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7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由声求义”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由时贤范登脉先生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校补》(学苑出版社,2009版)一书,是按照今传《素问》文本中的文字或《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编)等影响较大的几部《素问》校注本的校注,以及中日《内经》训诂校勘派诸家所作《素问》的校勘注释,仍难正确通读《素问》经文者。前人校勘或考释字词的结论正确且已经为今人所普遍接受者,不在本书校补之列。时贤范登脉先生所校补的每一个字词,无论从音韵、训诂,还是考证等方面,皆详尽罗列并遵“校补”之规范,堪称上乘之佳作,读来获益匪浅。
训诂学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先生给予高度评价,说道:“我感觉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其一,继承了自乾嘉以来‘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大体说来,‘因声求义’包括‘通假借’与‘系同源’两大方法。……登脉对前人的古音研究成果比较熟悉,因而,常常能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得出出人意表的结论。”(《黄帝内经素问校补•序》)
何谓“因声求义”?指通过研究文字的声音(指古音),掌握文字意义的一种训诂方法。清代训诂学家把这种方法就“因音求义”,亦叫“因声求义”。是清儒特别是乾嘉时代诸训诂学家总结归纳出来的训诂方法。“因音求义”主要解决通假借和探讨音义关系(包括两层意思,即求同源字与求语源)两个问题。
通假借,即通假字,亦叫通借字。“通假”是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种语言现象而言的。愈是古老的著作,通假字愈多。因此要想真正把《内经》等古典医著读懂,就必须识得通假。清•萧延平《黄帝内经太素•萧氏例言》:“古文字多假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自序》:“不知假借者,不可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不识古代通假,开口读音便错。
假借的原则,借字与本字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读音相同(指的是古音,而不是今音),是指声、韵、调都相同。所谓读音相近,包括三种情况:⑴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⑵双声而韵母较近;⑶叠韵而声母较近。所以语言学家根据读音情况又把假借字分为三类,即①同音通假、②双声通假和③叠韵通假。
对于通假字的今读问题,借作某字就必须读某字的今音。如清•王引之《经义述闻自序》:“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鞫为病也。”并在《经义述闻•经文假借》:“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
所谓解决探讨音义关系,是指通过形声字的声符,联系一系列形声字,从中研究音义关系,并得出“音与义同源”的重要结论,即求同源字与求语源。
范登脉先生《黄帝内经素问校补》在这方面完成的非常不错,兹举例以说明之。
⑴《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第五章•素问疑难字校补•生气通天论第三》:“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校补]云:“仁和寺本《太素》‘传’作‘搏’。脉按:俗书‘搏’、‘抟(摶)’不分,《太素》之‘搏’当校作‘抟’。‘传’、‘抟’并与‘嫥’声同通用,义为专一。‘传(抟)’精神,即‘专精神’,谓心无杂念。”
此“由声求义”,是以声符“专(専)”之“传、抟、嫥”声同,求得义为专一。校补为是。
金栋按:传,当作专。尤怡《医学读书记》:“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吕氏春秋•季冬》:“专于农民,无有所使”于省吾新证:“专、传古字通。” 一说传或作“抟”,如俞樾《内经辨言》:“传,读为抟,聚也。”传精神即“聚精神”,是言精神专一,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正持此说。 考:抟,段注《说文》:“古亦借为专一字。”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左传》:“如琴瑟之抟壹。”抟,当作专。抟之“聚”义虽可通,然抟、专相比较,“专”义更胜。实际上其本字就是“专”。
传,《太素》作搏,错讹。因搏与传(傅)、或与抟(摶)形似致讹。故《素问》之传,非为抟、搏,本字为专,当读为砖(zhaun)音。
⑵《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第五章•素问疑难字校补•脉要精微论第十七》:“心脉搏坚而长。”[校补]云:“‘搏’者,《太素》、《甲乙经》作‘揣’。熊本、周本、朝鲜活字本、朝鲜小字本作‘传’,吴作‘抟’。《校注》(指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云:‘作搏是,搏、揣草书形近致误。脉按:作‘抟’是。俗书‘尃’、‘専’在作文字构件的时候常常混用,因而‘搏’、‘抟’二字在写本里往往相混。为了区分‘搏’、‘抟’二字,俗遂更改‘抟’字声符写作‘揣’。‘抟’之作‘揣’,犹‘剬’之作‘剸’。《广雅•释诂一》:‘揣。动也。’‘揣坚而长’就是脉动坚且长。下同。”
此校补等于说:“搏、揣同,动也。”对此不敢苟同,似觉欠妥。何也?
