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am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03 帖子 5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8/23 #1 学中医有些年了,也看了不少书,就是还没看到有人能比较详细的说出胃寒和脾寒在症状和用药上啥不同? 各位大仙能说说吗?
reichl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2/08/20 帖子 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8/23 #2 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伤脾胃之阴若何?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伤胃阴则口渴不饥。伤脾阴则舌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 胃寒一般用吴茱萸和生姜,脾寒一般用甘草和干姜。
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伤脾胃之阴若何?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伤胃阴则口渴不饥。伤脾阴则舌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 胃寒一般用吴茱萸和生姜,脾寒一般用甘草和干姜。
sdgsam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03 帖子 5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8/23 #3 感谢reichl! 不运痞满,洞泄腹痛。呕逆不食,膈胀胸痛.这句话不太明白吧,給说说
lidaimao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03 帖子 1057 获得点赞 6 声望 38 2012/08/23 #4 reichl 说: 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 点击展开... 总结得好,赞一个
七色冷香 大成中医王开俊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22 帖子 439 获得点赞 17 声望 0 年龄 60 所在地 安徽省合肥市 2012/08/23 #5 胃寒,是胃有虚寒,胃痛、胃胀、呃逆等病症,均可出现寒症。脾寒的本质是脾水有余、相火不足。脾主四肢,脾寒则四肢厥冷,四逆汤主之。
放心一百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0 帖子 1051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年龄 68 2012/08/25 #7 哈哈哈!胃寒者?虛也!脈弱!右關遲而浮!遲脈浮表!舌苔微白!以建中湯加黃耆 脾寒則腰冷腹微悶脹!脈虛!右吋關呎皆虛!沉脈主之!舌苔較厚白!塘洩手腳涼!脾病腸胃不運!以建中湯加當歸附子! 若是右手吋關呎微數脈?則是遭風!腹脹不欲食?用知母石膏甘草白虎湯主之 右手如為沉遲脈者!惟受寒感冒不除!這是一班年輕人逞能以為還能用抵抗力僥倖心態!變成久洩者?用藥必麻黃大黃細辛附子!方能有效治療
哈哈哈!胃寒者?虛也!脈弱!右關遲而浮!遲脈浮表!舌苔微白!以建中湯加黃耆 脾寒則腰冷腹微悶脹!脈虛!右吋關呎皆虛!沉脈主之!舌苔較厚白!塘洩手腳涼!脾病腸胃不運!以建中湯加當歸附子! 若是右手吋關呎微數脈?則是遭風!腹脹不欲食?用知母石膏甘草白虎湯主之 右手如為沉遲脈者!惟受寒感冒不除!這是一班年輕人逞能以為還能用抵抗力僥倖心態!變成久洩者?用藥必麻黃大黃細辛附子!方能有效治療
csh123csh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0/10 帖子 143 获得点赞 2 声望 18 2012/08/25 #8 我看你是脾肾阳虚,可以服用四神丸或桂附地黄丸,仅供参考。 四神丸: 五更泻,不思饮食,腹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四神丸: 五更泻,不思饮食,腹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放心一百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0 帖子 1051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年龄 68 2012/08/25 #9 放心一百 说: 哈哈哈!胃寒者?虛也!脈弱!右關遲而浮!遲脈浮表!舌苔微白!以建中湯加黃耆 脾寒則腰冷腹微悶脹!脈虛!右吋關呎 点击展开... 一般建中湯都加棗子?對有寒氣積寒者不宜!因為棗子會留積寒氣!不如棗子換成加糖效果非常好!
放心一百 说: 哈哈哈!胃寒者?虛也!脈弱!右關遲而浮!遲脈浮表!舌苔微白!以建中湯加黃耆 脾寒則腰冷腹微悶脹!脈虛!右吋關呎 点击展开... 一般建中湯都加棗子?對有寒氣積寒者不宜!因為棗子會留積寒氣!不如棗子換成加糖效果非常好!
雨做的云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19 帖子 540 获得点赞 10 声望 0 2012/08/26 #12 脾体阴而用阳,脾性湿恶湿而喜燥。 胃体阳而用阴,胃性燥恶燥而喜湿。 记住这个多推敲就好了,脾胃从来同病同瘥,不可一分为二。
四圣心源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8/22 帖子 566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年龄 52 2012/08/30 #13 胃为阳明燥金从令化气,脾为太阴湿土司令主气,脾胃五行皆属土,胃为戊土阳抱阴、性燥,脾为己土阴内含阳气、性湿,常人燥湿中和则不病,从气不若主气之强,所以戊土常随太阴湿土所化,脾胃病寒缘由脾湿引起,胃痛、胃酸、胃胀为脾湿肝郁,胆上逆克伐戊土所致
胃为阳明燥金从令化气,脾为太阴湿土司令主气,脾胃五行皆属土,胃为戊土阳抱阴、性燥,脾为己土阴内含阳气、性湿,常人燥湿中和则不病,从气不若主气之强,所以戊土常随太阴湿土所化,脾胃病寒缘由脾湿引起,胃痛、胃酸、胃胀为脾湿肝郁,胆上逆克伐戊土所致
放心一百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0 帖子 1051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年龄 68 2012/08/30 #14 五更為初陽?初陽瀉者?陽氣虛!暴瀉?是勞傷!輕瀉?則脾傷!是否貪涼?之故?還是工作太勞累?用藥都不同
放心一百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0 帖子 1051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年龄 68 2012/08/30 #15 你脈理都沒有?怎可論斷?哀!半桶?想要全懂?很難!有時?一點點沒露?講都白講!舌苔也沒?亂出題而已?不值得再討論! 很多考試出題都像你一樣?都不是內行!才會造就===非中醫人才===!只是成就些半桶水傷害中醫的蠢財 哀!無言
你脈理都沒有?怎可論斷?哀!半桶?想要全懂?很難!有時?一點點沒露?講都白講!舌苔也沒?亂出題而已?不值得再討論! 很多考試出題都像你一樣?都不是內行!才會造就===非中醫人才===!只是成就些半桶水傷害中醫的蠢財 哀!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