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咨询胃病后引起的身冷多汗怕风症状

protoss888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6/23
帖子
27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问诊单
一、一般情况:
姓名: 李先生 性别:男 年龄:39 职业:建筑管理 婚否:已婚
身高 : 177CM 体重 : 75KG(以前85KG) 胖瘦: 一般(以前偏胖) 面色:微黑
籍贯:重庆 联系:flylit888@sina.com

二、主要症状
A、现在的最痛苦、最明显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有无其它伴随证状?
身体较虚弱,感觉背、大腿和手臂外侧和脚不热,有点畏风,一动或稍热就容易出汗(特别是背部汗多,汗后背冷怕风,脚上反而无汗(以前是汗脚经常出汗)),手臂和膝关节在天气潮湿或吹风后有冷刺痛感(象风湿关节炎那种感觉)。胃病基本好了,但胃口仍然不好,口淡不渴,喜热饮,怕喝冷饮,喝水少,没有饿的感觉,常感觉胃里有东西,但东西吃得下,肚子也不胀。
B、最初是如何引起的? 患病多长时间了?
以前身体还可以(身热),今年冬天穿得少,过冬秋裤都没穿,今年3月8日喝了一次酒(菜都是凉菜,喝酒时天有点冷,风大),然后第二天就犯了胃病(以前胃很好没病过),胃胀、暖气、烧心、胸闷、不消化(照胃镜西医诊断浅表性胃窦炎伴糜烂,吃了一周的西药还有中成药龙胆泄肝丸),这样折腾了两个月到5月份胃病基本好了,但胃病期间吃得少,营养不良,出现过轻微缺铁性贫血(现贫血已好),体重下降了约10KG,胃病好了后至今出现了上述后遗症状,身体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身体基本正常也不怎么冷,坏的时候不但怕冷、怕风、多汗且精力差、气短、身体虚弱、睡眠差。
C、以前得过什么病?做过那些治疗?有无住院史、家族史、手术史?
以前没什么病,身体偏胖,可能有点阴虚,以前汗也多但身热,睡觉时有时盗汗,热醒了汗就止了,但大便一直不成形粘稠,可能有湿。

三、现病史:发病情况,因何发病,多长时间;
都做过哪种检查,如心电图,B超,CT,血象化验等等,西医诊断为何病?
治疗经过,所用中西药?见效情况.
看过西医诊断为浅表性胃窦炎伴糜烂,轻微缺铁性贫血,已好。胃好后出现上述症状,一个月前看过几次中医诊断为气虚夹湿,摸我的脉第一次说有点浮,第二次说我的脉有点弦,开过补气虚的药吃过几次但效果不好,病情没加重但也没好转。


四、 既往史:以前患过哪种疾病?
家族史或遗传史:家族遗传没病.
个人嗜好:以前嗜酒,甜食、冷饮、熬夜,现已纠正。
性格喜恶:内向开朗.

五、中医四诊情况:
1、寒热:无感冒,感觉身微冷,有点畏寒畏风。
2、 出汗:一动或稍热就出汗,胸、背、头汗多,汗后背冷畏风,手足汗少,特别是脚汗特别少(以前是汗脚)。
3、头痛,头晕?无。
4、身痛,是否四肢乏力?四肢疼痛酸困与否?偶尔有点乏力。
5、大小便情况:每日早上一次,吃中药后大便较成形了,稍有点稀,比生病前的大便还好些。
6、饮食:饭量一般(比以前少),喜热饮,麻辣热的食物,喜鱼肉,胃有点异物感,消化有点不好,吃糯米消化慢,口淡不渴,饮水少。
7、胸闷,心悸,气短与否?有时症状严重时气短。
8、耳聋?鼻塞?有点鼻塞。
9、睡眠情况:失眠?多梦?嗜睡?较正常,但睡眠时间短了,醒得早,以前嗜睡。
10、皮肤:颜色?肿胀?疔疖?发痒?干燥脱屑?较正常,以前皮肤有点发痒,现在反而好了。
11、舌苔:舌质颜色,性状?舌苔簿厚,苔色?(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辨认),舌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苔中微黄)厚腻。
12、脉象:左右两边寸关尺各自快慢次数,有力无力,等等.(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辨认),一个月前看过两次中医,一次说有点浮,一次说有点弦,详细暂无,以后补充。

六、其他需要补充的情况?
这种体虚情况已经困扰我很久了,期间我也学过一些中医知识,我自己诊断自己以前湿多进寒,寒湿困脾,脾虚、肺气虚,太阴病,但始终药不对路,恢复慢,不确定自己的病情,希望各位中医老师给我的情况作下诊断并给予治疗意见(药方食疗),怎样保养恢复,注意事项,是否避免多出汗,是否需要注意大体力劳动(感觉体力和力气还是有),房事能否正常进行还是适当减少,感激不尽。
 
