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21
- 帖子
- 326
- 获得点赞
- 8
- 声望
- 18
- 年龄
- 41
麻黄汤与太阳伤寒证
麻黄汤是《伤寒论》里“太阳病篇”的主打方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针对太阳伤寒类的感冒,当然,麻黄汤的用途不仅仅是外感表证,也用于水液代谢谢失常等疾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什么是太阳病
张仲景用麻黄汤来治疗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就是感受了自然界的邪气后所发生的疾病,也称太阳表证。我们现在叫“感冒”。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火(热),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导致疾病的,中医把它们叫做“六气”,六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若气候变化异常,六气表现太过,就会侵袭人体而发病,这时候六气就变成了邪气,中医叫做“六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如天气突然寒冷,人躲避不及,就会触冒风寒,出现头痛甚至连及项背、发热、恶寒、不出汗、鼻流清涕、打喷嚏的症状,这就是太阳病,因为外界的邪气侵袭人体,必从肌表而入,人体十二经脉中的足太阳经是主肌表的,就像人体的一个篱笆门一样,所以邪气侵袭人体,则足太阳经首当其冲,由于邪气在肌表太阳经,故做“太阳病”。
太阳病的特点就是邪气在肌表,病位比较表浅,因此又称为“表证”。当然,邪气的强弱是相对的,发病与否还要看体内的正气强弱、体质如何?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正气充足,邪气就不会侵袭他。反过来说,如果他感受了外界的邪气,说明他的正气是不足的。如果一个人的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或者皮肤腠理疏松,即使正常的温度变化对他来讲也会成为邪气,所以有些人就经常患感冒,甚至一年四季都陷在感冒里。
太阳病有三类
《伤寒论》根据外邪的性质及人体的状态,把太阳病分作伤寒、中风、温病三类。素体腠理致密不爱出汗的人感受很厉害的寒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伤寒证;素体腠理疏松爱出汗的人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中风,这里的中风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脑血管疾病,而是伤风的意思;如果感受的邪气不是风寒而是温热之气,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就叫温病。所以凡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六淫之邪都可以发为太阳病的,包括我们在夏天出现的中暑,在其发病的初期也属于太阳病的范围。
太阳伤寒证的特点:高烧、身痛、无汗
我们了解了太阳病还分伤寒、中风、温病三类,麻黄汤具体是针对哪类太阳病呢?
《伤寒论》里,麻黄汤是用来治疗太阳病的伤寒证的,这种太阳病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寒邪所导致的,所以会出现恶寒怕冷,由于寒邪的凝滞、收引的特性,会导致汗孔的郁闭,从而出不来汗,使体内的热量散不出去,再加上机体免疫系统的抗邪的作用,于是就会发烧,往往表现为39℃以上的高烧。足太阳经起于眼睛的内侧,沿着额头上行到头顶,然后再下行走后项、背部,一直到腰部,所以得了伤寒以后,足太阳经里面就会有寒邪,使得太阳经的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头痛、后脖颈子疼(项部)、背痛、腰痛,甚至全身的肌肉及四肢的骨节都疼痛不适。
太阳伤寒后咳喘、小便不利、水肿,治以麻黄汤
如果足太阳经脉内的邪气不能及时祛除,那么邪气就会沿着足太阳的经脉往里走,到达足太阳的腑——膀胱,膀胱是主管小便的脏器,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谢的重要器官之一,邪气干扰膀胱的功能,就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多见小便排出不畅,或点滴而下,或尿频而量少,所以有些人一感冒就尿不出来尿。
同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皮毛肌表的邪气还容易侵犯到肺脏,导致呼吸异常而出现咳嗽、气喘。肺也是人体水液代谢谢的重要器官,它的任务是负责把上焦的水液输送到下焦膀胱,所以肺与膀胱在水液代谢谢上就有了密切的关系,二者又都通于肌表,所以感冒后肌表、太阳经受邪,就很容易累及到肺与膀胱,导致水液代谢谢失常,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病证的发生。所以,临床上一些水肿病,如急性肾炎水肿,往往是感冒寒邪引起,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了。
使用麻黄汤减少的原因
