识,只有这些基础的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地辩证、抓住病机,不会被很多古代医案中反复出现的所谓“真寒假热”或者“真虚假实”所蒙蔽双眼,贻误性命。
很多人在最初学中医的时候都学习过《中医基础》这本书或者这个课程的内容。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最初读《中医基础》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纯理论的东西有些枯燥,甚至认为它对于中医临床的帮助不大。
我去年十月学习中医的第二本书籍就是《中医基础》,当时我不重视中医基础知识(因为我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导致没有真正掌握并将这些基础融会贯通。久而久之一旦上了临床之后,发现很多简单的现象(证候)不知道涉及的脏腑或者虚实:比如上焦及中焦的肿胀应该从哪个脏腑上着手考虑?再比如病人纳呆不饥而大便干燥,是虚是实?如何用中基只是解释?知饥不纳是虚是实?不纳少饥是虚是实?..等等,如果不明脏腑、不知虚实,不知寒热,不知表里,又岂能辩证?
如果我们不知道上焦及中焦的肿胀应该从“肺”上着手;如果我们不知道纳呆不饥而大便干燥是因为胃气呆滞失其通降之功;如果我们不知道知饥不纳是因为病人胃阴虚;如果我们不知道不纳少饥是病人胃气虚….等等,这时我们应该对自己说:我的中医基础知识还很差,需要再次学习。
我想,很多人在临床上辩证不准、病机不会抓,继而导致处方效果不佳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思索这个问题,其实,我认为所有的这些原因归根结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中医基础知识不牢固。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我的中医基础知识也是很差的,只是我明白了它的重要性。现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学习新知识、复习已经学过的课本《伤寒论》、《寓意草》,还要做临床思路联系,呵呵。时间有些紧迫呀。
 
孙师所言极是。这是临床的确切体会。
~~~中医是做出来的~~~。
 
中医大夫是临床实践出来的,呵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医治法,万变不离其宗。宗者,中医基础理论也!

若想灵活运用,非投身于临床而不可得。即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我记得有一个前辈在书中说是白天临床,晚上读经。
 
不饥不纳,也可能是中上二焦闭郁导致的,如《温病条辨》云: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此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法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