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8
- 帖子
- 20890
- 获得点赞
- 202
- 声望
- 68
魏晋隋唐时期:①王叔和《脉经》;②巢元方《诸病源候论》;③孙思邈《千金方》。
宋金元时期:①陈言《三因方》;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③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子和,戴人,攻邪派)、李杲(明之,东垣,补土派)、朱震亨(彦修,丹溪,滋阴派)以及李杲的老师、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元素(洁古,易水)。
明清时期:①张介宾(景岳)、赵养葵(献可)等的命门学说;②吴又可(有性)、叶桂(香岩,天士)、薛雪(生白,一瓢)、吴瑭(鞠通)等的温病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精: 广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狭义:特指生殖之精。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有序的递相资生、促进的关系。
相克:木、土、水、火、金之间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气的生成来源:先天之气、后天水谷之气和自然界清气。其中,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
气化:气的运行变化。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既济,意指水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的规律。
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四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
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仁圣工巧:当作“神圣工巧”。《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四气: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
阴证: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
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养供给。
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动,为肝所藏。
魄:属精神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为肺所藏。
阴阳转化: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脾统血:“统”,即统摄之意,脾统血是指脾能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溢出脉外。
血为气母:气存于血中,血液不断地为气提供水谷精微,补充气的消耗。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1分)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热因热用: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内真寒外假热的证候。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子和,戴人,攻邪派)、李杲(明之,东垣,补土派)、朱震亨(彦修,丹溪,滋阴派)以及李杲的老师、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元素(洁古,易水)。
辨证求因:辨证求因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综合,判别其病因、病位、及邪正盛衰,揭示疾病的本质、特征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 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诊断必须做到望、闻、 问、切四诊俱备,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诊病方法。这样才能搜集到病人全面的、详细的资料,作出正确的诊断。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亦称神气。狭义是指人的 精神思维活动,亦称神志。
解颅:是指小儿囟门迟闭,二、三岁以上仍然骨缝未合的一种病 症。属肾精不足,发育不良。
崩漏:月经忽然大下不止谓之崩,长期淋漓不断为漏,统称为崩漏。
谵语:是指神识不清,语无论次,声高有力的一种临床表现。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遍诊法:为《内经》中的三部九候法,切脉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处,合共九处。
恶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者,称恶寒。
畏寒:指病人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缓解者,称畏寒。
恶风:指病人遇风吹时有怕冷感觉的现象。
寒热往来:指病人出现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一种现象。
自汗:指病人是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的一种现
盗汗:指病人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常兼有潮热现象,属阴虚。
胀痛-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机郁滞不通所引起。
刺痛-指疼痛如针刺状。是瘀血阻滞所引起。
走窜痛-指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若关节游走性疼痛则属风胜之行痹;若胸胁脘腹走窜攻痛,则属气滞疼痛。
固定痛-指痛处固定不移。多属血瘀或寒凝。
冷痛-指疼痛有冷感且喜暖。属寒凝经脉或阳虚不温。
灼痛-指疼痛有灼热感,喜冷恶热。属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
绞痛-指疼痛剧烈如刀绞。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
隐痛-指疼痛不剧烈,时隐时现。多因精血不足或阳虚失温所致。
重痛-指疼痛重着之感,多因湿邪困阻气机。
掣痛-指抽掣或牵引作痛。多因经脉失养所致,与肝病有关。
空痛-指疼痛有空虚感。多由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其荣养所致。
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外,多因表证未罢,又及于里;或本病未愈,又加标病;如本有内伤,又加新感,或先有外感,又内伤饮食之类。
癃闭:指小便不畅,其中点滴而出为癃,若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统称癃闭。
心悸:在安静的状态下,患者自觉心跳。
怔忡:较心悸严重,指安静状态下,患者自觉心跳剧烈。
中气下陷:中气指脾气。由于脾气亏损,失去正常的升举功能,反而下陷,使组织驰缓不收,表现为脾气虚和内脏下垂等病证。
脾不统血:脾气虚损,不足以统摄血液,表现为脾气虚和出血的病证。
肝气郁结:由于情志不遂等原因,肝失去正常的疏泄功能,致气机郁滞内结于肝,表现肝经气滞、生痰、血瘀等证候。
肝阳上亢:由肾水不能滋养肝阴,或肝阴本身不足,则阴不潜阳,表现肝阳偏亢的证候。
肝风内动:由肝阳偏亢、热极、阴亏、血虚等而致肝的功能失常,表现眩晕、麻木、抽搐、震颤等“动摇”为特点,称为肝风,或“肝风内动”
肾气不固:由肾气亏损,肾的藏精、固摄功能失常,表现排尿、排精、怀胎异常等方面的病证。
心肾不交:心肾的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功能失常,表现肾阴不足及心火亢盛的病证。
八纲辨证:是指通过四诊取得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类证候称之。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兼证:
