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3/08/04 #1 本帖最后由 杏林一翁 于 2013-8-4 01:22 编辑 刘某,男,四十九岁,司机,自述有高血压病,常服西药降压片等血压亦然降不正常,头痛,便秘,血压测得168mmHg/93mmHg,口臭,舌苔黄腻,脉洪而有力(近弦),因要出车,不方便喝汤药,便用生大黄与白矾3:1量共为细末,入胶囊,早晚服6~9g,以大便微溏为准!周余后复来诊,头疼便秘口臭已消除,血压测得142mmHg/88mmHg,效不更方,原方续服!
本帖最后由 杏林一翁 于 2013-8-4 01:22 编辑 刘某,男,四十九岁,司机,自述有高血压病,常服西药降压片等血压亦然降不正常,头痛,便秘,血压测得168mmHg/93mmHg,口臭,舌苔黄腻,脉洪而有力(近弦),因要出车,不方便喝汤药,便用生大黄与白矾3:1量共为细末,入胶囊,早晚服6~9g,以大便微溏为准!周余后复来诊,头疼便秘口臭已消除,血压测得142mmHg/88mmHg,效不更方,原方续服!
T tcmwinwin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31 帖子 15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2013/08/04 #3 好方, 通腑泻热,其病自去. 但是病人体质必须是强壮才行,否则"英雄禁不起三泊屎" 本例脉证是洪而有力,所以大黄有效. 比较奇怪一点,楼主方很多都是很小的,岂不是收入会有问题?毕竟生存是每个人首先的考虑因素
好方, 通腑泻热,其病自去. 但是病人体质必须是强壮才行,否则"英雄禁不起三泊屎" 本例脉证是洪而有力,所以大黄有效. 比较奇怪一点,楼主方很多都是很小的,岂不是收入会有问题?毕竟生存是每个人首先的考虑因素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3/08/04 #4 tcmwinwin; 说: tcmwinwin 发表于 2013-8-4 07:36 好方, 通腑泻热,其病自去. 但是病人体质必须是强壮才行,否则"英雄禁不起三泊屎" 点击展开... 呵呵……一天收入几十百把元,吃穿已足矣!余父时代常常义诊免医药费,顶多有时收几块钱!
tcmwinwin; 说: tcmwinwin 发表于 2013-8-4 07:36 好方, 通腑泻热,其病自去. 但是病人体质必须是强壮才行,否则"英雄禁不起三泊屎" 点击展开... 呵呵……一天收入几十百把元,吃穿已足矣!余父时代常常义诊免医药费,顶多有时收几块钱!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3/08/04 #6 绞尽脑汁; 说: 绞尽脑汁 发表于 2013-8-4 09:00 大柴胡汤证。但不如此单方更好, 点击展开... 唉!木办法的办法!幸有疗效!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3/08/05 #9 伊藤千夜; 说: 伊藤千夜 发表于 2013-8-5 16:23 从师傅这里真是学了不少东西。常用小方以出奇效,足可见师傅对药性的了解。 点击展开... 伊藤先生过誉了!民间土郎中,没办法,只能用这样的小方!
伊藤千夜; 说: 伊藤千夜 发表于 2013-8-5 16:23 从师傅这里真是学了不少东西。常用小方以出奇效,足可见师傅对药性的了解。 点击展开... 伊藤先生过誉了!民间土郎中,没办法,只能用这样的小方!
堂仔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11 帖子 214 获得点赞 0 声望 16 2013/10/28 #10 杏林一翁 说: 伊藤先生过誉了!民间土郎中,没办法,只能用这样的小方! 点击展开... 老师有一事请教,中风脑出血后,经抢救苏醒现在四肢能动但不能控制,便秘,口臭,耍用开塞路,有高血压,能否用上方解决便秘!现在已回家!
杏林一翁 说: 伊藤先生过誉了!民间土郎中,没办法,只能用这样的小方! 点击展开... 老师有一事请教,中风脑出血后,经抢救苏醒现在四肢能动但不能控制,便秘,口臭,耍用开塞路,有高血压,能否用上方解决便秘!现在已回家!
S sujianren1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9/28 帖子 12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2013/10/28 #11 杏林一翁; 说: 杏林一翁 发表于 2013-8-4 07:54 呵呵……一天收入几十百把元,吃穿已足矣!余父时代常常义诊免医药费,顶多有时收几块钱! 点击展开... 一翁老师的医德很好!我这边以前也有个老先生只看病开单,不卖药,每单也就收一块或几毛钱。
杏林一翁; 说: 杏林一翁 发表于 2013-8-4 07:54 呵呵……一天收入几十百把元,吃穿已足矣!余父时代常常义诊免医药费,顶多有时收几块钱! 点击展开... 一翁老师的医德很好!我这边以前也有个老先生只看病开单,不卖药,每单也就收一块或几毛钱。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3/10/29 #12 sujianren1; 说: sujianren1 发表于 2013-10-28 21:43 一翁老师的医德很好!我这边以前也有个老先生只看病开单,不卖药,每单也就收一块或几毛钱。 点击展开... 呵呵!乡里乡亲!民间土郎中大多如是!习惯!
sujianren1; 说: sujianren1 发表于 2013-10-28 21:43 一翁老师的医德很好!我这边以前也有个老先生只看病开单,不卖药,每单也就收一块或几毛钱。 点击展开... 呵呵!乡里乡亲!民间土郎中大多如是!习惯!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3/10/29 #13 堂仔; 说: 堂仔 发表于 2013-10-28 20:51 老师有一事请教,中风脑出血后,经抢救苏醒现在四肢能动但不能控制,便秘,口臭,耍用开塞路,有高血压, 点击展开... 看是否实证,实证可用!津亏可用玄参玉竹类!