现在临床上用麻黄汤治疗伤寒感冒的并不是很多,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麻黄汤证,这些说法虽有过激,但也说明一些问题,现在中医看到的感冒的确也与张仲景那个时代有些不同。为什么呢,原因很多:一是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寒性的感冒相对减少;二是由于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越来越不规律,熬夜,过食辛辣、煎炸、肥腻的食物,使得体质越来越“火”,即便感受寒邪,也马上会化热;三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感冒后并不是立即就诊中医,出现感冒治疗四部曲,即先在家里找点药对付,两天后不行再去药店找药,还不行的话就去打吊瓶了,最后还是不行才去找中医吃中药。而这时的感冒早就不是感冒初起那种情况了。从临床看,感冒初起绝大部分还都是寒性感冒,但疾病是随时发展的,如治疗不当,很快就转化了,不是单纯的寒性感冒或太阳伤寒证了,多是由寒转为热,有的经过打了一周、两周的吊瓶,舌苔又黄又腻又厚,发烧也从高烧变为低烧,这就转成了湿热,所以这种情况下麻黄汤多半用不上,只能是辨证论治,或采用辛凉解表的治法,或采用清热化湿的治法,如果再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解表方剂,等于是火上浇油,一治就坏,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便是寒湿,使用麻黄汤也必须加上化湿的药物,如《金匮要略》里的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治外感发热久不除
一个65岁男性患者,外感发烧三个多月不退。病初起时,感冒风寒,恶寒发热,体温达39.5°C ,浑身疼痛。经输液治疗一周,体温降至38°c 左右,从此体温再也不往下降了,继续住某医院输液治疗三周,体温曾一度降至37.5°C,但很快又升至38°C,各种相关检查做了个遍,花费一万多元,病人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出院后,又辗转到另外几家医院门诊中西医治疗,体温一直没有降到正常,来诊时已持续发烧三个多月。刻下体温37.8°C,不出汗,膝关节和背部疼痛,头非常的沉重不爽,像裹上一条布一样,没有什么食欲,舌苔又白又腻。这是寒湿在作怪,先前受的寒没有出去(通过发汗才能散寒,输液不但散不出寒邪,反增湿气),又因输液增添湿邪,导致寒湿郁闭于表,寒恋于湿中,更不易外散。针对此,必须寒湿并治,散寒的同时加化湿的药物,用《金匮》麻黄加术汤,将方中的白术改为苍术(苍术发散作用强),再加陈皮、厚朴,实际上是麻黄汤合上了平胃散。只服3剂,体温即降至正常,胃口大开。后用三仁汤调理一周,体温未再升高。麻黄加术汤用于治疗“湿家身烦疼”,实践证明,对寒湿郁闭于表的发烧不除、身疼恶寒,本方有良效。
麻黄汤治太阳伤寒失音案
一个20多岁女子,冬日外出受寒,当晚恶寒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竟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就诊时只能用笔在纸上写。伴有背痛、不出汗。此即太阳伤寒证。因喉主发声,由肺所主,皮表感受寒邪,肺主皮毛,外寒则经皮毛内合于肺,导致肺气壅塞,发声不出,中医称此为“金实不鸣”。当用麻黄汤发散寒邪,宣通肺气。给本方加木蝴蝶,2剂而愈。
(作者: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麻黄汤是《伤寒论》里“太阳病篇”的主打方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针对太阳伤寒类的感冒,当然,麻黄汤的用途不仅仅是外感表证,也用于水液代谢谢失常等疾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什么是太阳病
张仲景用麻黄汤来治疗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就是感受了自然界的邪气后所发生的疾病,也称太阳表证。我们现在叫“感冒”。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火(热),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导致疾病的,中医把它们叫做“六气”,六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若气候变化异常,六气表现太过,就会侵袭人体而发病,这时候六气就变成了邪气,中医叫做“六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如天气突然寒冷,人躲避不及,就会触冒风寒,出现头痛甚至连及项背、发热、恶寒、不出汗、鼻流清涕、打喷嚏的症状,这就是太阳病,因为外界的邪气侵袭人体,必从肌表而入,人体十二经脉中的足太阳经是主肌表的,就像人体的一个篱笆门一样,所以邪气侵袭人体,则足太阳经首当其冲,由于邪气在肌表太阳经,故做“太阳病”。
太阳病的特点就是邪气在肌表,病位比较表浅,因此又称为“表证”。当然,邪气的强弱是相对的,发病与否还要看体内的正气强弱、体质如何?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正气充足,邪气就不会侵袭他。反过来说,如果他感受了外界的邪气,说明他的正气是不足的。如果一个人的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或者皮肤腠理疏松,即使正常的温度变化对他来讲也会成为邪气,所以有些人就经常患感冒,甚至一年四季都陷在感冒里。
太阳病有三类
《伤寒论》根据外邪的性质及人体的状态,把太阳病分作伤寒、中风、温病三类。素体腠理致密不爱出汗的人感受很厉害的寒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伤寒证;素体腠理疏松爱出汗的人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中风,这里的中风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脑血管疾病,而是伤风的意思;如果感受的邪气不是风寒而是温热之气,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就叫温病。所以凡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六淫之邪都可以发为太阳病的,包括我们在夏天出现的中暑,在其发病的初期也属于太阳病的范围。
太阳伤寒证的特点:高烧、身痛、无汗
我们了解了太阳病还分伤寒、中风、温病三类,麻黄汤具体是针对哪类太阳病呢?
