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如何看待中西医【转】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80
获得点赞
862
声望
113
中西医学之争,到处可见,大到方舟子,钟南山这些博士院士,小到基层乡村赤脚医生,中西结合也是很多医生的法宝,我是由中转西,再由西转中,然后非西非中的典型,我仅在此浅谈点愚见

1.关于中医,中医是国粹,在上世纪初西医没进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先都接受的是中医的治疗,那时候没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纯粹用中药治疗,君不见活人无数,社会车轮也滚滚向前.人都说中医对急性病比如烈性传染病,急症束手无策,我以前也这么认为,比如烈性传染病高热期,并发症感染就必需要上抗生素和激素,中药是治不好的.后来在中国中医药论坛见到很多网友发帖讲述自己用针灸,放血,中医复位,中药这些治疗了很多急诊,比如疟疾,伤寒,流行性出血热,脑炎,偏瘫这些公认的急诊顽症,效果也不比西医的差,所以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杂病只是自己的见识浅薄而已,并不是事实.而受现在人们对医疗的错误观念和对中医的错误认识,中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只能变为四不像,治不好也死不了.
我最近发现个问题,以前50年代人们用药的范围很窄,药物选择面也不广,比如脑血管病,可能就只能用曲克芦丁,丹参,维生素,西比灵,尼莫地平,胆碱这些,现在用药的选择很多,比如丁咯地尔,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这些,当然还有很多.但我发现用药效果比较上,新药还不如老药可靠.所以就发现一条定律,社会越进步,实验室医学模式越发达,专业越细化,研究越深入,疗效却不见好,甚至越差.这是在西医内部思考,推而论中医,我估计可能情况也相同,也就是说说不定以前纯中医的模式比现在的西医更好,人们只是把自己弄复杂了,疾病治疗上却走下坡路.

2.关于中医,以前总认为妇科调经就要用逍遥丸,卵巢囊肿就用桂枝茯苓,活血就必用四物汤,肝肾不好就用六味地黄,带状疱疹用龙胆泻肝,当然这也是主流的用法.貌似是一对一,就像西医一样,什么病用什么成药.其实不然,.中医比西医要复杂些,辩证大于辨病,比如卵巢囊肿用桂枝茯苓就有适应症,绝大部分的用桂枝茯苓没效果,按辨病的思路去用药而非辩证是中医现实生存的一种无奈和可笑.所以我从来不相信中成药对很多病有什么效果,只是迫于现实要用点安患者的心,没经过辩证去用中成药,和有病去吃保健品一样荒唐,当然我也不具备辩证的能力,很多人也不具备,但还是要用.中医里面我只相信经验方和单方,这两者是肯定有疗效的,而且比中成药好得多.

3.关于中医,实验室里的中医是很荒唐的东西,比如很多中成药上都会写含有什么皂苷,什么成分,实验室数据显示有什么效果,在哪些动物实验上有什么疗效,比如有拟胆碱功能,有抗前列腺素作用,有改善微循环作用.实际上都是用西医的东西去套中医,然后得出貌似可信的东西.中医的西化看似和国际接轨,是提升自身价值,肯定中医的必经之路,实则越走越远.越陷入中医成分提取,实验室数据,疗效分析这些框架式的东西,中医越显得苍白和不可信,中医只有在临床上才有生命力.那些中药成分分析,提取,现代化中药的路实在是**,而且很臭.

4.写了这么多,看客们见仁见智,我很坚持自己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上贴绝不是争论中西医学的好坏,也不是愤青的民族情怀发泄贴,更不是拿两种医学做比较,只是把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告诉大家。我的观点是,中医院校毕业的从业人员如果要用中医来临床,就必须跟师傅学习传承。西医可以照书本去治病,但中医只是单纯照书本来开药处方的话,那是很滑稽的。

一叶知秋,大家各取所需,我单举几个例子供参考

1。关于小儿病的诊治。06年我跟一位中医名师学的时候,接诊过个咳嗽的患儿,咳了很久没好,无发热但是持久不愈。这样的病很常见,有叫支原体感染的,有叫咽源性咳嗽的,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处方阿奇霉素等。那个家长相信中医,也信我的老师,没接受西医治疗。我现在想想他如果当时接受输液可能也好了。后来老师诊脉处方后,我负责抄方子,我见老师方中有神曲麦芽这些,就问是不是小孩有食积(消化不良),当时家长说小孩胃口很好,也不拉肚子腹泻呕吐腹胀。我问老师他也没讲。后来陆续接诊很多患儿,我发现老师都喜欢在小孩方中入消食化积之品,但很多小孩根本不见这些消化障碍。甚至小孩夜尿,惊风,脑瘫这些病都加,我不理解。一天老师终开玉口,讲到,小孩脾常不足,虽然不见症状,但这是生理特征,从整体上调理脾胃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康复(大概意思)。当时半信半疑,因为和书上的出入太大。后来临床后又陆续跟了几个中医也还厉害的名医,喜欢加这些的很多,当然也有喜欢加参须的,还有加黄芪的,各自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发现中医治病似乎没有定势,就像中医有很多流派一样,你主火我主寒,但殊途同归。从此我了解到中医的整体观是多么强大,还有经验的重要性,书本上的东西根本就是两码事。后来在一些网友交流的时候,也有很多看不懂的方子,所谓看不懂是指加入一些看似无关的药物。比如咽痛加寄生的,腰椎病加淡竹叶的,加麻黄的。说实话中医师傅的方子很难理解,凭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大多曲解其意。中医临床用药是有自己的套路,说实话,太难。西医相对言简单些,至少有统一的理论,比如心衰就强心利尿扩血管。中医理论上都无法统一,只是在形而上的哲学上有统一的认识,那就是中医教科书。中医教科书根本就是一本哲学书,不是医学书。