堂仔; 说: 堂仔 发表于 2013-10-28 20:51 老师有一事请教,中风脑出血后,经抢救苏醒现在四肢能动但不能控制,便秘,口臭,耍用开塞路,有高血压, 点击展开... 看是否实证,实证可用!津亏可用玄参玉竹类!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4/01/26 #15 不杀生; 说: 不杀生 发表于 2014-1-26 19:08 民间土郎中,没办法,只能用这样的小方 点击展开... 实情!
周正明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2/20 帖子 19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56 2015/02/21 #16 中医用大黄非常重视舌苔。《伤寒论》承气汤证有“口干燥”、“口燥咽干”,大陷胸汤证有“舌上燥而渴”,以及《金匮要略》有“舌黄未去者,下之黄自去”的记载,可见张仲景使用大黄的舌象是口燥舌黄。明代温病大家吴有性,用大黄量大次频,往往一下再下,以祛邪务尽。其诊舌是十分重视的,适用大黄的舌苔多呈黄苔,或黄腻苔,或焦黄苔。叶天士提出“或黄苔或如沉香色或灰黄色或中有断纹”者均可用大黄。吴瑭提出脉象沉数有力,也为应用大黄之指征。
中医用大黄非常重视舌苔。《伤寒论》承气汤证有“口干燥”、“口燥咽干”,大陷胸汤证有“舌上燥而渴”,以及《金匮要略》有“舌黄未去者,下之黄自去”的记载,可见张仲景使用大黄的舌象是口燥舌黄。明代温病大家吴有性,用大黄量大次频,往往一下再下,以祛邪务尽。其诊舌是十分重视的,适用大黄的舌苔多呈黄苔,或黄腻苔,或焦黄苔。叶天士提出“或黄苔或如沉香色或灰黄色或中有断纹”者均可用大黄。吴瑭提出脉象沉数有力,也为应用大黄之指征。
周正明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2/20 帖子 19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56 2015/02/21 #17 大黄功效卓著,用之中的,每获捷效,然性味苦寒,沉降而峻猛,用之不慎又每易伤正。归纳起来,以下5种情况大黄禁用:1.太阳病禁用:病在表,因势利导,当发汗祛邪,误用大黄,引邪内陷,必生变症。但表证兼里实者例外。2.少阳病禁用:邪在少阳,法当和解。但少阳病兼里实证,可用大黄。3.呕吐禁用:吐虽为病态,但有时是正气祛邪于上的表现,亦当因势利导,应用催吐剂,使“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绝不可用大黄。但呕吐因胃火肠实者可用大黄。4.虚寒证禁用:虚寒证候,脏气虚衰,阴寒内盛,不耐攻伐,故不可用大黄。但虚中夹实,寒实内结者,虚则当补,寒则当温,结实者当攻,数法结合,灵活变通,又当采用大黄。5.津伤血虚证禁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百病皆然,故津血虚损,大法当补,误用大黄,使虚者更虚,医之过也。若津伤血枯不能濡润,肠腑不通,大便不行,虽应“增水行舟”以治本,亦可稍通腑气以治标,故生津养血方可少佐大黄。 慎 慎 慎 慎 慎慎 慎 慎 慎 慎
大黄功效卓著,用之中的,每获捷效,然性味苦寒,沉降而峻猛,用之不慎又每易伤正。归纳起来,以下5种情况大黄禁用:1.太阳病禁用:病在表,因势利导,当发汗祛邪,误用大黄,引邪内陷,必生变症。但表证兼里实者例外。2.少阳病禁用:邪在少阳,法当和解。但少阳病兼里实证,可用大黄。3.呕吐禁用:吐虽为病态,但有时是正气祛邪于上的表现,亦当因势利导,应用催吐剂,使“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绝不可用大黄。但呕吐因胃火肠实者可用大黄。4.虚寒证禁用:虚寒证候,脏气虚衰,阴寒内盛,不耐攻伐,故不可用大黄。但虚中夹实,寒实内结者,虚则当补,寒则当温,结实者当攻,数法结合,灵活变通,又当采用大黄。5.津伤血虚证禁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百病皆然,故津血虚损,大法当补,误用大黄,使虚者更虚,医之过也。若津伤血枯不能濡润,肠腑不通,大便不行,虽应“增水行舟”以治本,亦可稍通腑气以治标,故生津养血方可少佐大黄。 慎 慎 慎 慎 慎慎 慎 慎 慎 慎
淡 淡世闲人云中客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2/06 帖子 721 获得点赞 21 声望 0 年龄 77 2015/02/21 #18 周正明:大黄功效卓著,用之中的,每获捷效,然性味苦寒,沉降而峻猛,用之不慎又每易伤正。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2015/02/24 #19 周正明 说: 中医用大黄非常重视舌苔。《伤寒论》承气汤证有“口干燥”、“口燥咽干”,大陷胸汤证有“舌上燥而渴”,以 点击展开... 先生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