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从外感角度治疗“肝郁”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6
获得点赞
257
声望
63
从外感角度治疗“肝郁”
蔡长福外感肝郁胸闷表证杂谈

我为什么要拜民间中医蔡长福老先生为师?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很认同蔡老的学术思想,特别是蔡老认为百病皆生于外感及其变化的思想,一下子说到了我的心里——我自己就把很多一般认为不是外感的病,当做外感来治。我以前在博客上、论坛上,以及与同行交流时,也常提及这个观点,但很少得到认同。
其实,从外感来治百病,内经早就说过:“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下面,我举几个一般不认为是外感,而我却是按外感治疗的例子:
一 从外感角度治疗“肝郁”
例一:2010 3 11 ××× 女 68,心下堵闷4个月。4个月前,因家事不顺忽感胸闷憋气、头晕、眠差、嗝气、纳呆,现在还伴有头痛夜重、非常怕凉、大便不成形一日三行、肛门下坠、早晨一起床小腹痛即泻。
此病乍一看是一个肝郁证,前医也是按肝郁治疗,调理一个多月效果不明显。
这个病人确实有肝郁症状,但是也有表证,处方:麻黄15 附子30 细辛15 干姜30 炙甘草20 白芍30 白术15 防风15 陈皮15 肉桂15 茯苓30,两剂。嘱服药后,温服发汗,并告知一旦得汗两剂后病情就会大减。果然,两天后病人很高兴地告知诸症均大减。
此方用麻附辛解表,四逆汤温脾肾,痛泻要方泻肝补脾。
按:这个案例是我第一次有意按表证来治疗“肝郁”,所以印象很深。这个病人的女儿是大学老师,很信中医,之前她带妈妈去看的中医也是济南非常好的中医。接手后,我想既然之前治疗效果不佳,我就不能按一般的套路来治疗了。我仔细询问患者,看看有没有表证?果然有——头痛,合参舌脉,处方以麻附辛加味。
例二:这是我这次去马鞍山前,刚刚发生的一例。
2012 6 29 某女 胸闷短气半年。症见:胸闷短气,不停嗝气,易受惊吓、易心慌,咽痛,胃酸、烧心,纳呆,颈硬、头晕,乏力,大便不尽,面色暗黄,舌淡红、胖而干。按肝郁气滞、心脾两虚,处方小柴胡合苓桂术甘汤、左金丸加味治疗。
7月6日二诊:药后胃病已好,嗝气减少,胃口已开,但胸闷短气等主要症状没有改善,并因感冒新增咽痛、颌下淋巴结痛的症状。
疏肝理气无效,决定从外感论治,因为病人有外感症状——颈硬、头晕、咽痛、淋巴结痛。处方葛根汤加味:葛根30 麻黄15 桂枝15 白芍15 炙甘草10 白术15 茯苓15 人参15 半夏15 黄连12 干姜15 连翘10 夏枯草10 生姜半两,大枣六枚,6付。结果,还没等我从马鞍山回来,患者就打电话告诉我说,服一剂胸闷就大大减轻了。
 
从外感角度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的中医治疗一般从肝气郁结、气滞痰蕴、气滞血瘀、气血两虚、阴虚内热、阳虚寒湿、脾肾两虚等方面治疗。
我认为,上述病机在抑郁症病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治疗抑郁症关键是要从外感角度治疗。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和思维能力差、乏力犯困、缺乏兴趣——这不就是一个少阴病吗?这是伤寒,不是什么肝郁,是直中少阴之伤寒,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还有的病人兼夹有头痛、颈背痛的症状,这表明仍有太阳伤寒表证,伤寒还没有全部入里(入少阴),治疗还需合上葛根汤、或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抑郁症患者一般多年不感冒发烧,按上述思路治疗一段时间后,有的病人就会发一次高烧(38度以上),发烧好了以后,精神体力都会变好很多。这是为什么?前期不感冒发烧,不是好现象,是因为体质太差无力排邪;治疗后反发烧,是因为体质变好抗邪有力了。
抑郁症患者身体各方面功能几乎全面降低,病情复杂,从外感论治只是提供了一个主要思路,也不能一竿子插到底,中间还需视病人情况辩证论治。
下面举几个我的病案:

