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一灯·续焰·3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36
声望
113
呵呵,看的不多,回的更不多。果然此道人少。能深得其中三昧者,日间言语中,自是能看得出些分毫的。
**********************************************************************
问曰:治有先后乎?
师曰: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一作“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千金中有“寸口脉弦,心下,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丸,”)
这里仲景用一个“两感病”的例子,来强调“治有先后”顺序不可混淆。不问先后、胡乱投方,则易成坏症。发表、攻里,先后顺序很重要,本是一从表解、一从里下,病邪去路自不相同。
这里先说一下“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中的“神丹、甘遂”。
“神丹”,是指“神丹丸”。神丹丸是汉唐以前用以发汗解表散寒的首选用药。同时,神丹丸也是用以避晦、祛恶的常用丹药。所以坊间、家舍多有常备,是那个年代的“中成药”,临病发散,取用便宜。
孙真人《千金方》中说:“春夏无大吐下,秋冬无大发汗。发汗法,冬及始春大寒时,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炙。”
“•神丹丸•治伤寒敕涩,恶寒发热,体疼者方。附子 乌头(各四两) 人参 茯苓 半夏(各五两) 朱砂(一两) 上六味末之,蜜丸,以真丹为色,先食服,如大豆二丸,生姜汤下,日三,须臾进热粥二升许,重覆出汗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复服如前法。若得汗足应解而不解者,当服桂枝汤。此药多毒,热者令饮水,寒者温饮解之。治疟先发服二丸。(《要略》用细辛不用人参。”(此句不可考。《要略》不知是否为《金匮要略》?但《金匮》中未见此方。)
“甘遂”,是指“甘遂丸”。孙真人《千金方》中说:“寸口脉弦,心下,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丸,针期门泻之。”可知,“甘遂丸”是用来攻里、逐心下水气的。此外,仲景“大陷胸汤”中用甘遂,也是攻下胸中之里邪的。
知道了文中“神丹甘遂”是指什么,就不难理解“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这句话了。这里说的是,有些草莽、蒙昧的医生说:这种两感的疾病,就用发表的“神丹丸”加上攻里的“甘遂丸”合并使用,就可以“且解其表”同时“又除其里”了。
仲景评论说:这种言论看似精妙、机巧,好像很有道理。其实,这种用药的方式,已经违背了用药的理法。所以“言巧似是,其理实违。”
至于怎么违背了理法?向下看。
这里插两句题外话:
第一、从孙真人说的“发汗法,冬及始春大寒时,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炙”一句中,从“摩膏火炙”四个字就知道在汉唐之时,常用“火炙”之法以发散表邪的。这也就可以知道仲景在论述中讨论“误治救逆”时,提到的“以火劫发汗”中的“火劫”究竟指的是什么。如经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呵呵,后面再谈。
第二、细读《千金方》、《千金翼方》,可知孙真人在撰写《千金方》时“其中风疮痈可谓精至,而伤寒一门,皆以汤散膏丸类聚成篇,疑未得其详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所以,孙真人在早期,可能是看不到多少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全书的。只是偶尔摘录了一些仲景的方药而已。一直到孙真人晚年时,才看到仲景书。并评价说:“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所以,在其晚年编纂的《千金翼方》中大规模地录入了仲景的伤寒内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除了“药王”对“医圣”的致敬以外;还应该看到有更深层的——孙真人《千金方》中的方药,显然和仲景的“伤寒杂病用药”的路数并不一致的。
这就是说,在汉唐之间,医门至少可以分为“仲景传承一支”和“孙真人传承一支”。而这两个分支的用药理法,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里面对病因、病机核心的东西,都还没有变的。例如,仲景的论“風寒”,以及孙真人论“中風”中的用药理论,神髓还是相通的。但是在某些问题上,却也存在着分歧的。如孙真人的所谓“中風”,并不完全是仲景所言的“中風”,而是与仲景的中“風、寒合邪”很近似。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医圣、药王两者的承袭很显然也都是源自于上古,其中却又各有差异。
哪个更正确?
或许没有“更正确”,而是应该说“或许两者都不全面的”。
那么,这些东西的背后,还有什么?
嘿嘿,这里咱们只留一个“暗扣”放这儿。咱们现在讨论的是“汉医经纬”,超出的部分,请允许我自己藏私了。呵呵,有兴趣?就自己深入进去吧。
 
