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6
- 获得点赞
- 253
- 声望
- 63
处方来源 汉·《伤寒论》。
药物组成 芍药、甘草。
功 效 和营散逆,舒挛止痛。
主 治 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萎缩性胃炎、、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 日1剂水煎服。
用药禁忌 忌生冷、辛辣、油腻之品。
临床应用
1.胃脘痛:用本方加味:芍药、甘草、良姜、沙参、黄芪。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胃脘病212例中,男性152例,女性60例;年龄20-76岁;病程半年至30年,多为4年左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或病理复查该病的特征性改变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或病理复查特征性改变减轻;好转:主要症状减轻,胃镜或病理复查该疾病特征性改变无明显变化者;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善,检查无甚变化者。结果:痊愈63例,显效75例,好转7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06%。
2.胃十二指肠溃疡:用本方加减:治疗溃疡病120例。脾胃虚寒型74例,用本方加党参、黄芪各12g,茯苓20g,干姜10g;胃阴不足型14例,用本方加沙参10g,麦冬、当归各12g,生地15g;气滞血瘀型26例,加乳香、没药各10g,丹参、川芎各15g;肝胃不和型6例,加柴胡、白术、陈皮各10g,茯苓20g。结果:除脾胃寒4例无效外,116例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96.67%,其中治愈率为69.17%,按中医分型统计,疗效最好的是气滞血瘀型,治愈率为84.62%,好转率为15.38%。作者认为本方有补虚敛阴,缓急止痛之功,还有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平滑肌张力、抑制胃肠动物和镇静中枢性疼痛的作用。
3.便秘:用本方加减:治疗便秘60余例。气虚者加白术24-32g;阴寒凝滞者加附子10-15g;血虚燥者加阿胶9-15g;血虚而偏寒者加当归9-15g;气滞者加麦芽10g;血压高去甘草加代赭石20-30g。服药2-4剂可畅排软便,若顽固性便秘,每周服1剂可保持大便通畅。其中1例习惯性便秘7年者,服药2剂大便正常。
4.细菌性痢疾:用本方加槟榔5g,厚朴、当归各3g为基本方,治疗细菌性痢疾69例。腹痛重者加青皮、神曲;气滞加柴胡、枳实;热甚加黄芩、黄连;血热加地榆等。结果:服药2剂痊愈58例,服药4剂痊愈10例,1例无效。
5.病毒性肝炎:将本方按制成颗粒冲剂,每100g冲剂含原生药量:白芍药21g,甘草14g。成人口服30g,日2次,不满12岁者减半。治疗病毒性肝炎148例,男77例,女71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2岁半。其中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64例,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17例,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46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7例。疗效标准:按1984年南宁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治愈率为88.9%;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为88.4%;慢性迁延型肝炎为71.4%。2-6个月内,HBsAg转阴率为30.1%。
6.哮喘应用本方:白芍30g,甘草15g。共为细末。每次10-15g,加开水250-350ml,煮沸3-5分钟,澄清温服。治疗哮喘证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3-68岁;病程2-20年;哮证(支气管哮喘)8例,喘证(喘息性支气管炎)27例。结果:显效:症状控制,哮鸣百及湿罗音消失,共8例;有效:症状减轻,哮鸣音及湿罗音减少,共23例;无效:服药两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共4例,总有效率为88.6%。
7.百日咳:应用本方加砬治疗33例百日咳。咳嗽频繁者加百部、百合;发热者加桑叶、黄芩;呕吐者加法夏、橘皮;气喘痰鸣加地龙、葶苈子、蜈蚣;鼻衄者加白茅根、阿胶。全部病例均未用抗菌素,一般服药2-5剂后症状缓解,连服10剂后咳嗽气喘痰鸣停止。结果:33例均治愈。
8.紫癜:用本方合犀角地黄汤化裁(生地黄、白芍、丹皮、经断、杜仲各9g,甘草3g)为基本方。热象重加水牛角、栀子、侧柏炭、生地炭;过敏性紫癜去杜仲,加十大功劳。服药期间忌香燥、腥臭(鱼虾)、辛辣等助热之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过敏性紫癜27例。结果: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平均服药19剂,全部病例血象恢复正常。过敏性紫癜27例,服药1个月内17例痊愈,10例无效。