自顶,补充一下,现在脸色基本正常,查过尿、血、肝功、乙肝、丙肝等、血压、血糖、血脂等均正常(以前血压、血脂有点偏高,现在反而正常了),晚上睡觉能一觉到天亮,不尿频尿急,自感肾功能还可以,但现在性欲感觉降低,每次房事后身体会疲倦乏力,症状会加重,需要节制吗,晚上睡觉前有时会感觉发热,脚伸出被子外睡,天亮会感觉下肢冷,每天如此。这几天在吃祛湿寒中药,脚背感觉有热气冒,好像是脚背足太阴脾经的位置冒热气,到底是什么原因。
 
楼主?
你是无病找病!
不过,你这样的情况就太多了!
虽然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不过,对你的叙述,实在是感觉无聊。

我不知道中医问诊单是什么,
不过,我知道那不是中医的思路。

你那胃病,药不过2、3付,病不过2、3天,不就好了??
你也太厉害了,治了这么久?
既然治疗了这样久,后遗症就免不了 了。

就给你这点思路了,
自己想吧。
 
甘温除大热


补中益气丸 玉屏风 六味地黄丸备选


这些组合一下吃了就没事了 理中汤也可以(需要加麦冬五味)

30 2 午卯 熬一点白芍一次30到50克 单独服用也行。


病在脾胃肺 体质肝旺
 
楼主?
你是无病找病!
不过,你这样的情况就太多了!

感谢这位仁兄的提醒,确实胃病不很严重,但确实拖得久,现在有时都还打嗝,你的意思是久病必然要虚,身体不会很快恢复,需要慢慢调养,不需要吃什么药,只要平常多注意就行了,看来这病还是得慢慢好,谢谢你的意见让我明白了。
 
玉屏风散可以考虑。
 
感谢这位仁兄的提醒,确实胃病不很严重,但确实拖得久,现在有时都还打嗝,你的意思是久病必然要虚,身体

好?protoss888
"感谢这位仁兄的提醒,确实胃病不很严重,但确实拖得久,现在有时都还打嗝,你的意思是久病必然要虚,身体不会很快恢复,需要慢慢调养,不需要吃什么药,只要平常多注意就行了,看来这病还是得慢慢好,谢谢你的意见让我明白了。"
1)对你这病,我没有说什么久病必需;我的意思是,治疗方法不正确,翻来覆去的治,在好的人也给整虚了,应该与久病必需不是一回事吧?
2)我可没有告诉你不吃什么药!当然,你不吃药,会比乱吃药好。
3)不要告诉我你没有乱吃药,你那病最多也就2、3天的事;按你的叙述,我没有发现你什么药是吃对了的。
 
好?protoss888
"感谢这位仁兄的提醒,确实胃病不很严重,但确实拖得久,现在有时都还打嗝,你的意思是

胃病那两个月,就吃了几天的西药,后来就什么药都没吃了,因为我也知道药吃多了不好,靠自身养好的,当然这期间有反复,有时好有时不好。有了后遗症状后,才找了两次中医看了开了中药吃,中药也只吃了7天,没什么效果,医院里的中医就摸脉开药,问他病理原因他什么也不说,就说得简单气虚夹湿,所以我想在中医论坛上咨询下调理,我其实最不想吃药,除非迫不得已,最好还是食疗和运动,关键看病时医生还说不能大运动,动了出汗多了还要虚,我还是喜欢运动的,前段时间经常跑步和踢球,每次都一身大汗,感觉体力还不是很差,但出汗后背上凉凉的,还畏风,是不是出汗多了会虚,我也想知道。
 
胃病那两个月,就吃了几天的西药,后来就什么药都没吃了,因为我也知道药吃多了不好,靠自身养好的,当然

好?protoss888 !!!
1)“医院里的中医就摸脉开药,问他病理原因他什么也不说,”
关于这个问题,所谓大道至简,就因为太简单了,所以,说给你听了,你也不会相信。
当然,就因为太简单了,说给你听了,你扪心自问,你能听懂?
另外还有两种情况:A.医生不耐烦说什么,毕竟患者太多了。B.他本身就不知道,你想让他说什么?
2)“是不是出汗多了会虚”???
那个医生脑子有病,他自己应该去吃点鲸鱼脑,补补脑子了。
人体在不是为了散热的情况下,如果出汗,那才是虚。
无论这个人有多虚,他本人能够运动出汗,都会逐渐通过这种“出汗”治疗好虚病。
汗出注意避风。
不然会新感。
生命在于运动,这点无论怎么样都是真理吧?
3)你感觉自己身上,这不好,那不好。我给你打个比方!
一个穷人,他会与你一样,感觉这不好,那不好是吧?
不过,他所有的不好,不就是没有钱吗?
如果你去治疗他这不好那不好,
能治好吗?
只要你抓住他缺钱这个要点,给他找个适当的工作,
他有了生命的基本来源,钱这个东西,
那些不好,不就自然痊愈??

