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8/14
- 帖子
- 585
- 获得点赞
- 8
- 声望
- 0
- 年龄
- 54
白术附子汤方第六十八
(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方义]
此补阳胜湿兼散风寒之方。陈修园谓之湿胜风之主方,是也。
[主治]
风寒湿痹,身体疼痛较甚,不能转侧,大便溏,小便利,脉浮虚而涩等。但必须具有不喜冷性饮食或不渴的寒证或阳虚现象。
按:此证脉较小者用之都有效,不一定只限于浮虚而涩,因为小脉属于阳虚范围之脉。又:桂枝不去亦无弊害,因此证还有外因的一面。
[药品]
生白术三至四钱 附子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二至三钱 大枣二至四枚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服药后如身有麻痹,或神识昏冒现象者勿惧,此附子毒性副作用的表现,当减其量用之。
[用药大意]
附子、白术温经通阳,以治寒湿,余药调和营卫以散风邪。
[禁忌证]
口渴,喜冷,脉洪大有内热证者,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桂枝附子汤:此治风寒湿痹,身体疼痛,湿邪较轻之方。
甘草附子汤方第六十九
[方义]
此健脾补阳,祛寒湿,兼散风邪,治痹证之方。
[主治]
风寒湿痹,关节肿痛,不得屈伸,手不可近。但必须具有大便溏、小便不利、不喜冷性饮食,兼恶风寒、汗出等症。
[药品]
炙草一至三钱 炮附子二至四钱 白术二至三钱 桂枝二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炙草、白术、附子健脾补阳,以治寒湿;桂枝辛温以散风寒。
[禁忌证]
痹证有喜冷性饮食之热证者忌之;有大便不溏或小便利等脾阳不虚证者也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加附子汤:此解肌和营卫兼温经回阳之方。
(2)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即白术附子汤):此补阳胜湿兼散风寒之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第七十
[方义]
此敛阴回阳之方。
[主治]
发汗后,表证已解,汗尚未止反恶寒者,阴阳两虚也。但脉必微而数方能确定。表证已解,故不用桂枝:,汗未止,兼见数脉方为阴虚;反恶寒,兼见微脉方为阳虚。
按:仲景原文曰:发汗不解,反恶寒,虚故也,本汤主之。“不解”二字不是指表邪不解,而是指没有恢复正常,是指反恶寒之症而言。果系表邪不解,应有头痛、发热、脉浮,宜用桂枝加附子汤,绝没有使用本方之必要。“虚”是阴阳俱虚或营卫俱虚。以营为阴血,卫为阳气也,但绝不是单纯卫阳虚之证,因卫阳虚宜芪附,不宜芍附。
[药品]
生杭芍三至五钱 炙草一至二钱 炮附子三至五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附子补阳以治恶寒,芍药滋阴以敛汗液,甘草补中兼和,既可固后天之本,又可和二药之偏。
[禁忌证]
有发热、头痛、脉浮之表证者忌之;有喜冷性饮食之热证者也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加附子汤:此治表证不解兼阳虚之方。
(2)芪附汤:此治卫阳虚自汗之方。
(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方义]
此补阳胜湿兼散风寒之方。陈修园谓之湿胜风之主方,是也。
[主治]
风寒湿痹,身体疼痛较甚,不能转侧,大便溏,小便利,脉浮虚而涩等。但必须具有不喜冷性饮食或不渴的寒证或阳虚现象。
按:此证脉较小者用之都有效,不一定只限于浮虚而涩,因为小脉属于阳虚范围之脉。又:桂枝不去亦无弊害,因此证还有外因的一面。
[药品]
生白术三至四钱 附子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二至三钱 大枣二至四枚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服药后如身有麻痹,或神识昏冒现象者勿惧,此附子毒性副作用的表现,当减其量用之。
[用药大意]
附子、白术温经通阳,以治寒湿,余药调和营卫以散风邪。
[禁忌证]
口渴,喜冷,脉洪大有内热证者,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桂枝附子汤:此治风寒湿痹,身体疼痛,湿邪较轻之方。
甘草附子汤方第六十九
[方义]
此健脾补阳,祛寒湿,兼散风邪,治痹证之方。
[主治]
风寒湿痹,关节肿痛,不得屈伸,手不可近。但必须具有大便溏、小便不利、不喜冷性饮食,兼恶风寒、汗出等症。
[药品]
炙草一至三钱 炮附子二至四钱 白术二至三钱 桂枝二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炙草、白术、附子健脾补阳,以治寒湿;桂枝辛温以散风寒。
[禁忌证]
痹证有喜冷性饮食之热证者忌之;有大便不溏或小便利等脾阳不虚证者也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加附子汤:此解肌和营卫兼温经回阳之方。
(2)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即白术附子汤):此补阳胜湿兼散风寒之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第七十
[方义]
此敛阴回阳之方。
[主治]
发汗后,表证已解,汗尚未止反恶寒者,阴阳两虚也。但脉必微而数方能确定。表证已解,故不用桂枝:,汗未止,兼见数脉方为阴虚;反恶寒,兼见微脉方为阳虚。
按:仲景原文曰:发汗不解,反恶寒,虚故也,本汤主之。“不解”二字不是指表邪不解,而是指没有恢复正常,是指反恶寒之症而言。果系表邪不解,应有头痛、发热、脉浮,宜用桂枝加附子汤,绝没有使用本方之必要。“虚”是阴阳俱虚或营卫俱虚。以营为阴血,卫为阳气也,但绝不是单纯卫阳虚之证,因卫阳虚宜芪附,不宜芍附。
[药品]
生杭芍三至五钱 炙草一至二钱 炮附子三至五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附子补阳以治恶寒,芍药滋阴以敛汗液,甘草补中兼和,既可固后天之本,又可和二药之偏。
[禁忌证]
有发热、头痛、脉浮之表证者忌之;有喜冷性饮食之热证者也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加附子汤:此治表证不解兼阳虚之方。
(2)芪附汤:此治卫阳虚自汗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