9.泌尿系结石:应用本方加味:白芍20g,炙甘草10g,冬葵子20g,滑石20g,车前子20g。水煎分2次服,每服200ml。绞痛甚可日服3次。气滞加乌药、木香;血瘀加益母草、王不留行;脾虚加党参、白术、茯苓;肾阳虚加附子、肉桂、鹿角霜;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腰痛甚加寄生、川断;血尿加公英、地丁;结石不下行加牛膝、威灵仙。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所有病例皆选自经腹部摄片、超声显像、肾盂造影证实有泌尿系结石或伴有轻度肾盂积水者;或腹部摄片虽未显示阳性结石,但有典型绞痛、血尿,肾图检查有梗阻曲线者;或腹部摄片有结石,虽未见排出结石,但症状、体征消失,腹部摄片复查阴性者。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20-40岁占50%;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19例,膀胱结石1例。结果:治愈:自觉症状消除,结石排出,腹部摄片阴影消失,肾图恢复正常,共19例;有效:结石位置下移2cm以上,但仍有隐痛,共10例;无效:结石未动或下移<2cm,自觉症状未见改善,共1例。治愈病例服药最多80剂,最少6剂,平均28剂。排出大小结石24块,最大18×7mm,1例排出大量泥砂样结石。30例中,有典型绞痛18例,均在服药l-2剂后缓解。
应用芍药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味:甘草10-30g,白芍30-100g,猪苓、茯苓、泽泻各15g,海金沙、滑石各15-30g,阿胶10-15g(烊化冲服),金钱草50-100g,鸡内金、冬葵子各10-20g。急性疼痛期日1剂水煎,分3次空腹服;疼痛缓解期每3日2剂。半月为1疗程。治疗泌尿系结石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在18-57岁;病程在2日至5年。疗效标准:临床症状及结石均消失者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经B超检查结石明显缩小或位置下移者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2月以上再次复发,但症状较轻,经B超检查结石直径变化不大,或位置有移动者为好转;临床症状及结石大小、位置无变化者为无效。结果:治愈20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
10.糖尿病:用本方治疗三阳热结所致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总有效率为72.5%。又用本品治疗94例,总有效率为71.4%。在应用过程中体会到本品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持久稳定,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对胰岛素依赖型及轻中型病例可减少胰岛素用量至停用;对重型病例用胰岛素加用本方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11.急性胰腺炎:用本方加木香10g,川楝子20g,延胡索、柴胡各15g,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5例。其中肝胃不和型23例。气滞血瘀型10例,脾胃虚寒型2例。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温中散寒、通里攻下。腹痛重者白芍加至50g;呕吐重者加法夏、苏梗、竹茹各15g;热象重者加黄苓、双花各20g;便秘者加大黄15g,番泻叶10g;脾胃虚寒者加干姜、肉桂各10g。全部病例均未禁食,不用抗生素,个别病例呕吐频繁则配输液。用本方治疗6日,全部病例症状和体征消失,尿淀粉酶恢复正常。
12.不安腿综合征:用本方:白芍15g,炙甘草15g。以水3茶杯,煮取1茶杯,分2次温服。治疗不安腿综合征54例中,男33例,女21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1年。结果:痊愈48例,显效但有反复者6例,总有效率为100%,服药最少2剂,最多9剂。
又用本方加葛根、丹参各30g,木瓜、怀牛膝各15g为基本方,失眠加生龙齿、炒枣仁、夜交藤各30g;湿热加苍术、黄柏、淡竹叶、车前子各10g,薏苡仁30g;高热加生石膏30g,桂枝6g。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1例。结果:服药6-25剂全部治愈.1年后随访,除2例感轻度不适外,余均正常。
13.坐骨神经痛:用本方合薏苡附子散加减:薏苡仁60-90g,制附子(先煎)10-30g,赤芍20-40g,炙甘草10-30g,党参15-30g,当归10-20g,鸡血藤12g,秦艽12-18g,海风藤、川牛膝各10g。日1剂水煎服。治疗坐骨神经痛23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7例,无效1例。
14.三叉神经痛:用本方加酸枣仁20g,木瓜10g,治疗三叉神经痛42例。一般服药7-25剂疼痛缓解,随访1年未复发者30例,半年后复发12例,但发作次数减少,疼痛减轻。
15.面肌痉挛:用本方加知母、葛根、蝉蜕各15g。治疗面肌痉挛11例。面部阵发性抽搐,短则半分钟,长则1-2分钟,重者每日发作20余次。证属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发。结果:全部治愈。
将面肌痉挛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即A组(加用芍药甘草汤组)与B组(对照组服用中枢性肌松剂及安定药)各10例;A组9例,每日服本方7.5g,1例服5.0g,16周为1疗程。结果:A、B组无明显差异,但A组、B组的重症病例均减少,4周及8周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12周、16周后A组明显减少,且服用本方无任何副作用。
16.腓肠肌痉挛症:用本方:白芍9g,炙甘草9g,水煎服。治疗腓肠肌痉挛症72例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4岁,以20岁至50岁之间发病较多。疗效标准:①观察疗效至疗程完次日为止,即2日疗程的规定有效时期为3日。②在规定时期内,不见效的即作无效病例论,停止发作的作为痊愈病例。③在规定时间内痉挛次数减少或者痉挛程度减轻的为有效病例。在停药后7日而复发的作为复发病例。结果:脱水组28例,1-2日内痊愈者25例,减轻者3例。腓肠肌过劳组21例,采用3日疗程,治愈者14例,减轻者3例,无效者4例,复发者3例。小腿静脉瘀血组12例,采用4日疗法,治愈者4例,减轻者6例,无效者2例,复发者5例。其它组中因慢性醇中毒而发病者4例,治愈2例,减轻1例,无效1例,复发者2例。因营养不良而发病者4例,治愈2例,减轻2例,复发者1例。因下肢受冻而发病者3例,痊愈者1例,减轻者2例,本组全部采用4日疗法。