心肝血虚=心血虚+肝血虚脾肺气虚=脾气虚+肺气虚
心脾两虚=心血虚+脾气虚脾肾阳虚+脾阳虚+肾阳虚
心肾阳虚=心阳虚+肾阳虚肺肾阴虚=肺阴虚+肾阴虚
心肺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肝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
证的基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疾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确立一个“证候”概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不是指“辨析症状和体征”。
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阴阳的关系:阴阳互根与互用的含义①阴阳互根说明阴阳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如寒与热等。互根关系失常出现孤阴与独阳。②阴阳互用说明阴阳之间在互存基础上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与血的关系。互用关系失常出现阴阳互损。
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母能令子虚(2)子病及母:子盛致母实、子盛致母虚、子虚致母虚。
藏象的基本概念: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形态、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环境相通应的现象。
心主血与心主脉的涵义:主血包括运血和生血;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
心藏神:心所藏之神的涵义,是人体广义之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或总体现,还是狭义之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心在窍为舌。(3)心在志为喜;(4)心在液为汗;(5)心气通于夏。
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肺在志为悲;(4)肺在液为涕;(5)肺气通于秋。
简述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脾在窍为口。(3)脾在志为思。(4)脾在液为涎。(5)脾气通于长夏,脾主四时。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主要体现于4个方面: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气疏泄失常的两种表现: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2)藏血
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肝在窍为目,五轮学说。(3)肝在志为怒。(4)肝在液为泪。(5)肝气通于春。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二便。(3)肾在志为恐。(4)肾在液为唾。(5)肾与冬气相应。
胃:胃分上脘、中脘、下脘三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
小肠: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及与此相关的脏腑功能;大肠主津。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又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络脉由别络、孙络和浮络组成;连属部则外连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内属五脏六腑。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经是与正经相对而言的,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有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注意强调六淫致病的初期,见有恶寒发热等表证的表现,以帮助理解各种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
暑邪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多挟湿。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①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转归。②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死亡方面的转归。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或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阴阳偏胜:人体阴或阳出现病理性亢盛,形成阴阳失调的并变化。包括阴偏胜、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胜的形成、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阴阳偏衰:人体阴或阳出现虚损不足,形成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包括阴偏衰、阳偏衰。阴偏衰、阳偏衰的形成、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阴阳互损:阴或阳虚损到一定程度,影响到相对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变化。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阴阳格拒:由于阴阳相互排斥形成的寒热真假的病机变化。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的形成、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阴阳亡失:机体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亡阴、亡阳的形成、病机及主要表现。
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由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致,与肝关系最为密切。①肝阳化风;②热极生风;③阴虚风动;④血虚生风。各类内风的病机特点、形成及主要表现。
(2)寒从中生: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内寒的形成及主要病理变化。
(3)湿浊内生: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湿浊停留的病理变化;内湿的病理变化及这样表现。
(4)津伤化燥:机体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器官失润,形成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内燥的形成与脏腑的关系及主要表现。
(5)火热内生: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病邪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包括:①阳气过盛化火;②邪郁化火;③五志过极化火;④阴虚火旺。各类内火的形成及主要表现。
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有二:第一,寸口是手太阴肺经动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即是说,寸口是肺经的动脉,是肺经气血会聚之处,而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终于肺,终而复始,循行不息,故寸口的脉象变化,能反映营卫气血、脏腑经脉的病变。第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足太阴)同属太阴,故与脾胃之气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脏腑气血之盛衰,可反映于寸口,因此,诊寸口脉可以反映全身的病变。
