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8
- 帖子
- 20890
- 获得点赞
- 202
- 声望
- 68
学习中医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喜欢,所以会经常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中医的文章。
也是由于所有中医初学和爱好者通病,最喜欢找寻那些所谓的秘方、验方。
正是在不停的搜索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方子中有一些药材名称不对。
常出现一些:
1、黄 、黄?黄□
2、芎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现在一下子也想不出来。
但这种现象肯定会对初学的和爱好者,或者说一些上网找方子的患者或患者家属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所以就想发这个帖子,来抛砖引玉。
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讨论,方便大家学习和交流。
我们首先来看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
上面所说的的第一个药名,对中医比较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黄芪。
这个就是由于古代的黄芪的芪字是繁体字“耆”,这个就是很多书印刷或在电脑上整理或转换的时候,一时没有找到这个字。便用空格或“?”或“□”来代替了。
这个黄芪是最最常见的,只有一个黄字。而且这个黄字的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因为以黄字开头的药名很多,譬如:黄芩、黄柏、黄连,
第2项是芎藭 xiōngqióng。
很多书里后面的这个字没有,只有一个芎字。这个药名可能混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在一般处方名多为川芎。这里只是提出给大家了解一下。
也是由于所有中医初学和爱好者通病,最喜欢找寻那些所谓的秘方、验方。
正是在不停的搜索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方子中有一些药材名称不对。
常出现一些:
1、黄 、黄?黄□
2、芎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现在一下子也想不出来。
但这种现象肯定会对初学的和爱好者,或者说一些上网找方子的患者或患者家属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所以就想发这个帖子,来抛砖引玉。
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讨论,方便大家学习和交流。
我们首先来看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
上面所说的的第一个药名,对中医比较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黄芪。
这个就是由于古代的黄芪的芪字是繁体字“耆”,这个就是很多书印刷或在电脑上整理或转换的时候,一时没有找到这个字。便用空格或“?”或“□”来代替了。
这个黄芪是最最常见的,只有一个黄字。而且这个黄字的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因为以黄字开头的药名很多,譬如:黄芩、黄柏、黄连,
第2项是芎藭 xiōngqióng。
很多书里后面的这个字没有,只有一个芎字。这个药名可能混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在一般处方名多为川芎。这里只是提出给大家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