又用本方加桂枝15g,木瓜10g。水煎服。治疗85例腓肠肌痉挛患者,证属肝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重者每日发作数十次。结果:服本方3-5剂后,痉挛全部缓解。本病可能与供血不足有关,为此作者对28例患者作进一步观察,当本方加桂枝扩张血管药后,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3个月内复发率为50%,再加入木瓜舒筋活络,消肿缓急,1年以上复发率可减至15%。推测木瓜是提高远期疗效的主药。
又用本方加龙骨30g。治疗1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其中3例合并低血钙症,结果:服本方2-3剂后全部治愈。
17.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用本方:抗白芍30-60g,炙甘草10-15g。日1剂水煎3次。上肢肌肉痛加桂枝、伸筋草;下肢肌肉痛加续断、牛膝;肩背颈项肌肉痛加葛根、川芎;胸胁肌肉痛加柴胡、桔梗;腹部肌肉痛加佛手、白术。治疗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32例,男7例,女2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8岁。结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平均服2.2剂即疼痛缓解,平均6剂左右症状消除。
18.肌强直症:用本方加牛膝、木瓜各25g,薏苡仁30g,蝉衣、僵蚕各12g。治疗遗传性疾病,先天性肌强直症、萎缩性肌强直症各10例。结果:先天性肌强直症临床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5例;萎缩性肌强直症临床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4例。
19.小儿习惯性抽动症:用本方加味:芍药30g,甘草6g,蝉衣30g,防风10g,珍珠母30g。日1剂水煎服。治疗小儿习惯性抽动症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2岁;全部病例经神经系统检查皆无异常,脑电图及CT检查提示正常。结果:痊愈8冽,显效2例,有效2例。
20.骨质增生症:用本方加木瓜12g,鸡血藤、威灵仙各15g为基本方。治疗160例骨质增生症(颈椎骨质增生85例,腰椎骨质增生60例,其他部位15例)。病变在颈椎者加葛根12g;胸推加狗脊12g;腰椎加杜仲、牛膝各12g;腹泻加炒白术15g,茯苓12g。结果:痊愈109例,显效42例,进步9例。远期疗效:4个月至6年后随访60例,痊愈58例,显效1例,进步1例,治愈率为96.7%。
21.痤疮:用本方内服,每日7.5-10g。治疗寻常性痤疮13例,男2例,女11例;年龄16-32岁;2个月后判断疗效。结果: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4例,失去联系4例。
22.痔疮:用本方加味:赤、白芍各30g,甘草、大黄、乌头各20g。加水25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取1500ml左右。先熏后洗,待不烫后坐浴,每日数次,药冷后可加热再用,日1剂。治疗痔病198例中,男113例,女85例;炎性外痔81例,血栓性外痔23例,内痔嵌顿30例,肛裂21例,痔瘘术后43例;临床症状均为剧烈性疼痛。结果:经熏洗坐浴1次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治疗1日后疼痛止者45例,第2日痛止者84例,第3日痛止者69例。经治3日后有水肿症状者除嵌顿痔明显消退外,其余全已肿消。
23.手术后并发症:用本方加醋元胡6g。治疗痔手术后肛门激惹征32例,由于手术的刺激,肛门出现有节律的挛缩,加重了手术创面的疼痛,自手术当日起服药每日1剂,连服3日。结果:全部病例均收到较明显的止痛效果,服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25 用本方加金银花30g,桂枝15g,丹参20g,乌药、黄芪各10g。腰酸加狗脊10g,肢冷加附子4g,腹部压痛加延胡索10g。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腹痛81例。结果:患者均在1-5日疼痛缓解,5个月后追访50例,痊愈40例,好转7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为94%。
24.阳萎:用芍药、甘草各60g加蜈蚣18g,当归60g。研末,分为40包,每次服半包或1包,早晚各服1次,白酒空腹送下,15日为1个疗程。治疗阳萎737例,患者曾接受过中西医多种治疗,如补肾阳药、参茸鞭丸、龟龄集、男宝、鹿茸精、金匮肾气丸、睾丸素、绒毛膜激素等无效,而经本方治疗后,结果:近期治愈(半年内)655例,好转并继续治疗者7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9.3%。服用本方起效最早2日,最晚25日,一般3-7日见效,仍需服药10-15日以巩固疗效。
25.多囊性卵巢综合症:用本方口服,每日7.5g,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症16例,患者均经阴道超声波断层确诊,并有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服药前及药后4周测定血中睾酮(T)、游离睾酮(free-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浓度的变化。结果:本方可使SHBG产生增加,free-T减少,T活性降低。