2.记得我跟师傅接诊过一个发热畏寒,想呕,腹痛,厌食的患者,现在看来可能是胆囊问题,当时师傅很快就处方了,也没多问,就顺口问了几句,口渴不,多久了,再没第三句话。处方之快让人瞠目结舌。患者走后我问师傅这是什么病(当时在实习根本没见过什么病),师傅简单答了句:小柴胡汤症,寒热往来,胸闷胁痛,默默不欲饮食,但见一症,不必悉具。处方就是小柴胡为基本方加减。简单的几句话,没问过多的病史,也没任何检查,就是把脉,问几句,就处方。学中医的人应该能悟道此病的诊治原理,我不多讲。第二天患者就好了,很神奇,讲他中午回去吃药晚上就舒服了,现在像没事人,特地来感谢。中医的神奇就在这里,后来看本书讲民国时候四川有一个郎中一天接诊800多号病人,当时看的时候以为是说笑话,现在想想,可能确实如此。中医诊病确实比西医要快,而且疗效很好,我见过一些确有经验的老中医接诊患者,那也是神速,根本不用鉴别诊断或者做实验室检查像西医一样,直接处方,喝两付中药就痊愈。后来发现越有经验的中医医生看病越快,有的根本不问就开药处方,不用问诊,确也神奇。但不是没有,而且很多,据我说知在贫困点的东北农村,西部农村里很多这样的医生,现在还有,都是在基层服务的。

3.中医压根就是一经验医学,根本上不得课堂教室,同样的病一百个中医医生一百种方子,经验性的东西比重很大,远远超出我们想象。所谓的中医理论看起来很漂亮,实则无用。中医重视整体观和西医差别很大,整体到你无法理解,就差没把时间空间纳进去了。如果是西医是治病的话,中医治的就是人。


现在我看一些医生的方子,比如小儿咳嗽,就是连翘杏仁甘草桑皮瓜蒌桔梗贝母麻黄桂枝一派止咳化痰平喘祛风解表药。这种医生的方子就是学校方,我从来不看第二眼。如果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加黄精枣仁牛膝泽泻这些看似无关的东西,我倒会猜想这个医生可能有两下。我讲这么多,我也不是中医生,我也选择西医,因为中医好是好,就像远方的星星,遥不可及,和现实太格格不入。

看得懂的就跟帖,欢迎灌水
 
不是"中医"不好
而是"中医人"不好
 
我想从疮疡(细菌感染)的病因、治疗上,谈谈中西医的不同。
1、乳痈(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西医认为是细菌感染。治疗用抗菌素。中医说,甲某是怄气动怒肝郁所得,乙某是食积胃热所得,丙某是劳累过度以致气虚所得,患者对这样的病因解释个个肯首认同。用疏肝理气和胃补气加清热解毒,每每获效。个别西医不要以为中医的病因解释可笑。其实中医的解释才是最正确的。乳腺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器官,细菌可能会象我们逛超市一样进出乳腺。当身体阴阳平衡时,超市的门卫和防盗系统正常,细菌就很难作案,更不要说在乳腺内安家落户繁衍子孙了。中医认为”邪之所奏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病人饮食起居欠妥,情志不随,造成身体抗菌能力下降,细菌趁机作乱。不然,乳腺炎天天可发而不发,人人可得而不得,作何解释。
2、疔、疖、痈、疽(皮肤细菌感染):西医认为是细菌在毛囊汗腺皮脂腺及皮下组织感染的结果。用抗菌素治疗。中医认为是脏腑间平衡紊乱,气聚血凝,化热肉腐而成。治以调和脏腑,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在后期长肉收口时,只用补益,收口较快。若细菌是罪魁祸首,为什么爱干净的人也生疮,干净的部位(颧骨)也生疮?还是那句话——“邪之所奏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3、曾治愈一例多头疽:患者女,70岁,右背部肩胛区患“上搭',范围6~12cm,上有10多个脓头,已经村医吊点滴7、8天,因患者呕吐纳差而停治。我先用十全大补加陈皮藿香两剂,外部用卫生纸盖敷吸脓暂不用药。两天后,患者想吃能吃。再用十全大补汤,每天一剂,每个脓头插入二宝丹(红升丹)药锭。10多天后,腐肉脱掉一大片,再用九一丹(红升丹)换药两天,伤面红活,改换玉红膏10来天痊愈。整个治疗过程,前10 几天每天一剂十全大补汤,后10几天,因农村夏收繁忙,每天口服十全大补丸三次。自我接诊以来,未用点滴,未用一粒抗菌素,也未用一味清热解毒中药。这个病例,要是西医治疗,恐怕一天也不敢不用抗菌素。可以看出,中医西医主要是对疾病的病理过程(病因、发生、发展、愈合)认识不同。西医过分强调外因,中医则重视人体自身的功能状态和修复能力。
请同仁斧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