宋金元时期:①陈言《三因方》;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③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子和,戴人,攻邪派)、李杲(明之,东垣,补土派)、朱震亨(彦修,丹溪,滋阴派)以及李杲的老师、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元素(洁古,易水)。
明清时期:①张介宾(景岳)、赵养葵(献可)等的命门学说;②吴又可(有性)、叶桂(香岩,天士)、薛雪(生白,一瓢)、吴瑭(鞠通)等的温病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精: 广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狭义:特指生殖之精。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有序的递相资生、促进的关系。
相克:木、土、水、火、金之间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气的生成来源:先天之气、后天水谷之气和自然界清气。其中,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
气化:气的运行变化。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既济,意指水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的规律。
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四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
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仁圣工巧:当作“神圣工巧”。《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四气: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
阴证: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
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养供给。
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动,为肝所藏。
魄:属精神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为肺所藏。
阴阳转化: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脾统血:“统”,即统摄之意,脾统血是指脾能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溢出脉外。
血为气母:气存于血中,血液不断地为气提供水谷精微,补充气的消耗。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1分)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热因热用: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内真寒外假热的证候。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子和,戴人,攻邪派)、李杲(明之,东垣,补土派)、朱震亨(彦修,丹溪,滋阴派)以及李杲的老师、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元素(洁古,易水)。
辨证求因:辨证求因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综合,判别其病因、病位、及邪正盛衰,揭示疾病的本质、特征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 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诊断必须做到望、闻、 问、切四诊俱备,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诊病方法。这样才能搜集到病人全面的、详细的资料,作出正确的诊断。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亦称神气。狭义是指人的 精神思维活动,亦称神志。
解颅:是指小儿囟门迟闭,二、三岁以上仍然骨缝未合的一种病 症。属肾精不足,发育不良。
崩漏:月经忽然大下不止谓之崩,长期淋漓不断为漏,统称为崩漏。
谵语:是指神识不清,语无论次,声高有力的一种临床表现。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遍诊法:为《内经》中的三部九候法,切脉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处,合共九处。
恶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者,称恶寒。
畏寒:指病人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缓解者,称畏寒。
恶风:指病人遇风吹时有怕冷感觉的现象。
寒热往来:指病人出现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一种现象。
自汗:指病人是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的一种现
盗汗:指病人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常兼有潮热现象,属阴虚。
胀痛-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机郁滞不通所引起。
刺痛-指疼痛如针刺状。是瘀血阻滞所引起。
走窜痛-指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若关节游走性疼痛则属风胜之行痹;若胸胁脘腹走窜攻痛,则属气滞疼痛。
固定痛-指痛处固定不移。多属血瘀或寒凝。
冷痛-指疼痛有冷感且喜暖。属寒凝经脉或阳虚不温。
灼痛-指疼痛有灼热感,喜冷恶热。属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
绞痛-指疼痛剧烈如刀绞。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
隐痛-指疼痛不剧烈,时隐时现。多因精血不足或阳虚失温所致。
重痛-指疼痛重着之感,多因湿邪困阻气机。
掣痛-指抽掣或牵引作痛。多因经脉失养所致,与肝病有关。
空痛-指疼痛有空虚感。多由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其荣养所致。
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外,多因表证未罢,又及于里;或本病未愈,又加标病;如本有内伤,又加新感,或先有外感,又内伤饮食之类。
癃闭:指小便不畅,其中点滴而出为癃,若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统称癃闭。
心悸:在安静的状态下,患者自觉心跳。
怔忡:较心悸严重,指安静状态下,患者自觉心跳剧烈。
中气下陷:中气指脾气。由于脾气亏损,失去正常的升举功能,反而下陷,使组织驰缓不收,表现为脾气虚和内脏下垂等病证。
脾不统血:脾气虚损,不足以统摄血液,表现为脾气虚和出血的病证。
肝气郁结:由于情志不遂等原因,肝失去正常的疏泄功能,致气机郁滞内结于肝,表现肝经气滞、生痰、血瘀等证候。
肝阳上亢:由肾水不能滋养肝阴,或肝阴本身不足,则阴不潜阳,表现肝阳偏亢的证候。
肝风内动:由肝阳偏亢、热极、阴亏、血虚等而致肝的功能失常,表现眩晕、麻木、抽搐、震颤等“动摇”为特点,称为肝风,或“肝风内动”
肾气不固:由肾气亏损,肾的藏精、固摄功能失常,表现排尿、排精、怀胎异常等方面的病证。
心肾不交:心肾的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功能失常,表现肾阴不足及心火亢盛的病证。
八纲辨证:是指通过四诊取得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类证候称之。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兼证:
心肝血虚=心血虚+肝血虚脾肺气虚=脾气虚+肺气虚
心脾两虚=心血虚+脾气虚脾肾阳虚+脾阳虚+肾阳虚
心肾阳虚=心阳虚+肾阳虚肺肾阴虚=肺阴虚+肾阴虚