26.高睾酮血症性不孕及排卵障碍:用本方每日7.5g,分3次口服,从月经或止血扣第5日起连续给药6周,每2周测血清激素浓度。观察了110例高睾酮血症妇女。结果显示:血清T浓度从给药后2周出现有意义的下降,持续达16周,血清E2/E1和E2/T给药后上升,其中E2/E1维持到16周,而在E2/T则有上升倾向;血清雄烯二酮浓度和游离T浓度也发现下降;血清FSH几乎不变,LH变化虽无意义,但有较大改变。提示本方可能直接作用于卵巢,提高arOMatase的活性。给药期间,无排卵患者78例中,42.3%出现排卵,希望怀孕的患者17.6%怀孕,且无任何副作用。
应用本方,每日7.5g,分3次口服,8周内连续给药。治疗高睾丸酮血症性排卵障碍7例,血清睾丸酮值均在0.6ng/ml以上,且都为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结果:8周内血清睾丸酮值恢复正常5例(71%),其中4例在4周内恢复正常。
又用本方,每日服7.5g,10-18周为1疗程,用药前后进行激素水平测定对比。治疗高睾酮血症性不孕以及排卵障碍者110例。结果:排卵率42%,妊娠率I8%;血清睾酮从6周起显著下降(P<0.05),血清E2从6周起显著上升(P<0.05)。以上结果本方能抑制来自卵巢和肾上腺的雄激素分泌;降低睾酮是由于对卵巢的直接作用,使卵巢的E2分泌增高;诱发排卵,从而起到治疗高睾酮血症性不孕和改善排卵障碍的作用。
27.痛经:用本方,气滞血瘀加赤芍30g,寒凝血滞加肉桂10g。于经前2-3日至经期2-3日服药,每日服6剂,一般用药2-7个月经周期。治疗痛经44例,其中原发性痛经43例,继发性痛经1例;气滞血瘀型16例,寒凝血滞型28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17例,好转6例,无效4例。对其中31例作了盆腔血流图测定,表明治疗后盆腔血液循环量增多,血管阻力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有效的21例于2-8个月后随访,结果疗效巩固者18例,复发者3例。
又用本方加元胡、香附各10g,于经前1日开始服用,连服3日。治疗痛经16例。结果服药后2小时腹痛开始缓解,次日腹痛消失,16例中治愈14例,好转2例。
不良反应 芍药甘草汤毒性很低。甘草降糖片由于长期服用可产生水肿,甚或血压升高,这可能由于甘草次酸去氧皮质酮样作用所致。
现代药理研究 主要有解痉,止痛,抗炎;中枢抑制等作用。
1.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当肠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时,芍药甘草汤有显著的解痉作用。甘草甜素没有平滑肌抑制作用,而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或含有这些成分的FM100对胃肠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2. 抑制胃酸分泌、抗实验性胃溃疡:甘草黄酮类制剂FMl00,对幽门结扎应激性及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及5-HT等)诱发的胃溃疡都有治疗作用。组成芍药甘草汤方剂药物的组分和成分中含有抗消化溃疡的物质,故芍甘汤也有抗实验性消化溃疡病的作用。
3.抑制肠收缩活动:生白芍、芍甘汤对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略有减弱作用,对氯化钡引起的兔肠收缩加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中枢抑制作用:大鼠脑室内注射芍药甙lmg/kg,大鼠可引起镇静、运动失调。若剂量增加5-10倍,则大鼠呈现睡眠状态,肌肉松弛,持续几小时后恢复。芍药甙镇痛作用,其对腹腔该射冰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另外芍药甙大量时能降低正常动物的体温,小量时能降低发热的体温,还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自甘草中用甲醇提得含异黄酮类的一个组分FM100,也有中枢抑制作用,适时将FMl00与芍药甙配伍,两者在镇静、催眠、镇痛、解热及镇咳作用方面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5. 阻滞神经-肌肉:芍药甙与甘草甜素合用能阻断刺激膈神经诱发的隔肌收缩,也能阻断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腓痉挛收缩。并证明当二者合用时,芍药甙:甘草甜素相当于1:2时协同作用最强,大于1:1或2:1。而当分别单独给予时,都无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甘草甜素或芍甘汤对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琥珀酰胆碱,有增强作用。对竞争型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简箭毒碱的骨骼肌松弛作用,没有影响。
6. 抗炎免疫:对急性渗出性炎症及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的炎症,芍药甙与FMl00都有明显的抑制,而且两者有显著增强的协同作用。甘草中不仅其有效组分FM100有抗炎症作用,而且其另外的成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及另一种组分LX(加热稳定)精蛋白及4个甘草酸以外的甙元除具抗炎作用外,还有免疫抑制作用。
7.提高卵巢aromatase的活性:用本方剂治疗110例高睾酮血症妇女,每日给7.5g芍甘汤服16周,测血清激素浓度表明,给药2周,血清T浓度开始降低,持续下降达16周,而血清E2/E1和E2/T则上升,血清中雄烯二酮浓度及游离T浓度下降。
8.其他:芍药甙与甘草都有减慢心率作用。芍药甙与甘草甜素、甘草次酸有抗菌作用。芍药甘草汤还能降低血中睾丸酮、催乳素。芍药甘草合剂能降低高血糖。