因为原文“搏坚长”正与下文内容“软散”之脉对举并提,可见“搏”字是,而“揣”字非。关于这一点考证的欠妥,诚如时贤段逸山先生《医古文•第七章训诂•第二节训诂的内容》(高校教参,1986年第1版)所说:“乾嘉以后,学风发生转变,当时许多学者尖锐指出乾嘉诸老只讲文字训诂考据,而对书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则全然不顾;指责他们脱离现实。”虽如此说来,但瑕不掩瑜,引举此例以说明范登脉先生“由声求义”方法的正确性。
关于“由声求义”的合理性、正确性,请看拙作如下:
(接下页)
2010-4-22.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由时贤范登脉先生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校补》(学苑出版社,2009版)一书,是按照今传《素问》文本中的文字或《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编)等影响较大的几部《素问》校注本的校注,以及中日《内经》训诂校勘派诸家所作《素问》的校勘注释,仍难正确通读《素问》经文者。前人校勘或考释字词的结论正确且已经为今人所普遍接受者,不在本书校补之列。时贤范登脉先生所校补的每一个字词,无论从音韵、训诂,还是考证等方面,皆详尽罗列并遵“校补”之规范,堪称上乘之佳作,读来获益匪浅。
训诂学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先生给予高度评价,说道:“我感觉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其一,继承了自乾嘉以来‘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大体说来,‘因声求义’包括‘通假借’与‘系同源’两大方法。……登脉对前人的古音研究成果比较熟悉,因而,常常能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得出出人意表的结论。”(《黄帝内经素问校补•序》)
何谓“因声求义”?指通过研究文字的声音(指古音),掌握文字意义的一种训诂方法。清代训诂学家把这种方法就“因音求义”,亦叫“因声求义”。是清儒特别是乾嘉时代诸训诂学家总结归纳出来的训诂方法。“因音求义”主要解决通假借和探讨音义关系(包括两层意思,即求同源字与求语源)两个问题。
通假借,即通假字,亦叫通借字。“通假”是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种语言现象而言的。愈是古老的著作,通假字愈多。因此要想真正把《内经》等古典医著读懂,就必须识得通假。清•萧延平《黄帝内经太素•萧氏例言》:“古文字多假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自序》:“不知假借者,不可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不识古代通假,开口读音便错。
假借的原则,借字与本字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读音相同(指的是古音,而不是今音),是指声、韵、调都相同。所谓读音相近,包括三种情况:⑴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⑵双声而韵母较近;⑶叠韵而声母较近。所以语言学家根据读音情况又把假借字分为三类,即①同音通假、②双声通假和③叠韵通假。
对于通假字的今读问题,借作某字就必须读某字的今音。如清•王引之《经义述闻自序》:“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鞫为病也。”并在《经义述闻•经文假借》:“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
所谓解决探讨音义关系,是指通过形声字的声符,联系一系列形声字,从中研究音义关系,并得出“音与义同源”的重要结论,即求同源字与求语源。
范登脉先生《黄帝内经素问校补》在这方面完成的非常不错,兹举例以说明之。
⑴《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第五章•素问疑难字校补•生气通天论第三》:“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校补]云:“仁和寺本《太素》‘传’作‘搏’。脉按:俗书‘搏’、‘抟(摶)’不分,《太素》之‘搏’当校作‘抟’。‘传’、‘抟’并与‘嫥’声同通用,义为专一。‘传(抟)’精神,即‘专精神’,谓心无杂念。”
此“由声求义”,是以声符“专(専)”之“传、抟、嫥”声同,求得义为专一。校补为是。
金栋按:传,当作专。尤怡《医学读书记》:“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吕氏春秋•季冬》:“专于农民,无有所使”于省吾新证:“专、传古字通。” 一说传或作“抟”,如俞樾《内经辨言》:“传,读为抟,聚也。”传精神即“聚精神”,是言精神专一,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正持此说。 考:抟,段注《说文》:“古亦借为专一字。”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左传》:“如琴瑟之抟壹。”抟,当作专。抟之“聚”义虽可通,然抟、专相比较,“专”义更胜。实际上其本字就是“专”。
传,《太素》作搏,错讹。因搏与传(傅)、或与抟(摶)形似致讹。故《素问》之传,非为抟、搏,本字为专,当读为砖(zhaun)音。
⑵《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第五章•素问疑难字校补•脉要精微论第十七》:“心脉搏坚而长。”[校补]云:“‘搏’者,《太素》、《甲乙经》作‘揣’。熊本、周本、朝鲜活字本、朝鲜小字本作‘传’,吴作‘抟’。《校注》(指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云:‘作搏是,搏、揣草书形近致误。脉按:作‘抟’是。俗书‘尃’、‘専’在作文字构件的时候常常混用,因而‘搏’、‘抟’二字在写本里往往相混。为了区分‘搏’、‘抟’二字,俗遂更改‘抟’字声符写作‘揣’。‘抟’之作‘揣’,犹‘剬’之作‘剸’。《广雅•释诂一》:‘揣。动也。’‘揣坚而长’就是脉动坚且长。下同。”
此校补等于说:“搏、揣同,动也。”对此不敢苟同,似觉欠妥。何也?
因为原文“搏坚长”正与下文内容“软散”之脉对举并提,可见“搏”字是,而“揣”字非。关于这一点考证的欠妥,诚如时贤段逸山先生《医古文•第七章训诂•第二节训诂的内容》(高校教参,1986年第1版)所说:“乾嘉以后,学风发生转变,当时许多学者尖锐指出乾嘉诸老只讲文字训诂考据,而对书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则全然不顾;指责他们脱离现实。”虽如此说来,但瑕不掩瑜,引举此例以说明范登脉先生“由声求义”方法的正确性。
关于“由声求义”的合理性、正确性,请看拙作如下:
(接下页)
20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