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论》35.36.37条学习提要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60
获得点赞
833
声望
113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0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003)

2、70个不到30克,
麻黄45g 桂枝、杏仁各30g 炙甘草15g
大体就按这个比例
你缩小十倍也不怕 只要能治好病就行,
九升到二升半,覆取微似汗。微。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3、喘,因表气郁闭,治本解表。麻黄汤 可以治喘 但不是见喘就用麻黄汤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036)

1、此条的太阳当指伤寒,当无汗,如果有汗,胸闷用桂枝去芍药。
2、阳明,里
喘而胸满者 似病在里
喘,胸满是因表气郁闭,肺 气不宣,不是实邪,故不可下,这个里 跟葛根汤的 呕 利 里证还有不同,此条的 ‘里’证 实际里还没病 只是表闭影响到里了 所以解表 里自和,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037)
1、太阳病十天左右,有自愈的,有微邪未除的,这里又是一种情况。
脉浮细,细主不足,正气不足
嗜卧:少阴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268)
也是正气不足的表现。
外已解,是说没有表证了吗?做医生要尽量把各种可能考虑到 这样才周全
,可能是 不了了 要自愈,也可能是 余邪未尽的 那几条说的情况,还有种可能是病邪不主要集中在表了。
2、正气不足,邪随之而入,表证不突出了,如果出现‘胸满胁痛’胁为少阳部位,说明邪入少阳了,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后面要具体体会)
3、脉但浮,是接着前面说的,病了十几天,如果没上面这几种变化,脉还是浮的紧的,用麻黄汤,说明麻黄汤的应用,不计时日,见证用方。
 
脉但浮 应该改为脉浮紧者

不是这么理解的,实际中,脉紧也是会有不同程度的

伤寒脉紧与中风脉缓对看

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从51条看,即便没出现典型的紧脉,如果总体还是表实而无明显里虚的,还是可以考虑用麻黄汤来解除表闭的。这里用的是 宜 不是主之。

37条也是,用的‘与’, 也不是主之。也就提示要随证变通,而不是必用。
 
本帖最后由 徐明之 于 2013-9-13 13:11 编辑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037)

此条作者的本意不是写规定证型的条文,是示十余日寒热基本解后若还有余证通过1:辨证(胸满胁痛,部位在半表半里,不得施汗下之法,用小柴胡治之):2:辨脉(脉但浮提示在表部,用麻黄取汗,就近驱之,不得用下法和法)。 来明告见部位而施治之法,不得犯逆,淳淳提点之心见矣。

十余日寒热已解,故脉不再紧也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037)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