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860
- 获得点赞
- 833
- 声望
- 113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040)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1、伤寒,表证还在,水气入里,到心下。大青龙汤水气在表,小青龙汤水气在里。
2、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028)
3、水饮在里,阻碍气机流转,变证多端,胃气逆则干呕,肺气呢则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这里的渴,要注意与阴伤的渴鉴别。
4、干姜、五味子、细辛这个非常好的也是张圣人常用的一个药组。是温通三焦寒饮的常用药组。
5、刘老的经验
在‘望’上,面:青色、或黧黑,或下眼睑青黯为‘水色’;面部对称性的色素沉着‘水斑’;面部虚浮,眼睑轻肿为‘水气’。
痰:一是大量白色泡沫样痰,二、冷痰,自觉痰凉如粉,痰色似蛋清样半透明,且连续不断。
伴:短气、憋闷、窒息感,重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更重咳喘时涕泪俱出,极重甚至突然昏厥。
天暖缓解,天寒加重。
注意事项:虚者当谨慎,恐拔肾气、动冲气、耗阴动阳。暂用缓解,可以改为苓桂剂。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6、张锡纯:从来愚治外感痰喘,遵《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莫不随手而愈。
然间有愈而复发,再服原方不效者,自拟得此汤后,凡遇此等证,服小青龙汤一两剂即愈者,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全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全愈。名曰从龙汤者,为其最宜用于小青龙汤后也。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041)
1、小青龙汤的或然证有口渴,是去半夏加天花粉。
用这个方后,出现的渴是此寒去欲解也
2、刘尊重小青龙汤后的加减,胡质疑,《医宗金鉴》持同类看法。
3、《金匮》有加石膏的变化。积阴之下必有伏阳。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1、伤寒,表证还在,水气入里,到心下。大青龙汤水气在表,小青龙汤水气在里。
2、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028)
3、水饮在里,阻碍气机流转,变证多端,胃气逆则干呕,肺气呢则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这里的渴,要注意与阴伤的渴鉴别。
4、干姜、五味子、细辛这个非常好的也是张圣人常用的一个药组。是温通三焦寒饮的常用药组。
5、刘老的经验
在‘望’上,面:青色、或黧黑,或下眼睑青黯为‘水色’;面部对称性的色素沉着‘水斑’;面部虚浮,眼睑轻肿为‘水气’。
痰:一是大量白色泡沫样痰,二、冷痰,自觉痰凉如粉,痰色似蛋清样半透明,且连续不断。
伴:短气、憋闷、窒息感,重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更重咳喘时涕泪俱出,极重甚至突然昏厥。
天暖缓解,天寒加重。
注意事项:虚者当谨慎,恐拔肾气、动冲气、耗阴动阳。暂用缓解,可以改为苓桂剂。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6、张锡纯:从来愚治外感痰喘,遵《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莫不随手而愈。
然间有愈而复发,再服原方不效者,自拟得此汤后,凡遇此等证,服小青龙汤一两剂即愈者,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全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全愈。名曰从龙汤者,为其最宜用于小青龙汤后也。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041)
1、小青龙汤的或然证有口渴,是去半夏加天花粉。
用这个方后,出现的渴是此寒去欲解也
2、刘尊重小青龙汤后的加减,胡质疑,《医宗金鉴》持同类看法。
3、《金匮》有加石膏的变化。积阴之下必有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