药物组成 芍药、甘草。
功 效 和营散逆,舒挛止痛。
主 治 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萎缩性胃炎、、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 日1剂水煎服。
用药禁忌 忌生冷、辛辣、油腻之品。
临床应用
1.胃脘痛:用本方加味:芍药、甘草、良姜、沙参、黄芪。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胃脘病212例中,男性152例,女性60例;年龄20-76岁;病程半年至30年,多为4年左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或病理复查该病的特征性改变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或病理复查特征性改变减轻;好转:主要症状减轻,胃镜或病理复查该疾病特征性改变无明显变化者;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善,检查无甚变化者。结果:痊愈63例,显效75例,好转7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06%。
2.胃十二指肠溃疡:用本方加减:治疗溃疡病120例。脾胃虚寒型74例,用本方加党参、黄芪各12g,茯苓20g,干姜10g;胃阴不足型14例,用本方加沙参10g,麦冬、当归各12g,生地15g;气滞血瘀型26例,加乳香、没药各10g,丹参、川芎各15g;肝胃不和型6例,加柴胡、白术、陈皮各10g,茯苓20g。结果:除脾胃寒4例无效外,116例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96.67%,其中治愈率为69.17%,按中医分型统计,疗效最好的是气滞血瘀型,治愈率为84.62%,好转率为15.38%。作者认为本方有补虚敛阴,缓急止痛之功,还有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平滑肌张力、抑制胃肠动物和镇静中枢性疼痛的作用。
3.便秘:用本方加减:治疗便秘60余例。气虚者加白术24-32g;阴寒凝滞者加附子10-15g;血虚燥者加阿胶9-15g;血虚而偏寒者加当归9-15g;气滞者加麦芽10g;血压高去甘草加代赭石20-30g。服药2-4剂可畅排软便,若顽固性便秘,每周服1剂可保持大便通畅。其中1例习惯性便秘7年者,服药2剂大便正常。
4.细菌性痢疾:用本方加槟榔5g,厚朴、当归各3g为基本方,治疗细菌性痢疾69例。腹痛重者加青皮、神曲;气滞加柴胡、枳实;热甚加黄芩、黄连;血热加地榆等。结果:服药2剂痊愈58例,服药4剂痊愈10例,1例无效。
5.病毒性肝炎:将本方按制成颗粒冲剂,每100g冲剂含原生药量:白芍药21g,甘草14g。成人口服30g,日2次,不满12岁者减半。治疗病毒性肝炎148例,男77例,女71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2岁半。其中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64例,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17例,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46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7例。疗效标准:按1984年南宁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治愈率为88.9%;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为88.4%;慢性迁延型肝炎为71.4%。2-6个月内,HBsAg转阴率为30.1%。
6.哮喘应用本方:白芍30g,甘草15g。共为细末。每次10-15g,加开水250-350ml,煮沸3-5分钟,澄清温服。治疗哮喘证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3-68岁;病程2-20年;哮证(支气管哮喘)8例,喘证(喘息性支气管炎)27例。结果:显效:症状控制,哮鸣百及湿罗音消失,共8例;有效:症状减轻,哮鸣音及湿罗音减少,共23例;无效:服药两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共4例,总有效率为88.6%。
7.百日咳:应用本方加砬治疗33例百日咳。咳嗽频繁者加百部、百合;发热者加桑叶、黄芩;呕吐者加法夏、橘皮;气喘痰鸣加地龙、葶苈子、蜈蚣;鼻衄者加白茅根、阿胶。全部病例均未用抗菌素,一般服药2-5剂后症状缓解,连服10剂后咳嗽气喘痰鸣停止。结果:33例均治愈。
8.紫癜:用本方合犀角地黄汤化裁(生地黄、白芍、丹皮、经断、杜仲各9g,甘草3g)为基本方。热象重加水牛角、栀子、侧柏炭、生地炭;过敏性紫癜去杜仲,加十大功劳。服药期间忌香燥、腥臭(鱼虾)、辛辣等助热之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过敏性紫癜27例。结果: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平均服药19剂,全部病例血象恢复正常。过敏性紫癜27例,服药1个月内17例痊愈,10例无效。
