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 董红昌 的帖子
愚知道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执简驭繁的,其“六经”非指部位等一切有形的东西,却与一切有形息息相关,或可说其言病机的方向或趋势,然未领悟时,会觉得有点虚玄难以捉摸,但领悟了,则可精确把握之,以指导临床实践。
1试述“六经”实质:从少阳至太阳是虚转实;太阴至少阴是由实转虚。太阳至太阴是阳转阴,其中是阳明;少阴至少阳是阴转阳,其中是厥阴。说是“六经”实质,即非“六经”实质,是名“六经”实质。少阳至太阳" 即是“阳生阴长”;“太阴至少阴”即是“阳杀阴藏”。初,阳生而不盛,阴也长而不盛,是谓小,为少(少阳);后来渐至阳盛阴盛,是谓大,谓太(太阳)。余仿此不赘。
2再试述“六经”实质:春应厥阴少阳,夏应太阳,秋应阳明太阴,冬应少阴;春秋有分,冬夏有至,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春有春分故,厥阴少阳气不同;夏有夏至故,太阳一气同;余仿此不赘。
3盖闻二仪有像,显复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徵。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学知识,或经验;思是思维,或智慧。学习领悟的过程就是“转识成智”,以便“悟道,执简驭繁”,以便“道之为术”,以便用学会的阴阳之道去指导临床实践,“学”“思”结合,不可偏废。也即是“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学习经典”和“临床实践”不可偏废……不胜枚举,望学者能举一反三,言一而知十 。
愚表达能力有限,不知说的是否明白?
谢谢诸位加分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