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医案 【宗源用典】(4)——“两层脉”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34
声望
113
【宗源用典】(4)——“两层脉”

在很多所谓的“疑难杂症”的患者中,很常见一种“两层脉”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
这种情况多见于 几种病症混合并见的时候。

这个例子,是武汉的一位病友,也不知道在哪儿找到我的电话,第一次打电话给我,我婉拒了,让他自己就近求医。谁知第二次打我电话的时候,是下午5点多,这倒霉孩子居然坐了9个多小时的大巴,跑到我市来了,狠人。

自诉:容易出汗、畏寒怕冷,容易疲劳,疲劳不容易短时间恢复,腰背发硬,颈椎、腰椎常咔咔响。病2年多,以前吃过附子、桂枝,但用药则更加发凉、怕冷。
切脉:两手三关皆浮紧。
这是一个典型的太阳伤寒病例。但并不简单。
仅仅从“切脉”来看,当是伤寒“葛根汤证”无疑。
那么,直接给“葛根汤”就是了?
还不行。
此症从 脉象 上看,只有 浮紧 之象。
但是,从其自诉中,明显还有 里虚 之证。
这种情况用 麻黄 ,如果不注意 用量 和 防护,风险是非常大的。

于是告诉他:你的这个情况,能经历这么2年多,显然并不简单,按照我的诊断分析来看,你的症状有两大块,第一就是外感;第二是久虚。在你清除外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感冒的一些表现。在外感清除之后,你的脉象将会出现极其虚弱的样子。虚弱到,两手脉几乎比现在这种脉象的情况要衰6成以上。将会出现一种很 濡缓 的样子。我的用药中,也会用到 桂枝 和 附子,但别害怕,应当不会出现以前的身上 更发凉、怕冷 的情况。而且因为考虑到体虚的原因,所以这个外感的用药,必须在我的监督下使用。
病人很讶异,接受。
用药:麻黄18 桂枝12 葛根50 生白芍10 生白术12 细辛9 制附子15 生姜1大块
浓煎。

晚饭后,给1小碗,先服2/3,10分钟后在服用余下1/3。待汗出。
1小时左右,胸背、颈项略汗出。查脉,浮紧未衰。于是再给第二遍,1/2小碗略多点,20多分钟后再次出汗,自诉后背发热,活动颈椎没有咔咔声。查脉,右寸略弱。问之,说略有胸闷。冲化“十全大补膏”2勺,与服。10分钟后,胸闷消失。(宗源按:这里说一下,这时最好用补中益气丸,煎化给服。因家中没有,所以用 十全 代替。也可以使用 热粥,效果也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 麻黄 开散 的时候,大量消耗肺气所致的。所以,应该要注意及时 补益肺气。而这里的 补益 ,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直接用汤药。这个有些麻烦,而且不及时。一种就是使用 补中益气丸 煎化,这个我最喜欢。还有一个,就是直接使用 热粥。其实,使用 补中益气丸 和使用 热粥 ,道理是一样的,就是通过 脾胃气 来补益 肺气。其实,能明白 卫气出上焦 的道理,这个就很简单了。)

10点多钟,脉象开始出现松解。开始出现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症状,症状很轻。
11点多钟,脉象又出现一次紧结,自诉膀胱下点发热、有点难受。未给药,加刮足太阳经。缓解。(宗源按:这是因为用药托邪,邪走膀胱经、则有感冒症状;过膀胱腑,则有膀胱、前列腺处症状。这里用 葛根汤 + 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想把寒邪从脏、从腑往外搜提。这就是利用 伤寒传经 的一种“逆传”的方法。)

看护至凌晨1点左右,送他去宾馆休息。

中午再用药一次,下午,脉象基本松解。脉象开始出现 濡细 的表现。

看护至4点,让其自由活动。

次日,带药回武汉。

用药补虚一周后,电话过来反馈,果然这几天脉象都是 极弱 的样子。(宗源按:此时的 脉象虚衰 的样子,不是用药解表消耗所致,而是其自身本来面目。此子病2年多,虽然貌似壮实,脏腑已亏。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 内经 中所言及的 “食气入胃……,饮入于胃……。一段的内容。肺、腠理受邪,是会严重影响消化、吸收的。)
 
