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六经表里虚实用药歌

曾庆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9/22
帖子
179
获得点赞
11
声望
16
年龄
72
本帖最后由 曾庆明 于 2013-8-28 18:18 编辑

l:太阳表实头项痛,其人身热又脊强,发热无寒无汗出,脉浮紧甚用麻黄。桂支杏仁白芍草,姜葱为引共煎汤。
2太阳表虚身多弱,发热恶寒见症之,其人头疼兼汗出,脉浮缓兮用桂支,芍药生姜大枣引。
太阳中风方可施,若是腹疼中气弱,当归党参生黄芪,方名建中除血寒,铺正除邪不宜迟。
3,太阳里实脉微寒,口欲饮水心不烦,小便数服五苓散,猪苓泽泻与茯苓,管叫一服定安然。
4:太阳理虚人面白,四肢倦怠又无热,身中战慄脉沉细,无力四逆桂枝啜,干姜雄片同甘草,加参通脉汤得名。
只讲太阳篇,其它五经以后在发。
 
第一行 就离谱了 无寒与恶寒天壤之别 ,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咋又多个芍药?
 
第二行又少了个甘草

楼主读的是什么版本的《伤寒》?
 
第一行 就离谱了 无寒与恶寒天壤之别 ,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咋又多个芍药?

三先生你好:
这个贴子,你认为错就错了吧。你题出的疑问,是个小问题。在下不便与此解释,在医理中各有说法,用药不一,这是难免的。
我伤寒中看过,伤寒加减秘旨。这书现失传,世上没有了。
 
三先生你好:
这个贴子,你认为错就错了吧。你题出的疑问,是个小问题。在下不便与此解释,在医理中各有说



先生见谅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一直以为 无寒者 是不敢用麻黄的
 
本帖最后由 光头看军事 于 2013-8-30 07:42 编辑

te]

实则泻其子,所以本方正确。患者数体阴虚,复感寒热之邪,故而发热无汗,所以加入白勺滋阴潜阳,发汗而不伤阴。本现象临床经常遇到。可能是先生未解深意,实际这种现象接近动风。风者,血虚之患也。
 
无价之宝,千年难求。光头千里迢迢求,吾等原地获真言。珍之!
 
实则泻其子,所以本方正确。患者数体阴虚,复感寒热之邪,故而发热无汗,所以加入白勺滋阴潜阳,发汗而



认证断病,靠的是所见,

我言离谱,并非贬义,是因,我把《伤寒》当谱,把见证当谱了,不合经旨,不见是证而加是药,谓之离谱。

当然,病有其常,自有其变,人长病不会按谱来长,先生说的素体阴虚的情况或许有,但总要有见证为依据

如,没有‘阴虚’见证,而加芍药,表气会更加郁闭,《伤寒》中,麻黄汤证误用桂枝汤会有导致大青龙汤证的变化

总之,还是向两位学习为主
 
本帖最后由 光头看军事 于 2013-8-30 08:01 编辑


哪里哪里!素体阴虚之人比比皆是,所以今天马路上挎筐的人太多了,原因就是他们发病初期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所以民间的东西值得我们考究与学习!献丑了!(如果不是我的老师我不会加以解释的,所以请原谅!)
本证,见证无汗,实际前题已经告诉大家是虚证了。谢谢!
 
先生见谅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一直以为 无寒者 是不敢用麻黄的

三先生!
与此题醒一下。有汗加桂支,无汗加麻黄。
 
三先生!
与此题醒一下。有汗加桂支,无汗加麻黄。

三先生!
身热无寒又无汗。这是一种病邪,是什么病邪,以后你会慢慢体会。
 
无价之宝,千年难求。光头千里迢迢求,吾等原地获真言。珍之!

3OO康熙来了你好!
真的我还是学,你过讲了,中医学是无尽的,我还得向坛中的朋友学习。那一个医者,又把所见的病,以百分百的完美一剂治好。
那一个猎人又把猎物捕获完。所以深谢谢你对此称赞。
 
曾老师的东西,只有用过之后才知道是真正的好东西,是家传绝学。
 
这个症不是要用凉解吗?亲们
 
希望先生继续,下面其他经的用药歌诀
 
期待老师更多精彩!学习老师好经验!
 
见识学习了!谢谢分享!
 
伤寒太阳篇歌诀,我感觉编的还不错。
 
希望先生继续,下面其他经的用药歌诀

六经表里虚实用药歌

太阳表实头项痛 其人身热又脊强 发热恶寒无汗出 脉浮紧甚用麻黄

桂枝杏仁白芍草 姜葱为引共煎汤 太阳表虚身多弱发热恶寒症见多

其人头痛兼汗出 脉浮缓兮用桂枝 芍药生姜大枣草 太阳中风方可施

若是腹痛中气弱 当归饴糖生黄芪 方名建中除血寒 辅正除邪不宜迟

太阳里实脉微寒 口欲饮水心不烦 小便数兮五苓散 猪苓泽泻与茯苓

桂枝白术水煎服 管教一剂便安然 太阳里虚人面白 四肢倦怠又无热

身中战傈脉沉细 无力四逆桂枝啜 干姜雄片同甘草 加参通脉汤名别

阳明表实本身热 目痛鼻干睡不眠 脉浮长大而无力 生姜枝子豆汤煎

或加白芍与甘草 管教一服即安然 阳明里实胸满烦 渴喜饮冷大便坚

其脉沉长而有力 白虎承气二汤兼 阳明里虚面微黄 胸满而烦呕逆当

不思饮食口味淡 脉沉无力四逆汤 干姜雄片甘草少 兼汤服之最为良

少阳表实有评 口苦咽干目眩形 脉浮弦兮而有力 小柴胡汤一服平

沙参柴胡同甘草半夏洗过加黄苓 少阳表虚寒热临 浮弦无力迟脉形

口渴咽干微汗出 小柴胡汤去黄苓少阳里症大便坚 小便自利谵语焉

口苦咽干现里症 胁下硬痛脉沉弦 小柴胡汤加明粉 通肠利便即时安

少阳里虚如何是 里虚亦同表虚治 小柴去芩桂枝添 再加沙参无不利

太阴表实脉沉缓 有力吐利必腹满 四肢逆冷何为灵 理中汤用脉必转

明参焦术草均姜验病用药可增减 太阴表虚人面黄 胸满喘促心烦当

四肢怠倦脉沉缓 无力而用四逆汤 太阴里实心下硬 满而心痛大便坚

六脉沉实而有力 治用三物丸即痊 母贝桔梗巴霜少 捣和为丸服之安

太阴里虚人心烦 饮食不进甚作难 四肢酸疼沉迟脉 四逆桂枝服之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