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升药店
山西太谷县广升药店的前身是广盛药铺,约创办于明代嘉靖年间。广盛药铺原是到太谷县行医的某大夫开办,后被当地地主杜氏所侵吞。清朝嘉庆帝年间,药店改组,新增姚聚等人入股,药店遂更名为广升(聚记)药店。
广升药店出售的自制中成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在历史上很有名气,现在仍然驰名海内外。这两种药原来都是宫廷药品。据说龟龄集是明代方土向嘉靖皇帝进献的一种长生不老药,后由方士陶仲文的义子太谷县陶某将配方抄出,又经太谷药铺修改定名为龟龄集,从此流传于世。当然,说此药能长生不老纯属方土骗人。但此药确有增进人体新陈代谢谢,调整各部机能,加强血液循环,滋阳补肾作用,尤对年老体虚者疗效良好。定坤丹是专治妇女经血不调的中成药。清朝宫女一般是十五岁入宫,二十五岁才能出宫婚配。长期的宫禁生活,使大多数宫女精神忧郁,体力虚弱,身患经血不调之症。乾隆帝四年(1739),太医院集全国名医修《医宗金鉴》,同时拟出治疗宫女经血不调的药方,即定坤丹。但因此药方不能外传,故《医宗金鉴》未收入。后来,太谷籍监察御史孙某,因母病从太医院抄出此方。从此,定坤丹也流传于世。传说,咸丰帝二年(1853),太平天国派军北伐时,天王洪秀全曾命北伐军攻占山西后,要保护好生产龟龄集和定坤丹的太谷广升药店。后来,北伐军因孤军作战失败,天王关于保护好太谷广升药店的命令虽未能实行,但由此可见,广开药店出售的龟龄集和定坤丹影响之深远。
广升(聚记)药店从嘉庆帝年间改组后,到光绪帝初年是它的迅速发展时期。当时,汉口是川广药材的集散中心,怀庆(今河南 沁阳 )是生地、山药等药材的主要产区,广州是中西药品的进出口岸。广升(聚记)药店先后在 汉口 、 怀庆 、祁州(今河北安国)、禹州(今河南禹县)、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店。同时,自制销售的丸散膏丹也发展到十多种,如治霍乱的“麝雄丸”、治时疫的“玉枢丹”等均负盛名,销售颇佳。至于龟龄集、定坤丹则更是该店生财的灵丹妙药,尽管这两种药当时产量较低,龟龄集年产仅 500瓶,定坤丹年产仅 300盒,但因价格奇昂,每瓶(盒)平均需银 2两左右,使该店收益不小。
光绪帝四年(1878),广升(聚记)药店又进行了一次改组,药店更名为广升蔚,资方包括杜、段、申氏等,而药店实权被段氏所掌握。
光绪帝十一年(1885),广升蔚店的资方内部产生矛盾,又进行了第三次改组。申氏带领七家股东退出广升蔚,另组成广升(远记)药店,或称广升远药店。从此,两广升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广升远首任经理申守常,精明强干,药店在他的主持下发展很快。雄厚的资本是经商的物质基础,申氏首先设法广为吸收游资,扩充药店资本。接着,积极向外扩展,开设分店,如在营口、济南、重庆、烟台等地也都设立了分店。此外,积极扩大龟龄集、定坤丹的销售市场,使这两种药的销售地区由原来的山西、河北、河南、广东等地,又扩大到东北、西南各省和南洋一带。有人估计,广升远从成立到1930年,盈利在70万银两以上。
但是,广升蔚却与广升远相反,由于经营不善,每况愈下。光绪帝三十三年(1907),吸收太谷巨绅孟广誉入股资金九千两,又将店名改为广升誉。但药店经营并未改善,仍然连年亏损。1918年广升誉再次改组,更名为广升誉(正记)药店。终因经营不力,与广升远相比,营业一直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