例一:2010 1 9 某中年妇女 主诉:头晕失眠10年以上。伴有梦多、健忘、头不清,眼皮肿,后背痛20多年,颈项拘紧不适,阵发性出汗,06年查出抑郁症,现仍在服用抗抑郁西药。
处方:麻黄15 桂枝20 白芍20 炙甘草10 细辛15 附子30 干姜20 白术20 茯苓20 党参15 泽泻20 生龙牡各30 生姜半两 大枣6枚。
服药六剂后,症状即大大减轻,只是心慌加重(原来就有心慌),去麻黄加入荆芥、防风、白芷、蝉衣后,心慌减轻。后来,断续治疗一年多(因为是外地的,常来不易),西药渐停,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例二:2010 3 9 某男青年,患抑郁症10年。症状:情绪低 精力低 体力低,纳呆、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吃多了消化不了,不敢吃水果生冷的东西 ,视力 听力 嗅觉 功能都下降了,整个身体机能处于衰退的状态中 ,身体特别的怕冷,目光懒散,面色无华,神经反应迟钝,呼吸不畅 头脑不清 整个人一派萎靡之象。舌淡红偏暗苔腻干淡黄,脉弱。
开始,我用温阳健脾、燥湿化痰、升举阳气的办法治疗(荆芥 防风 白芷 半夏 陈皮 枳壳 砂仁干姜附子肉桂 苍术 茯苓 人参 莲子肉白扁豆芦根),效果不错,治疗三周后患者主动停了一片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原来吃4片)。减西药后三天,患者出现了肌肉酸痛、乏力、烦躁,咳嗽咽哑加重,先是觉得头皮紧然后头痛(刚得此病时有这个感觉,但已十年没这个这感觉了),发热怕冷(37.5度)等感冒症状,我处方:麻黄15 桂枝20 白芍20杏仁12 炙甘草12 细辛15附子30 人参20 半夏15。6日当天下午开始服药,当晚服药后温覆大汗出、眠好,7日早体温36.5,头痛身沉已愈,但7日白天乏力、困倦、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口干、肌肉紧、情绪又非常落,7日晚、8日早又服完第二副药,8日早起已觉轻松,咳嗽已。
从4月12日,根据病情变化,我基本上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期间虽有波折,但一路向好,直到5月4日(五一我停诊一周)患者再次自作主张一次停掉了所有的三片西药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戒断反应,虽然不断调整中药,但最终患者放弃了。
治疗前后,患者给我发了大量的短信和博客纸条,真实地反映本次治疗的全过程,以及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失望和强烈地治好病的愿望。在本文附录中,我摘录了部分内容。

例三:2011 5 14 某青年学生 19岁精神萎靡一年,反应慢、记忆力极差,失眠,情绪低落,颈紧,语言低微,双眼下眼圈乌黑。病史:2010年初高烧39.8度,打针后烧退,几天后满嘴唇、鼻子、耳朵起满了疮,在某国医堂拿了清热解毒的中药,喝了无效,后自己慢慢好了,但一个月后,说不出话来(自觉气在胸中上不来),上课抬不起头来只能趴在桌子上,眼圈开始发黑.。
因是学生煎药不便,故开小剂麻附辛加味泡水喝:麻黄5 附子5 细辛5 桂枝5 生白术5 茯苓6 黄连2。一周后病情减轻,自此以麻附辛为主加减治疗,断续喝药到现在。现在,患者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体力、精力都已经基本上同于常人。

例四:06-9-28,某青年男子. 主诉:精神不稳定半年。
患者自从半年前女朋友跟他分手以后,常常无缘无故的觉得忧郁或烦闷,时常头痛,有时头脑不清,记忆力下降,梦多,坐久了全身痛,乏力,口干饮水不解,咽中异物感,纳呆,大便日行两次,小便黄有沫,腰痛,有过敏性鼻炎。
麻黄10,附子15,细辛10,桂枝10,白芍10,炙甘草6,黄芪20,白术12,茯苓15,党参12,柴胡10,升麻6,陈皮10,枳壳10,生姜15,大枣6枚。我先给他开了一副药,嘱回去发汗。
第二天,他笑着来了,说真神了,我感到好多了。上方再服两剂后,他就再也没来过。
虽然病治好了,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病,当地人说是“唠么病”,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抑郁症。只是病情较浅,还在太阳,所以很快汗出而解。
 
