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需要迅速建立医学社会学
经过了一百年,香港不准中医进医院这个政策实行的结果显示:中医能不
中医个体行医体制的特色
中医不能办医院与中医不能在医院行医的香港法规,它使得香港保留了原创中医的个体特色,即个体行医体制。它的特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行医医生由于个人对病人的生命健康负全责,稍有疏忽,就会损害病人的生命与健康,而且,也同时损坏了自己的声誉。这才会迫使医生不断蓄积进取技能和提高医疗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历史的经验显示,中医医生作为一个个体行医者,为了生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疗效;不会像医院里的医生,看病的能力被仪器所取代,自己却成了一个替制药公司卖药的工具。随着制药公司的花样翻新,到老了,自己所学来的那些知识已经过时,误了一生,后悔已晚。现在大家都要找老中医看病,就是因为老中医看病多了,经验丰富。但中医被边缘化后,老中医越来越稀少。国家为什么要办老中医工作室?就是要让老中医能自由选择悟性好的学生,要让他们积累的经验,扩大传承的范围。
时过一百年,这些西方医疗政策的制订者,看看大陆创办的中医院,几乎同样变成了西方制药公司的销售部门,不仅是它们的药械窗口,还起着改造和消灭中医的作用,于是,掌握权力的“医托”们又给香港出这个馊主意。却不知香港人民有大陆的中医为前车之鉴,为保持原创中医特色,反对办中医院了。所以,即使香港能成功创办,也一定是个短命鬼。
集体医疗体制与原创中医的比较
医院是一种集体体制。集体体制能利用经济资源做广告,使广告给它带来生意,它与个体行医不同之处是,医生可以不负治疗后果的责任,而省掉了个体医生从莠到良的进步成熟过程;而它的升级,则靠听制药公司的销售员来宣讲而加分。加分加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升级。从普通医生升到主任医生都不是靠治疗效果,而是靠这样的加分。所以,患者们千万不要相信主任比普通医生医生治病本事好的谎言。
实际上,医院这种集体,仍只是西方制药公司大集体中的小集体。如果把这种医学比做大机器。医院只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小部件。它的总龙头是美国的十大制药/械公司。以制药公司为核心形成的利益集团,把持选票,指挥着美国ZF制订有利于增长他们利润的政策。因此,因此,作为个体医疗体制,背后是有个大靠山的。
原创中医是一种松散的个体体制。这种体制不能使医生从医保中取得生意的保证,也无经费用广告的手段获取医疗对象,只能靠自己艰苦守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能,取得患者的口碑,逐渐把名气传开。但是,它的好处却是使中华医学不断成熟,使个体医生练成使用各种医疗方法治愈病人的能力。我国体制内的教授、医学大家们不得不承认那无职称或低职称的民间医生才是真正的医疗大师。
中医的医学家无不都是医疗大师,而西医的医学家却连一个普通医生也不是,这实在是个笑话。而我们许多患者,一听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就赶紧到处寻找专家、教授。卫生部门也一样,出了医疗问题,赶紧打出教授、专家的牌子,让他们出面当“消防队员”。结果是让他们的声誉遭到损害,老百姓们只能拿网聊寻开心,说教授为“叫兽”,贬专家为“砖家”。
中医接班人的慨叹
现代医学在我国,靠排挤掉中医而成了主流医学。并不是因为它治病的本事比中医好,以医疗比本事打败中医登上主流地位的。而是因为它把持了权力给中医做了小鞋,使中医无法按原创规律自然发展,而是被现代医学管起来而萎缩了的。这次,有个海口的省中医院急诊科的中医主任,去年与我通话是她父亲得病后的治疗探讨而认识的,后来她看了我的《解悟中医》,惊讶地问我:“中医可以治阑尾炎?”我告诉她碰上这病后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今年春节后,她又打电话来,很高兴地告诉我,她20多年来,治愈了第一个急性阑尾炎病人,比手术治疗安全快速,后悔自己给西医做了20年的“业务员”。
今年1月下旬,她来我家看我坐门诊一天半(整个治疗经过和药方,我叫她都给抄去,以后还可以核对效果)。我的病人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被西医大医院名专家认为患不治之症的。他们怀抱求生的愿望来到温州,找到我这个只有9个平方米的小诊所(按照医疗管理条例,开诊所需要40平方米的场地,我没有这样大的场地行医就属于非法行医)。他们都是被认为患有肝癌、肺癌、白血病的患者,很多都是被判定只有几个月好活的人。她看后觉得十分奇怪:“中医能看这些病?”回去时她慨叹:“我行医20多年,直到父亲生病,才知道自己不会治病!”其实这话是谦虚,她比起那些只能看一科病的,只能说病人得的是炎症的,只能用“三素一汤”的名专家,已好得很多了。
中医不仅能治阑尾炎,疗效比用手术好得多,还能治各种各样被西医认为是不治之症的。阑尾炎的手术治疗,除了危险性,还有后遗症。最怕的是肠黏连。这个后遗症会使人一辈子腹痛,搞不好还会造成大出血死亡。现代的有关研究认为,阑尾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器官,它还分泌某种激素,使肠道大便正常排出。尽管人的生命有很强大的代偿能力,大多数做了阑尾手术的患者,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后遗症的。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中医治此病比西医好,却只知道必须马上手术治疗,连这样的省大医院的中医主任医师都免不了。
阑尾手术在西方曾红极一时。西方现代医学权威莱恩创“自身中毒论”,比凌、亨特尔创“病灶感染论”,都认为阑尾是个体内退化了的器官。因而,许多孩子未病之前就被做手术切除,作为预防发生许多内科疾病的手段。英国曾调查了此一预防手段的后果是数百孩子死于这样的“预防”。后来人们才发现阑尾是个有用的器官,并在大学的讲坛上批判了这个论点。
原创中医的经验告诉我们,医生的名气应由口碑传播,凡是涉及医疗和药物的行为,都不应该采用广告或媒体宣传,更不应由权力强推。西方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医疗行为中实施等级制、医学权威制,这是西方医学不能进步的主要原因。
中医成熟的原理和传承如何被截断
一个从中医学院毕业后进医院工作了20多年的中医主任医生,发“不会治病”这样的概叹,它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集体医疗体制,不利于内科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个人内科疾病治疗能力的提高。我这个讲法并不否定医院集体体制在医疗中的作用,但是,内科疾病实行集体化的统一治疗,作为主要形式,它对个人生命健康的危险,却显而易见的。
它反映中医的接班人的路子被截断了,这就是老中医稀缺的原因。中医自古至今都是个体行医的。后来因全国体制集体化,中医被“集体”到医院里去,截断了中医传承的路。1980年体制改革允许办个体诊所了,中医又有了一点发展。但1999年搞65岁不准个体开业行医,又再次卡断个体传承之路,这又使中医传承萎缩了。我的许多患者之所以从全国各地到温州求医,都是说“因为寻不到中医”了。
现在我们搞发展中医,能担当传承的只有“星星之火”了。中医能不能继续发展,与体制的关系很大。医疗是病人与医生“一对一”的责任关系,这种关系是自然产生的,什么叫“一对一”的责任关系?病人被治坏了,损害了生命与健康,他是自己承担的;医生治坏了病人,损害了自己的声誉,也应该是自己承担的。现代医院搞的是“集体对个人”的责任关系:病人被治坏了,自己承担;医生治坏了病人,由医院法人承担,与医生毫无关系了。因此,搞过度医疗的医生越来越多,奖金也越来越高,而责任一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