9.泌尿系结石:应用本方加味:白芍20g,炙甘草10g,冬葵子20g,滑石20g,车前子20g。水煎分2次服,每服200ml。绞痛甚可日服3次。气滞加乌药、木香;血瘀加益母草、王不留行;脾虚加党参、白术、茯苓;肾阳虚加附子、肉桂、鹿角霜;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腰痛甚加寄生、川断;血尿加公英、地丁;结石不下行加牛膝、威灵仙。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所有病例皆选自经腹部摄片、超声显像、肾盂造影证实有泌尿系结石或伴有轻度肾盂积水者;或腹部摄片虽未显示阳性结石,但有典型绞痛、血尿,肾图检查有梗阻曲线者;或腹部摄片有结石,虽未见排出结石,但症状、体征消失,腹部摄片复查阴性者。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20-40岁占50%;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19例,膀胱结石1例。结果:治愈:自觉症状消除,结石排出,腹部摄片阴影消失,肾图恢复正常,共19例;有效:结石位置下移2cm以上,但仍有隐痛,共10例;无效:结石未动或下移<2cm,自觉症状未见改善,共1例。治愈病例服药最多80剂,最少6剂,平均28剂。排出大小结石24块,最大18×7mm,1例排出大量泥砂样结石。30例中,有典型绞痛18例,均在服药l-2剂后缓解。
应用芍药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味:甘草10-30g,白芍30-100g,猪苓、茯苓、泽泻各15g,海金沙、滑石各15-30g,阿胶10-15g(烊化冲服),金钱草50-100g,鸡内金、冬葵子各10-20g。急性疼痛期日1剂水煎,分3次空腹服;疼痛缓解期每3日2剂。半月为1疗程。治疗泌尿系结石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在18-57岁;病程在2日至5年。疗效标准:临床症状及结石均消失者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经B超检查结石明显缩小或位置下移者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2月以上再次复发,但症状较轻,经B超检查结石直径变化不大,或位置有移动者为好转;临床症状及结石大小、位置无变化者为无效。结果:治愈20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
10.糖尿病:用本方治疗三阳热结所致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总有效率为72.5%。又用本品治疗94例,总有效率为71.4%。在应用过程中体会到本品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持久稳定,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对胰岛素依赖型及轻中型病例可减少胰岛素用量至停用;对重型病例用胰岛素加用本方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11.急性胰腺炎:用本方加木香10g,川楝子20g,延胡索、柴胡各15g,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5例。其中肝胃不和型23例。气滞血瘀型10例,脾胃虚寒型2例。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温中散寒、通里攻下。腹痛重者白芍加至50g;呕吐重者加法夏、苏梗、竹茹各15g;热象重者加黄苓、双花各20g;便秘者加大黄15g,番泻叶10g;脾胃虚寒者加干姜、肉桂各10g。全部病例均未禁食,不用抗生素,个别病例呕吐频繁则配输液。用本方治疗6日,全部病例症状和体征消失,尿淀粉酶恢复正常。
12.不安腿综合征:用本方:白芍15g,炙甘草15g。以水3茶杯,煮取1茶杯,分2次温服。治疗不安腿综合征54例中,男33例,女21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1年。结果:痊愈48例,显效但有反复者6例,总有效率为100%,服药最少2剂,最多9剂。
又用本方加葛根、丹参各30g,木瓜、怀牛膝各15g为基本方,失眠加生龙齿、炒枣仁、夜交藤各30g;湿热加苍术、黄柏、淡竹叶、车前子各10g,薏苡仁30g;高热加生石膏30g,桂枝6g。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1例。结果:服药6-25剂全部治愈.1年后随访,除2例感轻度不适外,余均正常。
13.坐骨神经痛:用本方合薏苡附子散加减:薏苡仁60-90g,制附子(先煎)10-30g,赤芍20-40g,炙甘草10-30g,党参15-30g,当归10-20g,鸡血藤12g,秦艽12-18g,海风藤、川牛膝各10g。日1剂水煎服。治疗坐骨神经痛23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7例,无效1例。
14.三叉神经痛:用本方加酸枣仁20g,木瓜10g,治疗三叉神经痛42例。一般服药7-25剂疼痛缓解,随访1年未复发者30例,半年后复发12例,但发作次数减少,疼痛减轻。
15.面肌痉挛:用本方加知母、葛根、蝉蜕各15g。治疗面肌痉挛11例。面部阵发性抽搐,短则半分钟,长则1-2分钟,重者每日发作20余次。证属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发。结果:全部治愈。
将面肌痉挛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即A组(加用芍药甘草汤组)与B组(对照组服用中枢性肌松剂及安定药)各10例;A组9例,每日服本方7.5g,1例服5.0g,16周为1疗程。结果:A、B组无明显差异,但A组、B组的重症病例均减少,4周及8周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12周、16周后A组明显减少,且服用本方无任何副作用。
16.腓肠肌痉挛症:用本方:白芍9g,炙甘草9g,水煎服。治疗腓肠肌痉挛症72例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4岁,以20岁至50岁之间发病较多。疗效标准:①观察疗效至疗程完次日为止,即2日疗程的规定有效时期为3日。②在规定时期内,不见效的即作无效病例论,停止发作的作为痊愈病例。③在规定时间内痉挛次数减少或者痉挛程度减轻的为有效病例。在停药后7日而复发的作为复发病例。结果:脱水组28例,1-2日内痊愈者25例,减轻者3例。腓肠肌过劳组21例,采用3日疗程,治愈者14例,减轻者3例,无效者4例,复发者3例。小腿静脉瘀血组12例,采用4日疗法,治愈者4例,减轻者6例,无效者2例,复发者5例。其它组中因慢性醇中毒而发病者4例,治愈2例,减轻1例,无效1例,复发者2例。因营养不良而发病者4例,治愈2例,减轻2例,复发者1例。因下肢受冻而发病者3例,痊愈者1例,减轻者2例,本组全部采用4日疗法。