从外感角度治疗银屑病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一般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养血和血、祛风润燥等方面治疗,有的有效,但经常是疗效不佳。有些银屑病从外感角度治疗,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因为很多银屑病的发病是来源于外感。
举一个例子:
09年6月24日,孙××,男,76岁,患牛皮癣15年。患者前胸、后背、四肢、臀部都长有牛皮癣,患处鲜红,表面附有厚厚的一层白色鳞屑,干裂,感到灼热、剧烈瘙痒,痒得夜不能寐,纳少便干,另外还患有哮喘8年。
患者一直抹着外用药物,能缓解瘙痒和皮肤干裂。开中药后,嘱停用一切外用药,处方:麻黄10 连翘20 甘草20 板蓝根20 白鲜皮20 生地30 玄参30 赤芍15 白芍15 当归15 川穹12 石膏45 紫草12 丹皮12 干姜12 细辛12五味子12 附子20 白术15 茯苓15,6付。
7月1日,服药一周后,患者的女儿陪他来了,说停用外用药服中药后患处皮损更加重,瘙痒更厉害,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他女儿声高气粗,大有兴师问罪的架势。
我想,既然凉血解毒无效,考虑到患者哮喘8年,决定去掉所有凉血养血的药,单纯从解表治疗,处方:麻黄10 桂枝15 赤芍15 甘草15 生姜 大枣 附子15 厚朴12 苍术15 陈皮12 茯苓15 白扁豆15 黄连6 当归15 生首乌20 白蒺藜20 乌蛇15 焦山楂30 乌梅15,6付。
7月8日,又服药一周后,患者笑眯眯得来了。一看,所有皮损明显减轻,白屑全部脱落。自此,一周比一周好,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就基本好了。另外,还有令患者高兴的事:哮喘也同时治好了很多,原来患者走不到五十米就喘得走不动,而现在(4周后)走一百五十米都没问题。(文后附有照片)

从外感角度治疗银屑病,这是我第一次用,也是唯一一次见效这么快的。近几年我治了不少银屑病,从外感角度治疗是我常用的方法之一,疗效虽然不错,但一般要治疗三个月或者以上才能治好,再没见一周就这么明显见效的。
 
从外感角度治疗癫痫病

癫痫一般从肝论治,有的也要从外感论治。举一个山东中医药大学已故终身教授李克绍的医案:

患儿,男,10岁,兖州汽车运输公司马某之子。1971年春求诊。患儿患癫痫两年,经常跌倒抽风,重时每日发病数次,西医诊断为癫痫,曾服苯妥英钠、三溴片等西药无效;也曾中药治疗,亦无明显效果。望其身体发育一般,察脉观舌亦无异常发现。因问最初发病有无明显诱因,其父说:1969年夏天,天气很热,此儿上山割草,在炙热太阳照射下晕倒了,此后就经常发作,越发越频繁。据其病因,认为病属"暑厥",处方如下:党参12 麦冬12 五味子4.5 夏枯草15 清半夏9 蜈蚣1条 僵蚕6 全蝎4.5 甘草3。
数月以后,马某领其儿来复诊。自述上方服10余剂,抽风未再发作。后随访数年,病情一直稳定,未再发作。
 
从外感角度治疗心脏病

素有心脏病的人,平时生活还可以,如果病情忽然加重,就要考虑是什么因素导致加重?外感就是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如果确定是外感导致的心脏病加重,先不要急着治心脏病,只要治好外感,心脏病自然就缓解。如果一见心脏病,就知道活血化瘀,作为中医就out了。