由版主最后编辑:
*******************************************************************
本帖看点:
看点1、“两层脉”。有些时候,外面的一层脉象,就像雪地一样,会完全掩盖住其身体 的真实情况的脉象反应的。在临床,一定要注意。不可见 浮紧 就是 浮紧,再无其他了。所以,仅有好的 脉诊 ,也还是不够的,临症,要注意 四诊合参。

看点2、卫气出上焦。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明白组方中的 生白术 的用法,以及用 补中、十全、热粥 来处理使用 麻黄 带来的胸闷情况。

看点3、给药方式,与给药监督。

看点4、中医理论中的消化、吸收,与肺、腠理的关系。
 
呵呵,我是个没用的家伙,看这一个病人,就把我折腾的够呛,第三天睡了一上午的懒觉都没能恢复过来。大脑计算的太厉害了,太伤人。

真是不是当医生的料啊,看人家专家门诊,一上午对付4、50人。厉害。

所以,咱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小窝里打打瞌睡、看看书的自在。医生么,还是让人家当去。
 
由版主最后编辑:
这里有两个思考题:

1、为什么同样使用 桂枝 制附子,前面反而会出现 发冷 的情况,这里为什么会出现 发暖 的表现?

2、这个病例有汗出,为何还要用 麻黄 系列?

呵呵,还是基础。
 
由版主最后编辑:
经典案例,深受启发!
 
是不是因为这里的汗不是表虚的汗,是脾胃虚掉了,导致卫气不强了,在表就表现发汗,光用升阳的药越发越虚,瞎想的瞎说的
 
呵呵,我是个没用的家伙,看这一个病人,就把我折腾的够呛,第三天睡了一上午的懒觉都没能恢复过来。大脑计

一上午看4,50个就是张仲景说的“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是不是因为这里的汗不是表虚的汗,是脾胃虚掉了,导致卫气不强了,在表就表现发汗,光用升阳的药越发越虚,

呵呵,还要载再考虑考虑呀
 
醫道宗源; 说:
醫道宗源 发表于 2013-9-4 18:12
呵呵,还要载再考虑考虑呀

附子吃完了会怕冷怎么也想不出来。底子薄,根据您的方子,是不是根据这个。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以前是不是都用桂枝加附子汤认为病在表呢。没方向不懂
 
附子吃完了会怕冷怎么也想不出来。底子薄,根据您的方子,是不是根据这个。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

为什么是这样的分析呢?这是为什么呢?

呵呵,这个回复会很长,以后会另开一贴“论汗”的贴,慢慢说说
 
醫道宗源; 说:
醫道宗源 发表于 2013-9-5 07:29
为什么是这样的分析呢?这是为什么呢?

呵呵,这个回复会很长,以后会另开一贴“论汗”

老师您这种形式很好,我觉得,对初学的人来说,授的同时提几个问题思考一下,要不然只是囫囵,说帖子好,好过去就过去了发帖的作用也就有限了。谢谢老师
 
我的一个亲人也这个症状,知道我在学中医非要我给看看,我哪敢开药啊。
她症状一样,只是脉不是浮紧(不懂脉,但我感觉是沉的,要压下去而且稍用力才摸到,脉管手感是软的,脉冲来时弹一下,速度正常有规律)。
我知道她应该是风寒入里(她三九天生孩子,第四天开始连续五天在寒风里等巴士),但不会赶邪外出。汗出怕风怕冷严重时,只给她玉屏风散暂时固固表,能顶几天,有时就给她灸灸大椎,也能顶几天。
同时也给她补中益气丸,思路就是“卫气出于上焦“、”谷入于胃,以传肺”以及“虚则补其母”等等。
 
看了和自己某短时间的症状有点类似,不过我没有浮紧的脉象,只是全身骨节咯咯作响等症状无比熟悉啊。
 
很想知道,此子现在如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