《伤寒论》里,麻黄汤是用来治疗太阳病的伤寒证的,这种太阳病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寒邪所导致的,所以会出现恶寒怕冷,由于寒邪的凝滞、收引的特性,会导致汗孔的郁闭,从而出不来汗,使体内的热量散不出去,再加上机体免疫系统的抗邪的作用,于是就会发烧,往往表现为39℃以上的高烧。足太阳经起于眼睛的内侧,沿着额头上行到头顶,然后再下行走后项、背部,一直到腰部,所以得了伤寒以后,足太阳经里面就会有寒邪,使得太阳经的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头痛、后脖颈子疼(项部)、背痛、腰痛,甚至全身的肌肉及四肢的骨节都疼痛不适。
太阳伤寒后咳喘、小便不利、水肿,治以麻黄汤
如果足太阳经脉内的邪气不能及时祛除,那么邪气就会沿着足太阳的经脉往里走,到达足太阳的腑——膀胱,膀胱是主管小便的脏器,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谢的重要器官之一,邪气干扰膀胱的功能,就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多见小便排出不畅,或点滴而下,或尿频而量少,所以有些人一感冒就尿不出来尿。
同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皮毛肌表的邪气还容易侵犯到肺脏,导致呼吸异常而出现咳嗽、气喘。肺也是人体水液代谢谢的重要器官,它的任务是负责把上焦的水液输送到下焦膀胱,所以肺与膀胱在水液代谢谢上就有了密切的关系,二者又都通于肌表,所以感冒后肌表、太阳经受邪,就很容易累及到肺与膀胱,导致水液代谢谢失常,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病证的发生。所以,临床上一些水肿病,如急性肾炎水肿,往往是感冒寒邪引起,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了。
使用麻黄汤减少的原因
现在临床上用麻黄汤治疗伤寒感冒的并不是很多,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麻黄汤证,这些说法虽有过激,但也说明一些问题,现在中医看到的感冒的确也与张仲景那个时代有些不同。为什么呢,原因很多:一是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寒性的感冒相对减少;二是由于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越来越不规律,熬夜,过食辛辣、煎炸、肥腻的食物,使得体质越来越“火”,即便感受寒邪,也马上会化热;三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感冒后并不是立即就诊中医,出现感冒治疗四部曲,即先在家里找点药对付,两天后不行再去药店找药,还不行的话就去打吊瓶了,最后还是不行才去找中医吃中药。而这时的感冒早就不是感冒初起那种情况了。从临床看,感冒初起绝大部分还都是寒性感冒,但疾病是随时发展的,如治疗不当,很快就转化了,不是单纯的寒性感冒或太阳伤寒证了,多是由寒转为热,有的经过打了一周、两周的吊瓶,舌苔又黄又腻又厚,发烧也从高烧变为低烧,这就转成了湿热,所以这种情况下麻黄汤多半用不上,只能是辨证论治,或采用辛凉解表的治法,或采用清热化湿的治法,如果再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解表方剂,等于是火上浇油,一治就坏,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便是寒湿,使用麻黄汤也必须加上化湿的药物,如《金匮要略》里的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治外感发热久不除
一个65岁男性患者,外感发烧三个多月不退。病初起时,感冒风寒,恶寒发热,体温达39.5°C ,浑身疼痛。经输液治疗一周,体温降至38°c 左右,从此体温再也不往下降了,继续住某医院输液治疗三周,体温曾一度降至37.5°C,但很快又升至38°C,各种相关检查做了个遍,花费一万多元,病人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出院后,又辗转到另外几家医院门诊中西医治疗,体温一直没有降到正常,来诊时已持续发烧三个多月。刻下体温37.8°C,不出汗,膝关节和背部疼痛,头非常的沉重不爽,像裹上一条布一样,没有什么食欲,舌苔又白又腻。这是寒湿在作怪,先前受的寒没有出去(通过发汗才能散寒,输液不但散不出寒邪,反增湿气),又因输液增添湿邪,导致寒湿郁闭于表,寒恋于湿中,更不易外散。针对此,必须寒湿并治,散寒的同时加化湿的药物,用《金匮》麻黄加术汤,将方中的白术改为苍术(苍术发散作用强),再加陈皮、厚朴,实际上是麻黄汤合上了平胃散。只服3剂,体温即降至正常,胃口大开。后用三仁汤调理一周,体温未再升高。麻黄加术汤用于治疗“湿家身烦疼”,实践证明,对寒湿郁闭于表的发烧不除、身疼恶寒,本方有良效。
麻黄汤治太阳伤寒失音案
一个20多岁女子,冬日外出受寒,当晚恶寒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竟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就诊时只能用笔在纸上写。伴有背痛、不出汗。此即太阳伤寒证。因喉主发声,由肺所主,皮表感受寒邪,肺主皮毛,外寒则经皮毛内合于肺,导致肺气壅塞,发声不出,中医称此为“金实不鸣”。当用麻黄汤发散寒邪,宣通肺气。给本方加木蝴蝶,2剂而愈。
(作者: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