举一个我治过的例子:
08 4 17 ,某男,46岁,风湿性心脏病已经十年以上,一周以来,心脏病忽然加重:胸闷憋气、心慌气短,难以平卧,平卧即咳嗽、憋闷欲死(已经心衰了);同时伴有头痛、身紧、左背胀痛、脸肿、腿肿、口干不欲饮、纳呆,尿少等症状;舌淡红苔根白腻,脉三五不调(乱跳,没有规律)。现在每天服用一粒地高辛、速尿等药。检查:1)心脏二、三瓣返流,2)肺动脉高压,3)心脏扩大。
我辨此证为外感风寒,水气凌心,用麻黄汤合四逆汤、五苓散治疗:麻黄30 桂枝 30 杏仁15 炙甘草15 白术20 茯苓45 泽泻30 川乌50 干姜30 六剂。
服头三剂药时,汗出如洗,湿透被子,小便通畅,胸闷憋气大减,可以平卧,脸肿腿肿均消,饭量增加两倍,体力倍增,地高辛减半服用,只是早起时手脚拘挛疼痛难忍。服用后三剂时,汗出减少,手脚也不再拘挛。

其实很多患者并不明显的伴有外感症状,需要医者去仔细寻找。


讨论:
一、 很多人担心大量使用麻黄、桂枝药后,患者出汗过多,会导致亡阳:
大青龙汤、麻黄汤之类,我很爱用,大量的用,从婴儿到老人都用,生麻黄常用10几克,最多时用到60克,桂枝用量更大,没见过亡阳。有时候,用大量的麻黄桂枝,想让病人发汗,他还发不出汗来呢。
以这个患者为例,他出了那么多汗,不但没有亡阳,而且所有症状均见好;外感风寒散出后,再服同样的药,汗出就少了,或者不出汗了。
伤寒论中,麻黄汤中麻黄用3两,相当于46.8克,减半用还23.4克呢。大青龙汤中的麻黄更用到6两、相当于93.6克。
当然具体到这个病例,即使不用这么大量的麻黄桂枝(完全可以减一半),也一样会有效,为安全计,还是没必要用这么大量。

二、麻黄量太大也会有问题,会让人心跳加快、心烦急躁、心慌、心悸。
 
从外感角度治疗胃病

09 3 10,张××,女,72,主诉:纳呆近一年。一点不想吃饭,吃一点胃就胀满不舒,人很瘦,一点没力气,大便3~4天一行、偏干。
患者先是请西医治疗了很久没效,后来又找中医治疗,最后在当地中医院住院一个多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没效。
我考虑,既然患者经过一年的中西医治疗毫无效果,就不能再治胃了,要从新的角度去治疗,于是再细问患者的症状,问她身上紧不紧?头难受吗?果然,患者经常头痛、肩膀疼怕风、颈紧不适。 由此我断定,这是一个表证,处方:麻黄10 桂枝10 白芍10 生姜 大枣 炙甘草6 细辛10 附子10 白术10 茯苓10 人参10。三剂药后,胃纳明显好转,人也精神了,也有力气了。

讨论:
患者来治疗胃病,只会述说胃怎么难受,不会告诉你外感的一些症状,因为患者(也包括很多医者)不会想到她这个病是因为“感冒”造成的,所以只有医者有这个理念(有可能是一个外感病),才会主动去寻找外感的蛛丝马迹。
 
本帖最后由 走着走着 于 2013-12-31 23:05 编辑

感谢老师。虽然还有很多不解,却改变了以前掌握的一些认识。还望老师能多发一些这样的案例,供大家探讨。不过看老师上述都没有提及脉象和乱象,如果了这两点是不能更好的确定是外感或是肝郁呢
 
从外感角度治疗胃病

09 3 10,张××,女,72,主诉:纳呆近一年。一点不想吃饭,吃一点胃就胀满不舒,

呵呵,许多患者来咱这儿诉说:肚痛、呕吐、泄泻,不能吃东西,想要点儿胃药。呵呵,咱都是按外感病治的,呵呵,虽然表现的症状像是胃病,其实是外感造成的。呵呵,治病求因。
呵呵,咱不是说要从什么角度治疗什么病,而是说,大家所谓的病其实只是病的症状,病的表现,要找到病的症结所在,找到真正的病因,对因治疗。
呵呵,新年快乐。
 
故书不厌百回读,好帖一当时时顶! :080:
 
中医能得到同行的认可一般还是比较高的医术证明,毕竟不是谁都服气别人比自己强的。也证明楼主虚心学习的态度,还有医案药方也用的有特色。切入点不同于常人。。是伤寒法治疗的发里,解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