又用本方加桂枝15g,木瓜10g。水煎服。治疗85例腓肠肌痉挛患者,证属肝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重者每日发作数十次。结果:服本方3-5剂后,痉挛全部缓解。本病可能与供血不足有关,为此作者对28例患者作进一步观察,当本方加桂枝扩张血管药后,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3个月内复发率为50%,再加入木瓜舒筋活络,消肿缓急,1年以上复发率可减至15%。推测木瓜是提高远期疗效的主药。
又用本方加龙骨30g。治疗1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其中3例合并低血钙症,结果:服本方2-3剂后全部治愈。
17.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用本方:抗白芍30-60g,炙甘草10-15g。日1剂水煎3次。上肢肌肉痛加桂枝、伸筋草;下肢肌肉痛加续断、牛膝;肩背颈项肌肉痛加葛根、川芎;胸胁肌肉痛加柴胡、桔梗;腹部肌肉痛加佛手、白术。治疗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32例,男7例,女2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8岁。结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平均服2.2剂即疼痛缓解,平均6剂左右症状消除。
18.肌强直症:用本方加牛膝、木瓜各25g,薏苡仁30g,蝉衣、僵蚕各12g。治疗遗传性疾病,先天性肌强直症、萎缩性肌强直症各10例。结果:先天性肌强直症临床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5例;萎缩性肌强直症临床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4例。
19.小儿习惯性抽动症:用本方加味:芍药30g,甘草6g,蝉衣30g,防风10g,珍珠母30g。日1剂水煎服。治疗小儿习惯性抽动症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2岁;全部病例经神经系统检查皆无异常,脑电图及CT检查提示正常。结果:痊愈8冽,显效2例,有效2例。
20.骨质增生症:用本方加木瓜12g,鸡血藤、威灵仙各15g为基本方。治疗160例骨质增生症(颈椎骨质增生85例,腰椎骨质增生60例,其他部位15例)。病变在颈椎者加葛根12g;胸推加狗脊12g;腰椎加杜仲、牛膝各12g;腹泻加炒白术15g,茯苓12g。结果:痊愈109例,显效42例,进步9例。远期疗效:4个月至6年后随访60例,痊愈58例,显效1例,进步1例,治愈率为96.7%。
21.痤疮:用本方内服,每日7.5-10g。治疗寻常性痤疮13例,男2例,女11例;年龄16-32岁;2个月后判断疗效。结果: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4例,失去联系4例。
22.痔疮:用本方加味:赤、白芍各30g,甘草、大黄、乌头各20g。加水25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取1500ml左右。先熏后洗,待不烫后坐浴,每日数次,药冷后可加热再用,日1剂。治疗痔病198例中,男113例,女85例;炎性外痔81例,血栓性外痔23例,内痔嵌顿30例,肛裂21例,痔瘘术后43例;临床症状均为剧烈性疼痛。结果:经熏洗坐浴1次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治疗1日后疼痛止者45例,第2日痛止者84例,第3日痛止者69例。经治3日后有水肿症状者除嵌顿痔明显消退外,其余全已肿消。
23.手术后并发症:用本方加醋元胡6g。治疗痔手术后肛门激惹征32例,由于手术的刺激,肛门出现有节律的挛缩,加重了手术创面的疼痛,自手术当日起服药每日1剂,连服3日。结果:全部病例均收到较明显的止痛效果,服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25 用本方加金银花30g,桂枝15g,丹参20g,乌药、黄芪各10g。腰酸加狗脊10g,肢冷加附子4g,腹部压痛加延胡索10g。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腹痛81例。结果:患者均在1-5日疼痛缓解,5个月后追访50例,痊愈40例,好转7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为94%。
24.阳萎:用芍药、甘草各60g加蜈蚣18g,当归60g。研末,分为40包,每次服半包或1包,早晚各服1次,白酒空腹送下,15日为1个疗程。治疗阳萎737例,患者曾接受过中西医多种治疗,如补肾阳药、参茸鞭丸、龟龄集、男宝、鹿茸精、金匮肾气丸、睾丸素、绒毛膜激素等无效,而经本方治疗后,结果:近期治愈(半年内)655例,好转并继续治疗者7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9.3%。服用本方起效最早2日,最晚25日,一般3-7日见效,仍需服药10-15日以巩固疗效。
25.多囊性卵巢综合症:用本方口服,每日7.5g,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症16例,患者均经阴道超声波断层确诊,并有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服药前及药后4周测定血中睾酮(T)、游离睾酮(free-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浓度的变化。结果:本方可使SHBG产生增加,free-T减少,T活性降低。
