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张琼林教授治疗胃下垂的经验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110
声望
38
张琼林老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在安徽以至全国都有很好的口碑。我是1997年在《名医名方录》上看到他的简介后,认识张老的。这些年来,得到老先生很多的帮助,受益匪浅。张老临床善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是脾胃疾病。他提倡“医可有派,医不守派;治必有方,治不泥方”。所以行医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中西医技,不据门派之见。治疗疾病常多法兼用,无论针灸、薄贴、外熨、丸散,只要有效,他都运用。并认真考察中药性味,努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999年,我到南方进修,并专程拜访了张老。亲眼目睹了老先生每日诊病的过程。他在用药上,一贯要求药物要按季节采挖,并严格炮制后才能上架。并博才众长,亲自研制了很多疗效突出的中药制剂(全院职工只上四天班,其他三天制药)。而且十分注重结合西药进行协同治疗。另外,他在疾病预防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今将张老邮寄给我学习的论文刊登于此,衷心希望同道们从中学到新的东西。
胃下垂是胃病中的顽疾,临床表现为消瘦、食少、腹胀等,严重的可以并发其他脏器下垂等一系列气虚下陷之症。主要由于胃壁失去弹性,弛而不张,形成低张胃、丁字胃终至下垂。现代医学治无良策,大都荐看中医。或拟补中益气丸治之,很难获效。
一、辨证论治
1、饮留肠胃,清气不升
主证:食少、形瘦、昏冒、欲呕,站立则剧,平卧则缓,动则脘中有水声荡漾,收腹吸气则肠中漉漉而鸣,舌质偏大或正常,脉细濡。主以温阳化饮,运脾举陷法。方用苓桂升陷汤加味:
茯苓30克 桂枝10克 苍白术各20克 炙甘草5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白芥子12附片10克 干姜10克生半夏15克
吐酸加煅瓦楞40克(先煎),黄连水炒吴茱萸5克;便泄加赤石脂20克,益智仁12克。常规煎取两遍,共得药汁1200毫升。每次服用200毫升。一日服三次。两天用一剂。
按:此证为中阳久衰,温运无权,“胃阳不足以消腐,脾气不足以旋运”形成饮留气陷之症。饮为阴邪,最碍脾运,脾困与停饮互为因果,则饮聚而泛滥无制,饮邪不除,气何以升?宗《金匮》之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选用苓桂术甘汤。然饮为阴邪,非温不起,方证比较,尚现温之不足,故加姜、附为佐,借半夏、白芥子之辛散温运,使饮邪宣化于中焦,导利于下焦,决邪有路,饮化而气自升。并注意观察舌、证,而递减姜附。
2、脾虚气滞,中运不健
主证:神疲气赢,形体消瘦,脘腹痞胀,饭后加剧,气行串痛,扣之如鼓,或嗳气,或嗳吁,或触摸即嗳,或便秘。舌质淡暗或兰,苔根腻,也可正常,脉细软或虚大或正常。主以健脾行气,疏和升陷法。方用枳术升陷汤加味:
枳壳20克 苍白术各20克 木香8克 砂仁5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炒莱菔子15克 打生麦芽30克
便结加桃仁泥15克,火麻仁30克(打碎);腹痛加炒白芍25克,炒防风12克。
按:脾虚气滞,虚实夹杂之证。治以健脾行滞法,标本兼顾,是为正治。然而景岳香砂枳术散加味,治疗胃下垂,或招贬责。按传统观念,脾虚气陷之证,用破气导滞之法,岂不倒行逆施!不过实验研究揭示:枳壳却能收缩内脏平滑肌,甚至达到至痉挛状态,具有一定的升提举陷作用。是一味理想的“胃动力”药。叶橘泉先生用大剂枳壳来治疗子宫脱垂、脱肛等病有奇效。本人亦从其法用之多验。《类证制裁》:“脾以守(术)为补,胃以通(枳)为补”通补并行,动静相济,方可宣达气机,转输运化。正如朱丹溪评价张洁古制方:“易老枳术丸虽曰消导,亦有补意存乎其间”。
3、血少气虚,清阳下陷
主证:食纳渐少,形体日瘦,肉脱骨立,心慌气短,昏昏欲脱,或失眠多汗,心烦抑郁,心(胃)下动怵。面色萎黄,或苍淡,舌质偏小,苔薄或正常,脉多沉细微而带数(100次以内/分)。血压常低(80/60--100/60mmHg)。主以补中益气,养荣提陷法。方用加味补中益气汤:
炙黄芪30克 白术15克 当归12克 大红参10克 炙甘草5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陈皮10克 炙黄精20克葛根30克
多汗加煅牡蛎30克(先下),山萸肉15克;失眠加朱茯神30克,柏子仁15克。
按:上述诸证除食少形瘦外,其他脾胃症状,不甚明显,临床每见误诊,漏诊者多,即使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是如此。或确诊胃下垂之后,治不如法,患者急于求成,医者治不收法,越陷越虚,越虚越陷,终成顽绵难起之证,非采取多样化的综合治疗措施,不能起痼振颓。方中加黄精、葛根为佐,旨在加强补益胃气,升发脾阳之效。
4、胃纳已复,脾运不健
主证:经治而诸证悉平,但见知饥能食,食后不适或作胀,消化迟滞,或嗳、或嘈、或泄、舌脉基本正常。主以调理脾胃,复元举陷法。方用六君升陷散:
党参100克 苍白术各100克 茯苓100克 甘草30克 枳壳50克 砂仁50克 升麻30克 生麦芽100克以上共打粗末,25克/日,用水煮两次分服。并与桂附地黄丸(宛西浓缩剂)交替服用。服用方法是用四天六君升陷散后,再用四天桂附地黄丸(8粒/次,3次/日),然后再停四天药,继服下一疗程。以善其后。
按:本病恢复期,以调补脾肾为主。丸、散交替服用最为理想。“肾为胃之关”,火为脾之元。温补命门之火,以助脾之运化,是历代脾胃温补学派(薛立斋、张景岳、李东垣等)得意之作。然而赵氏《医贯》单独用桂附地黄丸来治疗消化不良症,不免有所偏见,难以令人信服。
二、辅治方药
1、蓖麻仁,20粒,加樟脑少许,捣为饼敷“百会”穴,以敷料固定,晚敷早去。
2、艾条温和灸“百会”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 注:一二方交替使用。
3、倒卧式:床头略垫高约20-30角度,每天午饭后倒卧20-30分钟,并松开裤带,缓揉腹部。
4、带胃托或系两道裤带,上松下紧(带略宽)。
5、仰卧起坐运动,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锻炼腹肌)。
6、晨间饮白开水200-300毫升,继而快步走或慢跑20-30分钟(改善综合体力)。
7、蹲式进餐,白天尽量少饮水,(晚间饮水,减轻胃肠的下坠)。
8、尽量常吃高脂质食品,增添皮下脂肪,添充内脏衬里。
9、太乙药袋(仿太乙神针,加味而成),常熨脘腹。
10、睡前饮一杯淡牛奶,或吃一盏小米大枣粥(食物中的脑白金)大养脾胃之阴,可以加深睡眠,有利康复。
三、生活宜忌
1、立戒烟酒。保持乐观,切忌忧郁愤怒!
2、勿暴饮、暴食、零食。严格控制饮宴聚餐!做到定时定量饮食规范化。
3、每晨必须坚持按摩上腹部,左右各旋转50-100圈,起床后饮白开水300-500毫升,继而慢跑或快步走20-30分钟。
4、早餐三忌:糖、油、荤。以清淡半流质饮食(米粥、面糊、汤饭等)为主,必要时可略加面包和馒头。
5、忌饮浓茶,尤其是空腹饮用浓茶;胃酸偏多,脘腹胀甚者忌食糖及薯类,豆类。饭后两小时后再喝水。
6、忌用汤或茶水泡饭吃,或边吃边喝以及饭后立即参加劳动!
7、忌食粗纤维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竹笋等和未煮烂的瘦肉、牛、狗、羊肉虾子等。辣椒、年糕、元宵、粽子和所有咸蜡货。
8、宜食细纤维的蔬菜如:冬瓜、罗卜、茄子、菠菜、豆腐、鲜鱼等。
9、总之饮食要做到五忌:冷、硬、咸、多、快;五宜:热、烂、淡、少、慢。晚餐最宜荤汤面。
10、注意保暖,重症可配合背俞(肝、胆、脾、胃)拔火罐,四天一次,每次平行两罐,依次循环拔之。
本病必须做到:“三分治疗,七分调理”参考上述十条,好生调摄,方可奏效。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观点,是错误的。而且病程缠绵,最易反复,很难速愈。必须耐心疗养,才能康复有期。

小结:胃下垂以补中益气汤是人所周知,无可非议的专方,然而此病多变,非专方专病所能奏效。必须审慎辨治,以气陷为主证,分清饮流、气滞,权衡邪正关系,立法处方,随证应变,以服药内治为主体,辅以食疗、体疗、外治、温熨、按摩、气功、良性暗示、调节情志等综合疗法,现代即所谓“鸡尾酒疗法”并做到医患密切配合,制定恒治方案,顽疾顽治,能获全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