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14
- 帖子
- 1373
- 获得点赞
- 41
- 声望
- 48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个气象学上的概念,只在天气预报时才会去关注。至于温度在维持我们的健康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温度怎样决定我们的生老病死,我们又该怎样利用温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恐怕就很少有人去思考、去探究了。那么就让我带你踏上神奇的生命探索之旅,去发现温度的决定性作用,去运用温度来保证健康、应对疾病、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吧。
人类生存的地球,有着常年平均17℃的温度,给万物生长提供了最好的生长条件。因为有了适宜的温度,才有了美丽的山川、河流……才有了生命的诞生,所以温度决定了地球上万物的存在。而太阳系其他行星没有生命迹象,并不仅仅是缺水,缺的还有适宜的温度。像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00多度,水都蒸发了;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等,因温度在零下100多度,水结成了冰。
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毫无生机的冰块变成充满活力、滋养万物、源源不断流动的水,又是温度使水变成了水蒸气,从而使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滋润。温度不但使水的外形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它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这个水对我们的人体而言就是血液,它营养和滋润着我们全身。而同样是温度,才使血液有了向前涌动的力量,并且使血液在全身循环不息,维持着各个脏器的生理活动,生命才有了保障。温度降低,血液流速就会减慢,出现滞涩、淤堵等改变;温度进一步降低,血液就会凝固,人就面临死亡。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当体温在35℃~41℃时,人的意识尚清醒;当体温超过41℃时,人体的肝、肾、脑等器官将发生功能性障碍,连续几天42℃的高烧,足以使成年人死去;而当体温下降到35℃时,人的死亡率约为30%;低于25℃度时,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体温保持37℃左右的相对恒定的规律。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也总结出了保持体温的方法:当天气寒冷时,就通过增添衣服、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以及积极的运动来产生热量,并运用各种设备取暖;当天气炎热时,就通过减少衣服、吃一些清凉的食物以及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样就为生命提供了最佳的温度环境。
临床上常规测体温,主要是测几个部位,一个就是腋窝,另外就是口腔和直肠。一般说来,直肠的温度最高,大概是36.9℃~37.9℃,口腔的温度略低,腋窝的温度最低;但是腋窝由于测量起来比较方便,所以用的是最多的,正常人的腋窝的温度一般是36℃~37.2℃。
可见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代表人体真实温度的内脏如肾脏、心脏、脑部等的温度,到目前还无法临床测量。就因为我们无法测出身体内部主要脏器的实际温度,常规测量的体温不能反映身体内部的真实情况。就如导致人类死亡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无论是发病的初期还是严重到随时危及生命的时候,常规测量的体温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所以这就很难让我们察觉出温度对身体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不会想到温度能够决定人的生老病死了。
要想对此有深刻的了解,我们可以先观察身边的农作物。虽然施肥、浇水和松土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可是,农民并不能指望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农作物肯定生长旺盛,肯定能丰收,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每天都是阳光明媚,每年都是风调雨顺。一场寒流下来,再茁壮的农作物也会遭殃。冬季来了,再怎么浇水、施肥、松土,植物也不会生长;只有等到万物复苏的春季,种子才会发芽。
大自然的温度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因此,只有保证农作物所需要的温度,再加上农民的辛勤劳作,才能看到生机勃勃的田间景象。
对于人来说,日常饮食就等同于对农作物浇水、施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体育锻炼和疏通经络就等同于为农作物松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保证体内各种管道的畅通,使体内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可是,当你的身体营养供应充足、新陈代谢谢良好时,你是不是就不会生病,是不是就能延缓衰老,是不是就能到了百岁高龄依然充满活力呢?绝对不是。因为同农作物和其他万物一样,人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在排除了意外伤害后,人同样需要一个适宜的、四季如春的温度为身体保驾护航。
人类生存的地球,有着常年平均17℃的温度,给万物生长提供了最好的生长条件。因为有了适宜的温度,才有了美丽的山川、河流……才有了生命的诞生,所以温度决定了地球上万物的存在。而太阳系其他行星没有生命迹象,并不仅仅是缺水,缺的还有适宜的温度。像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00多度,水都蒸发了;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等,因温度在零下100多度,水结成了冰。
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毫无生机的冰块变成充满活力、滋养万物、源源不断流动的水,又是温度使水变成了水蒸气,从而使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滋润。温度不但使水的外形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它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这个水对我们的人体而言就是血液,它营养和滋润着我们全身。而同样是温度,才使血液有了向前涌动的力量,并且使血液在全身循环不息,维持着各个脏器的生理活动,生命才有了保障。温度降低,血液流速就会减慢,出现滞涩、淤堵等改变;温度进一步降低,血液就会凝固,人就面临死亡。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当体温在35℃~41℃时,人的意识尚清醒;当体温超过41℃时,人体的肝、肾、脑等器官将发生功能性障碍,连续几天42℃的高烧,足以使成年人死去;而当体温下降到35℃时,人的死亡率约为30%;低于25℃度时,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体温保持37℃左右的相对恒定的规律。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也总结出了保持体温的方法:当天气寒冷时,就通过增添衣服、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以及积极的运动来产生热量,并运用各种设备取暖;当天气炎热时,就通过减少衣服、吃一些清凉的食物以及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样就为生命提供了最佳的温度环境。
临床上常规测体温,主要是测几个部位,一个就是腋窝,另外就是口腔和直肠。一般说来,直肠的温度最高,大概是36.9℃~37.9℃,口腔的温度略低,腋窝的温度最低;但是腋窝由于测量起来比较方便,所以用的是最多的,正常人的腋窝的温度一般是36℃~37.2℃。
可见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代表人体真实温度的内脏如肾脏、心脏、脑部等的温度,到目前还无法临床测量。就因为我们无法测出身体内部主要脏器的实际温度,常规测量的体温不能反映身体内部的真实情况。就如导致人类死亡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无论是发病的初期还是严重到随时危及生命的时候,常规测量的体温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所以这就很难让我们察觉出温度对身体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不会想到温度能够决定人的生老病死了。
要想对此有深刻的了解,我们可以先观察身边的农作物。虽然施肥、浇水和松土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可是,农民并不能指望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农作物肯定生长旺盛,肯定能丰收,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每天都是阳光明媚,每年都是风调雨顺。一场寒流下来,再茁壮的农作物也会遭殃。冬季来了,再怎么浇水、施肥、松土,植物也不会生长;只有等到万物复苏的春季,种子才会发芽。
大自然的温度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因此,只有保证农作物所需要的温度,再加上农民的辛勤劳作,才能看到生机勃勃的田间景象。
对于人来说,日常饮食就等同于对农作物浇水、施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体育锻炼和疏通经络就等同于为农作物松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保证体内各种管道的畅通,使体内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可是,当你的身体营养供应充足、新陈代谢谢良好时,你是不是就不会生病,是不是就能延缓衰老,是不是就能到了百岁高龄依然充满活力呢?绝对不是。因为同农作物和其他万物一样,人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在排除了意外伤害后,人同样需要一个适宜的、四季如春的温度为身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