26.高睾酮血症性不孕及排卵障碍:用本方每日7.5g,分3次口服,从月经或止血扣第5日起连续给药6周,每2周测血清激素浓度。观察了110例高睾酮血症妇女。结果显示:血清T浓度从给药后2周出现有意义的下降,持续达16周,血清E2/E1和E2/T给药后上升,其中E2/E1维持到16周,而在E2/T则有上升倾向;血清雄烯二酮浓度和游离T浓度也发现下降;血清FSH几乎不变,LH变化虽无意义,但有较大改变。提示本方可能直接作用于卵巢,提高arOMatase的活性。给药期间,无排卵患者78例中,42.3%出现排卵,希望怀孕的患者17.6%怀孕,且无任何副作用。
应用本方,每日7.5g,分3次口服,8周内连续给药。治疗高睾丸酮血症性排卵障碍7例,血清睾丸酮值均在0.6ng/ml以上,且都为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结果:8周内血清睾丸酮值恢复正常5例(71%),其中4例在4周内恢复正常。
又用本方,每日服7.5g,10-18周为1疗程,用药前后进行激素水平测定对比。治疗高睾酮血症性不孕以及排卵障碍者110例。结果:排卵率42%,妊娠率I8%;血清睾酮从6周起显著下降(P<0.05),血清E2从6周起显著上升(P<0.05)。以上结果本方能抑制来自卵巢和肾上腺的雄激素分泌;降低睾酮是由于对卵巢的直接作用,使卵巢的E2分泌增高;诱发排卵,从而起到治疗高睾酮血症性不孕和改善排卵障碍的作用。
27.痛经:用本方,气滞血瘀加赤芍30g,寒凝血滞加肉桂10g。于经前2-3日至经期2-3日服药,每日服6剂,一般用药2-7个月经周期。治疗痛经44例,其中原发性痛经43例,继发性痛经1例;气滞血瘀型16例,寒凝血滞型28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17例,好转6例,无效4例。对其中31例作了盆腔血流图测定,表明治疗后盆腔血液循环量增多,血管阻力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有效的21例于2-8个月后随访,结果疗效巩固者18例,复发者3例。
又用本方加元胡、香附各10g,于经前1日开始服用,连服3日。治疗痛经16例。结果服药后2小时腹痛开始缓解,次日腹痛消失,16例中治愈14例,好转2例。
不良反应 芍药甘草汤毒性很低。甘草降糖片由于长期服用可产生水肿,甚或血压升高,这可能由于甘草次酸去氧皮质酮样作用所致。
现代药理研究 主要有解痉,止痛,抗炎;中枢抑制等作用。
1.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当肠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时,芍药甘草汤有显著的解痉作用。甘草甜素没有平滑肌抑制作用,而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或含有这些成分的FM100对胃肠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2. 抑制胃酸分泌、抗实验性胃溃疡:甘草黄酮类制剂FMl00,对幽门结扎应激性及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及5-HT等)诱发的胃溃疡都有治疗作用。组成芍药甘草汤方剂药物的组分和成分中含有抗消化溃疡的物质,故芍甘汤也有抗实验性消化溃疡病的作用。
3.抑制肠收缩活动:生白芍、芍甘汤对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略有减弱作用,对氯化钡引起的兔肠收缩加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中枢抑制作用:大鼠脑室内注射芍药甙lmg/kg,大鼠可引起镇静、运动失调。若剂量增加5-10倍,则大鼠呈现睡眠状态,肌肉松弛,持续几小时后恢复。芍药甙镇痛作用,其对腹腔该射冰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另外芍药甙大量时能降低正常动物的体温,小量时能降低发热的体温,还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自甘草中用甲醇提得含异黄酮类的一个组分FM100,也有中枢抑制作用,适时将FMl00与芍药甙配伍,两者在镇静、催眠、镇痛、解热及镇咳作用方面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5. 阻滞神经-肌肉:芍药甙与甘草甜素合用能阻断刺激膈神经诱发的隔肌收缩,也能阻断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腓痉挛收缩。并证明当二者合用时,芍药甙:甘草甜素相当于1:2时协同作用最强,大于1:1或2:1。而当分别单独给予时,都无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甘草甜素或芍甘汤对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琥珀酰胆碱,有增强作用。对竞争型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简箭毒碱的骨骼肌松弛作用,没有影响。
6. 抗炎免疫:对急性渗出性炎症及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的炎症,芍药甙与FMl00都有明显的抑制,而且两者有显著增强的协同作用。甘草中不仅其有效组分FM100有抗炎症作用,而且其另外的成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及另一种组分LX(加热稳定)精蛋白及4个甘草酸以外的甙元除具抗炎作用外,还有免疫抑制作用。
7.提高卵巢aromatase的活性:用本方剂治疗110例高睾酮血症妇女,每日给7.5g芍甘汤服16周,测血清激素浓度表明,给药2周,血清T浓度开始降低,持续下降达16周,而血清E2/E1和E2/T则上升,血清中雄烯二酮浓度及游离T浓度下降。
8.其他:芍药甙与甘草都有减慢心率作用。芍药甙与甘草甜素、甘草次酸有抗菌作用。芍药甘草汤还能降低血中睾丸酮、催乳素。芍药甘草合剂能降低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