心肺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肝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
证的基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疾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确立一个“证候”概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不是指“辨析症状和体征”。
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阴阳的关系:阴阳互根与互用的含义①阴阳互根说明阴阳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如寒与热等。互根关系失常出现孤阴与独阳。②阴阳互用说明阴阳之间在互存基础上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与血的关系。互用关系失常出现阴阳互损。
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母能令子虚(2)子病及母:子盛致母实、子盛致母虚、子虚致母虚。
藏象的基本概念: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形态、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环境相通应的现象。
心主血与心主脉的涵义:主血包括运血和生血;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
心藏神:心所藏之神的涵义,是人体广义之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或总体现,还是狭义之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心在窍为舌。(3)心在志为喜;(4)心在液为汗;(5)心气通于夏。
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肺在志为悲;(4)肺在液为涕;(5)肺气通于秋。
简述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脾在窍为口。(3)脾在志为思。(4)脾在液为涎。(5)脾气通于长夏,脾主四时。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主要体现于4个方面: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气疏泄失常的两种表现: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2)藏血
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肝在窍为目,五轮学说。(3)肝在志为怒。(4)肝在液为泪。(5)肝气通于春。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二便。(3)肾在志为恐。(4)肾在液为唾。(5)肾与冬气相应。
胃:胃分上脘、中脘、下脘三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
小肠: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及与此相关的脏腑功能;大肠主津。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又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络脉由别络、孙络和浮络组成;连属部则外连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内属五脏六腑。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经是与正经相对而言的,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有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注意强调六淫致病的初期,见有恶寒发热等表证的表现,以帮助理解各种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
暑邪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多挟湿。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①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转归。②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死亡方面的转归。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或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阴阳偏胜:人体阴或阳出现病理性亢盛,形成阴阳失调的并变化。包括阴偏胜、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胜的形成、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阴阳偏衰:人体阴或阳出现虚损不足,形成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包括阴偏衰、阳偏衰。阴偏衰、阳偏衰的形成、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阴阳互损:阴或阳虚损到一定程度,影响到相对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变化。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阴阳格拒:由于阴阳相互排斥形成的寒热真假的病机变化。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的形成、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阴阳亡失:机体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亡阴、亡阳的形成、病机及主要表现。
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由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致,与肝关系最为密切。①肝阳化风;②热极生风;③阴虚风动;④血虚生风。各类内风的病机特点、形成及主要表现。
(2)寒从中生: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内寒的形成及主要病理变化。
(3)湿浊内生: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湿浊停留的病理变化;内湿的病理变化及这样表现。
(4)津伤化燥:机体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器官失润,形成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内燥的形成与脏腑的关系及主要表现。
(5)火热内生: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病邪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包括:①阳气过盛化火;②邪郁化火;③五志过极化火;④阴虚火旺。各类内火的形成及主要表现。
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有二:第一,寸口是手太阴肺经动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即是说,寸口是肺经的动脉,是肺经气血会聚之处,而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终于肺,终而复始,循行不息,故寸口的脉象变化,能反映营卫气血、脏腑经脉的病变。第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足太阴)同属太阴,故与脾胃之气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脏腑气血之盛衰,可反映于寸口,因此,诊寸口脉可以反映全身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