你的不好在那里,你应该知道了吧?
还有,这个比“钱”的比喻要复杂一点点,
多个层次问题。
自己想吧。
 
好?protoss888 !!!
1)“医院里的中医就摸脉开药,问他病理原因他什么也不说,”

谢谢你的意见,我就是想知道怎么调理,以前易经和中医我都不怎么相信,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易经和中医知识以后,我认为还是很科学的,以简带繁,现代医学和科学都太繁琐了,不合易经的道理。我也想多了解一下中医知识和自身调理的建议,所以才向各位老师咨询,打扰之处请多见谅。
 
附子15茯苓10白术10党参10白芍10
 
脾阳不振,脾肾气虚。治当振奋脾阳,健脾益肾。
 
脾阳不振,脾肾气虚。治当振奋脾阳,健脾益肾。

今天看中医复诊,脾湿已去除,脾快好了,今天开了药补肾驱寒的,主要是补我以前肾阴气虚的,叫我慢慢调养,多运动,汗后注意避风,和你的观点差不多。
 
附子15茯苓10白术10党参10白芍10

谢谢先生的指点,我用了你的方喝一剂下去,有好转,最明显的是脚心热了,脚有微汗了,手心汗多了,背不那么冷了,半夜5点肠子有水响声,现在有肠吟声了,说明下焦有通的迹象了,但胃里还是有积食感,不想喝水,也没有食欲,你这个方是附子汤方吧,我查了下伤寒论。
现在我想把自身及发病的原因给先生细讲一下,请先生辨证后再调整下药方或药量,发病以前我应该是阴虚、痰湿、湿热体质,手心、脚心热多汗,汗手汗脚,痰多有点咳嗽,身热,阴囊有点潮湿,头发、皮肤油多,面部常长痘,胃口好,喜冷怕热,常喝冰冷饮,今年冬天穿得少,应该进了点风寒。然后3月有次长口疮,在药房拿了点泄胃火的药吃,天天喝菊花茶,有一天天冷穿得少出去喝酒,吃的凉菜和冷啤酒,伤了胃,自此胃胀不消化暖气,看西医开了点胃药,还配搭了泄肝火的中成药,哎,我真是错上加错呀,这样拖了很久,胃好歹能消化了,但胃里一直感觉有积食水饮,没有食欲,口淡不渴,应该是没好玩,在此期间有一次发低烧,我看了看中医说的用桂枝汤发汗,但不得要领,有发汗过多由太阳病转为少阴病之嫌,同时有几次房事都是出汗较多并有点被吹风,期间我经常晚上出去跑步,跑一声大汗,出汗时是热的,但汗后背冰凉,有几次雨天在外面快走淋雨身热后脱衣背也寒,这些可能都是我的病由太阳转为少阴病的原因吧。不过我感觉我的少阴病还好不很严重,主要是寒邪和湿邪伤了肾阳所至,自身肾阳和脾阳的正气恢复了,病邪就会好的,我这段时间看了下伤寒论关于我的症状的,感觉你开的附子汤方还是很对的,但有一点疑惑,请先生赐教,伤寒论上除了附子汤还提到了真武汤,其他症状都差不多,但附子汤主治四肢痛,真武汤主治下焦和胃水饮,我的水饮好像要严重些,经常感觉胃堵起的,不想吃东西和喝水,另外伤寒论上的药用量好像比先生你药用量要大得多。
(见百度:伤寒论中真武汤的的配比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根据考古已有定论的研究结果,汉代一两约合现代15g,生附子一枚大致在20到30g之间,假定生附子毒性为制附子的2倍。那么真武汤的组成应为:茯苓 45g,芍药 45g,生姜 45g, 白术30g,制附子25g。药典中规定附子最高剂量为10g,以如此轻的剂量要力挽四逆为重之症诚然难矣!无怪乎古方中许多经典方剂用之乏效,没有古籍中记载的“一剂效,二剂已”,并非古方乏效,剂量太轻而已!)附子汤也差不多都大些。
是否可适当加大点药量和伤寒论上一样,效果才好,这里请先生赐教,平时喝水和吃饭是否不能多吃,想喝才喝,不想吃是否不能多吃,现在大便还可以,不是很稀,没有伤寒论下利的现象,以前有段时间拉过肚子,现在主要的症状是胃里堵得慌,不渴不想吃,没胃口,脚有点开始热了,还有就是一动汗有点多,特别是上身汗多(汗后身体稍不适),下身小腿和脚汗少基本无汗,还是下面冷了,有时上身热得厉害,有点气短闷.
看了这么多次中医开了药,不是除湿、补气、就是滋阴,药一大堆但没效果,感觉您的方是最对路的,和我生病的起因过程很相合,您一定是爱用仲景方的经方派中医吧,还是经方药好,药少对路,请先生辨证后给我意见并调整下方药用量,万分感激不尽。
 
网珍不见人小心为是。你看需加多少皆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