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云南名中医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杏林一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2827
获得点赞
31
声望
38
云南名中医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夏惠明老师是云南省名中医,从医40余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推拿和中药辨证施治该病,临床疗效颇著,现将老师中医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痛和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属祖国医学“腰痛”、“腰腿痛”或“痹证”等范畴。腰痛一证,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刺腰痛》中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历代医家亦有许多精辟的见解,朱丹溪认为腰痛主“肾虚、瘀血、湿热、痰积、闪挫”;《景岳全书·腰痛》篇指出:“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斫伤,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综合而言,腰痛可分为风、寒、湿、热、闪挫、瘀血、气滞、痰积、肾虚等多种。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肾藏精主骨,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故在经则属太阳,在脏则属肾气,而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所以腰痛之发病,肾虚为其本也。

导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肝肾亏虚、寒湿、湿热、瘀血、阳虚寒凝、气虚血瘀6型。认为肾虚是该病发生的关键,肾精亏损,腰脊失养故患腰痛,而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肾同源,常表现为肝肾阴虚之证候;寒湿者乃因感受寒湿之邪,腰腿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湿热一证,常因寒湿痹阻或脾虚湿蕴日久,郁而化热,阻遏经脉,引发腰腿痛;姿势不正,或用力不当,或跌仆外伤,致经络气血运行阻滞,瘀血留着,不通则痛;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或素体阳虚,阳虚阴盛,寒凝经脉,腰腿部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罹病多年,迁延不愈,或手术所伤,致气血受损,气虚运血无力,气不能行,血不能荣,血流不畅而成瘀,呈气虚血瘀证。总之,导师认为该病以肾虚为本,瘀血、寒湿、湿热为标,一般急性起病,病程短者为实;慢性反复发作,年老体衰或病程迁延不愈,为虚或虚实夹杂之证。

2、辨证论治
导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虽以肾虚为本,瘀血、寒湿、湿热为标,但临证时应注意分清虚实寒热,或实,或虚,或虚实夹杂,切不可一律从肾虚而治,急性期以祛邪为主,而恢复期则以补肝肾为要。

2、1瘀血证腰部刺痛,痛处固定、拒按,下肢胀痛发麻,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行走欠利,夜间痛甚,眠差,大便干,小便调,舌质紫,边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导师方拟身痛逐瘀汤加减,去桃仁、川芎,加川续断、威灵仙、狗脊等。威灵仙用量为20g,辛散走窜,通行十二经脉,具有较好的通络止痛之功,如景岳所言“善逐风,行气血,走经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威灵仙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方中活血行气药较多,老师常加太子参以益气固正,麦芽以和胃。本科曾以该方制成胶囊,作为院级科研课题应用于临床,共观察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表明:该方内服与推拿、腰椎牵引配合,能提高止痛效果和临床治愈率(观察组治愈率为60%,对照组治愈率为43%)。

2、2寒湿证腰部冷痛重着,下肢冷痛麻木,活动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治宜温经散寒,除湿通络,导师采用自拟附子桂枝汤,方中附桂温经散寒、振奋阳气、善逐风寒湿于骨节,二陈合独活、寄生除湿,佐以台乌、生姜等散寒止痛。

2、3湿热证腰及下肢痛,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茵陈温胆汤加车前子、川牛膝、鸡血藤、红花等药。

2、4肝肾亏虚证腰部酸痛,喜按喜揉,下肢酸痛发麻,腿膝无力,头昏耳鸣,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失眠,咽干,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数。治宜补肝肾,壮腰止痛。方用左归饮加牛膝、桑寄生等,常合用二仙(仙茅、仙灵脾),仙茅乃补阳温肾之专药,仙灵脾亦长于温肾壮阳,又具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二药配伍,相互促进,药效倍增。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意。

2、5气虚血瘀证腰部酸痛,下肢麻木无力,腰活动欠利,伴头昏、乏力,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治宜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威灵仙以行气血,薏苡仁以健脾,骨碎补以补肾,对于术后复发,常加大地龙用量,并酌加徐长卿、泽兰、苏木等活血之品。

2、6阳虚寒凝证腰及下肢冷痛发麻,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常反复发作,舌质淡,苔白,脉沉。治宜温阳补肾,散寒通络。方用阳和汤加杜仲、巴戟、稀莶草等,本方载于《外科全生集》,老师灵活化裁,酌加补肾通络之品,共奏温阳补肾、散寒通络之功。

3、典型病例

赵某,女,62岁,病历号:69101,人院时间:2002年6月4日。腰痛伴左下肢痛麻8年余入院。CT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1996年在外院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术后疗效不佳,常在本科行推拿、腰椎牵引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2002年1月症状加重至外院行“L4-5、L5-S1髓核摘出术”,术后仍感左下肢麻木无力,曾在本科门诊行推拿治疗症不减。入院症见:腰部酸痛,左下肢麻木无力,头昏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据舌脉症,导师辨为气虚血瘀证,治宜补气活血,通络止痛。处方:当归10g,地龙15g,川芎10g,桃仁6g,赤芍10g,红花6g,黄芪30g,怀牛膝15g,穿山甲15g,泽兰15g,艾叶10g,3剂,配合推拿治疗。再诊时,患者诉服药后略感胃中不适,拟前方加麦芽20g,枳壳10g,4剂。以后患者腰痛及下肢麻木明显减轻,上方加减服药月余,腰痛及左下肢麻木基本消失

一脉摘录
 
观此,则知此症当有命火不足,治当以大剂四逆辈重温其阳以固肾腑,厥疾当除。
 
肾虚为本,瘀血、寒湿、湿热为标是此证要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