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30
- 帖子
- 387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18
请老师们对我的方子进行评判,谢谢。
今天是周四,上周五我的女儿(6.5岁)晚上开始流“清鼻涕”,我判断是风寒感冒,因为鼻涕清,不多但是象水一样。
舌苔白,不算厚。
我就给她服用了“杏苏散”加味 (都是5克)
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芦根,金银花
加上 芦根与金银花的目的,就是担心寒郁化热,反佐一下。
吃了1-2天,鼻涕见粘,但是大便不好,舌苔有点黄厚,我又加上几味消食健脾的药,如下:
陈皮,党参,生白术,焦三仙,鸡内金
看到有一点痰,有点个干咳了,就加了
牛蒡子,莱菔子,桑白皮
看到嘴唇有点红,我加了
麦冬
昨天(周三),吃了5天了,咳嗽见少了,舌苔还是厚,这些天大便还是偏少。鼻涕很少了,早晨有点偏黄,晚上是偏白的。
后来的3天,因为担心咳嗽起来,药量加大了,总的方子总结如下:
苏叶 9g,杏仁 9g,半夏 6g,茯苓 10g,前胡 9g,桔梗 6g,枳壳 6g,甘草 3g,生姜 2片,大枣 2个,芦根9g,金银花 9g,
陈皮 6G,党参 8g,生白术 9g,焦三仙 各 12g,鸡内金 12g,
牛蒡子 10g,莱菔子 10g,桑白皮 10g ,麦冬 5g
一副药,喝2次,我一般是晚上熬药,晚上一次,转天早晨一次。
我想请教各位老师:
根据我孩子的症状,我的方子思路对吗?
1.哪些用药不合理呢?
2.开始的量是5G,好像没有截断病程,依然发展到有点干咳,后来药量加大到9G,咳嗽减轻了。
3.孩子脾胃素来不好,我的配伍可以吗?我是在杏苏散的基础上 配伍寒凉的药,和健脾的药,这种配伍的思路对吗?
4.下一步,我应该如何呢?
今天是周四,上周五我的女儿(6.5岁)晚上开始流“清鼻涕”,我判断是风寒感冒,因为鼻涕清,不多但是象水一样。
舌苔白,不算厚。
我就给她服用了“杏苏散”加味 (都是5克)
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芦根,金银花
加上 芦根与金银花的目的,就是担心寒郁化热,反佐一下。
吃了1-2天,鼻涕见粘,但是大便不好,舌苔有点黄厚,我又加上几味消食健脾的药,如下:
陈皮,党参,生白术,焦三仙,鸡内金
看到有一点痰,有点个干咳了,就加了
牛蒡子,莱菔子,桑白皮
看到嘴唇有点红,我加了
麦冬
昨天(周三),吃了5天了,咳嗽见少了,舌苔还是厚,这些天大便还是偏少。鼻涕很少了,早晨有点偏黄,晚上是偏白的。
后来的3天,因为担心咳嗽起来,药量加大了,总的方子总结如下:
苏叶 9g,杏仁 9g,半夏 6g,茯苓 10g,前胡 9g,桔梗 6g,枳壳 6g,甘草 3g,生姜 2片,大枣 2个,芦根9g,金银花 9g,
陈皮 6G,党参 8g,生白术 9g,焦三仙 各 12g,鸡内金 12g,
牛蒡子 10g,莱菔子 10g,桑白皮 10g ,麦冬 5g
一副药,喝2次,我一般是晚上熬药,晚上一次,转天早晨一次。
我想请教各位老师:
根据我孩子的症状,我的方子思路对吗?
1.哪些用药不合理呢?
2.开始的量是5G,好像没有截断病程,依然发展到有点干咳,后来药量加大到9G,咳嗽减轻了。
3.孩子脾胃素来不好,我的配伍可以吗?我是在杏苏散的基础上 配伍寒凉的药,和健脾的药,这种配伍的思路对吗?
4.下一步,我应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