由版主最后编辑:
问曰:临症宜审乎?
师曰:
夫智者之举措也,常审以慎;
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
安危之辨,岂可诡哉?
死生之要,在乎须臾。
是以
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一作“生”)。
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
虚盛之治,相背千里,
吉凶之机,应若影响,
然则桂枝下咽,阳盛即毙;
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
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
故,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令(一作“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这一节与孙思邈引王叔和曰略有出入。
王叔和曰:夫阳盛阴虚(《外台》作表和里病),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外台》作里和表病),下之则死,汗之则愈。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外台》作表里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
然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外台》作表和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外台》作里平以亡)。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不知不识,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夭死盈于旷野,仁爱鉴兹,能不伤楚。)
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是故,
虚实之辧,谬乎千里。
盛衰之治,生死须臾。
岂容易哉!
粗工珍一方而欲袪百病。
孰不诵圣人之学,以致千秋欤?
故,不娴圣人之学,难跻良工之域也。
这一节,仲景重点论述、并反复强调了“谨慎”。
真正的好医生,要做一个判断、一个决定,都是要反复考察、反复核对,是非常严谨审慎的。只有莽撞的医生才会莽莽撞撞地下一些仓促的结论,查寸不及尺、诊上不及下,很快就得出结果,很快就付诸实施,也就难免很快就出现问题了的。
事关生死,论证论据岂可似是而非、胡扯瞎掰?
临症施救,一旦出现诊断失误、治疗失误,生死往往就在一线之间、片刻之中。岂可不谨慎?!
例如“阳盛阴虚”的病人,给他发汗就是误治,很可能就会脱阴而死。而用下法,急下存阴,才是正确的治疗。
例如“阴盛阳虚”的病人,给他用汗法以龢其营卫,才是正确的治法。而用下法,就是误治了,误下则阳困阴陷,离死不远。
所以说,神丹、甘遂,虽是救命疗疾之药,但如果诊断不清、理法不明,胡乱发汗、攻下,也足以杀人于反掌之间的。
所谓“虚则实之”,“损其有余”。虚则补之,盛则泻之。两者相差很大的。弄反了,虚虚、实实,则死之徒也。临症病治,生死往往都在反掌之间,就像敲鼓马上就能听到声音、就像影子始终都会跟随在你的身边的情况一样,无时无刻不都是同时存在的。判断失误了,给阳盛的病人用桂枝汤,给阴盛的病人用承气汤,汤药下咽就会暴毙的。
这些都是阴阳虚实的分别,这里面的内容精细入微,必须要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审慎诊断,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旦发汗、吐、下用错了,当汗凡下、当下反汗,都是误治、失治,令人致死的灾祸,就会随之而来的。
如果遇到医术浅薄、认知狭隘的医生,懵懵懂懂不知道疾病的源头、不知道真正的病因,所以,临症治疗很容易就会出现错误的。由于自己医术、学识的浅薄,而导致病人的死亡,还反而推说是病人命中注定、就是死病,是不治之症。这种庸医误人太多了,以至如今阴间的路上都挤满了这种“医杀”的冤魂,荒野中堆满了这种“医杀”的而来不及埋葬的死尸。有仁爱的仁人志士,看到这样的情况,怎么能不心痛啊!
世人看不到这些。只能看到学医者,看病也曾治好了几个人,享受着百姓的尊敬和恭谨,以为荣耀;其实却看不到这被些“医杀”的病例。只有真正明眼人、明医才能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养身、疗疾能顾护根本,能明知病源、病机,辧治精准,所以就不会有后面哪些失治、误治、医杀等等问题了。
所以说,虚实之间区别还是很大的,要想区分也并不是很难。但是如果一旦判断出现了错误,结果就会和预期相差很大了。如果病人、病势盛衰的判断出现了失误,那么在治疗上就会生死见于反掌之间。事关生死,又岂能轻易、草率行事?
三流的医生,会宝贝一样珍藏着一个所谓的秘方,而希望能治疗各种不同的疾病,这无异于缘木求鱼的。你看过有哪个医生,能不研究“圣人之学”,还能够名传千古的?有没有?所以说,不能把“圣人之学”研究精熟,是不可能跻身到良医的境界的。
医生要想做到“谨慎”,不学“圣人之学”是不可能有全面的认知的。不能认知,又何来“谨慎”?
所以,认知,是谨慎的根基。
没有认知,就谈不上“谨慎”。
要想做到“谨慎”,就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而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得精熟“圣人之学”。
 
由版主最后编辑:
仲景所言,岂有半字多余?
于此类看似闲篇之中,诸君有所得乎?
 
由版主最后编辑:
留给中医汗和下的法律空间越来越小,不变通,现实中是难以实行地。
 
仲景所言,岂有半字多余?

于此类看似闲篇之中,诸君有所得乎?
哈哈 老师这个是不是和扶正攻邪的道理是不是一样啊?最重要的是看到正邪力量的对比,位置,形式,邪盛不一定要攻,正衰也不一定要守,攻的时候看是不是伤正,守的时候看会不会陷邪。
老师满腹经纶,才思敏捷,且思考深入,触类旁通 正如您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些正是您千遍之所得,您觉理所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反应可能只是"哦“”是这样啊“不能和中医大家一样”深有同感“心心相映”。老师开篇言语之间有些黯然,感觉未能看到共鸣的反应,我想说真正把您说的消化掉变成自己血液里的东西 朝夕之间是不可能的,可您所说必然是灯塔 必然是脚印 慢慢伤寒路 我会在路途看到医道老师的脚印的 请您快走些 不然我们会追上的啊 哈哈
 
哈哈 老师这个是不是和扶正攻邪的道理是不是一样啊?最重要的是看到正邪力量的对比,位置,形式,邪盛不一

呵呵,“老师”二字就不要称呼啦,大家一起学习。

追上来好啊,我倒是巴不得你们能远远超过去,这样我倒是可以偷偷懒,等着学学你们哦。
 
仲景授人以方,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法。
看看标题“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此句应该分开一字一字研读:
1.首先在“辩”,伤寒六经每篇载有“辩**病脉证并治”,明白无误告知后人辩为先,辩阴阳虚实寒热、脏腑经络、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之后综合归纳未某经病症。这是辨证论治的鼻祖!
2.明白什么“病”
3.参照“脉”
4.归纳为“证”
5.最后才是“治”
明白了方法,“道”理,治疗才应该是水到渠成之事!!


老师已经拆分了“论”和“经”,又糅合在一起,用现代的语言讲给大家!让人从另外一个高度认识“医道”,在此向老师作揖,文章细细阅读,慢慢体味.
 
读罢先生之文,先生之用心良苦,令我敬仰。受益匪浅。
临床上每多治一人,每多遇一疑难病,越发觉得“谨慎”二字之重要。
要做到谨慎,精熟“圣人之学”当为首要,而要真正理解圣人之学,必须修道。
 
医学之道,慎而又慎。谢谢先生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