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4
- 获得点赞
- 84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本报记者郑访江通讯员张弢祁琴
中医养生之道,在生活起居方面,特别强调要“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睡好子午觉
起居有常,是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起居有常其实就是现在很多人主张的“习惯决定健康”。不良习惯是百病之源,而良好习惯则是健康人生的基础,是长寿的“银行”。比如《红楼梦》中贾府里“睡子午觉”就是一种良好习惯。从《内经》中我们知道,人体的生发之机从子时开始。子时(23时~1时)“一阳生”,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的关键时刻;而午时(11时~13时)则是“一阴生”的阴阳相交时刻。子时是肾所主时,肾水上升,可交于心火,则心火不至于过旺,午时是心所主时,心火下降,则肾水不至于过寒。此二时辰,能充足睡眠,入睡静养,则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协调,人自精力充沛。所以,人除了晚上睡觉以外,还应顺天道自然的规律,于午间小睡,不仅可以储存精力,而且不干扰阴阳相交,自可使人健康长寿。
心通、胃通、便通
《易经》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通者,畅通也。从人体而言,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够健康长寿,就是因为身体不“通”的地方太多了。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官窍,乃至于肌腠玄府,处处都要保持通畅,不仅人体内每一处都要彼此畅通,就是与外界环境、宇宙自然也要保持沟通。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通透的世界,与万事万物的联系也应该是“往来不穷”,协调和谐,相互交通。
人体内最重要的是十二经络、奇经八脉,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内联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不可一处不通,特别是六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六腑直接关乎到人体的气道、血道、谷道、精道、水道等。如果这些地方有哪一处堵住了,哪怕是瘀阻了一点点,疾病都会乘虚而入。如临床常见的胆道不通、女子的输卵管不通、老年人的心血管不通,还有平常的二便不通等。归根结底都是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如胆绞痛、心绞痛、关节和腰腿痛,不通则百病丛生,所以,只有周身“通调”才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关于“通调”之法,方法很多,导引按摩、拍打经络、药疗、食疗、刮痧、拔罐等,都可以随证选用。如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八段锦、九转延年法等。方法虽多,但心通、胃通、便通最为关键,有此三通,可得一平。
总之,中医养生强调:上配天以养头(可用头部按摩、鸣天鼓、干浴面、赤龙搅海等方法),下配地以养足(可用搓足心、泡双足、足部按摩等方法),中通人事以养五脏(饮食养脾、静坐养心、节欲养肾、舒情养肝、调息养肺)。而前面讲到的:平和的心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则是养生保健的四大支柱。
附:
起居歌
欲求健康乐逍遥,起居养生有诀窍:
黎明即起庭院扫,散步慢跑做做操;
踢腿甩臂太极拳,何必苦把仙方找;
定时大便莫憋尿,二便通畅疾病少;
一日三餐要定时,饮食有节勿过饱;
素食为主少荤肉,平衡膳食寿自高;
少量饮酒烟戒掉,防病防毒防感冒;
远眺眨眼做眼操,不要躺着看书报;
增减衣服随气候,被褥常晒勤洗澡;
春暖不要忙减衣,秋凉勿早增衣帽;
作息有序不熬夜,养生睡好子午觉;
工作娱乐要调理,疲劳过度精气耗;
安闲好逸气血滞,体弱多病易早夭;
居室洁净勤通风,空气新鲜病不扰。
中医养生之道,在生活起居方面,特别强调要“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睡好子午觉
起居有常,是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起居有常其实就是现在很多人主张的“习惯决定健康”。不良习惯是百病之源,而良好习惯则是健康人生的基础,是长寿的“银行”。比如《红楼梦》中贾府里“睡子午觉”就是一种良好习惯。从《内经》中我们知道,人体的生发之机从子时开始。子时(23时~1时)“一阳生”,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的关键时刻;而午时(11时~13时)则是“一阴生”的阴阳相交时刻。子时是肾所主时,肾水上升,可交于心火,则心火不至于过旺,午时是心所主时,心火下降,则肾水不至于过寒。此二时辰,能充足睡眠,入睡静养,则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协调,人自精力充沛。所以,人除了晚上睡觉以外,还应顺天道自然的规律,于午间小睡,不仅可以储存精力,而且不干扰阴阳相交,自可使人健康长寿。
心通、胃通、便通
《易经》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通者,畅通也。从人体而言,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够健康长寿,就是因为身体不“通”的地方太多了。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官窍,乃至于肌腠玄府,处处都要保持通畅,不仅人体内每一处都要彼此畅通,就是与外界环境、宇宙自然也要保持沟通。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通透的世界,与万事万物的联系也应该是“往来不穷”,协调和谐,相互交通。
人体内最重要的是十二经络、奇经八脉,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内联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不可一处不通,特别是六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六腑直接关乎到人体的气道、血道、谷道、精道、水道等。如果这些地方有哪一处堵住了,哪怕是瘀阻了一点点,疾病都会乘虚而入。如临床常见的胆道不通、女子的输卵管不通、老年人的心血管不通,还有平常的二便不通等。归根结底都是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如胆绞痛、心绞痛、关节和腰腿痛,不通则百病丛生,所以,只有周身“通调”才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关于“通调”之法,方法很多,导引按摩、拍打经络、药疗、食疗、刮痧、拔罐等,都可以随证选用。如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八段锦、九转延年法等。方法虽多,但心通、胃通、便通最为关键,有此三通,可得一平。
总之,中医养生强调:上配天以养头(可用头部按摩、鸣天鼓、干浴面、赤龙搅海等方法),下配地以养足(可用搓足心、泡双足、足部按摩等方法),中通人事以养五脏(饮食养脾、静坐养心、节欲养肾、舒情养肝、调息养肺)。而前面讲到的:平和的心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则是养生保健的四大支柱。
附:
起居歌
欲求健康乐逍遥,起居养生有诀窍:
黎明即起庭院扫,散步慢跑做做操;
踢腿甩臂太极拳,何必苦把仙方找;
定时大便莫憋尿,二便通畅疾病少;
一日三餐要定时,饮食有节勿过饱;
素食为主少荤肉,平衡膳食寿自高;
少量饮酒烟戒掉,防病防毒防感冒;
远眺眨眼做眼操,不要躺着看书报;
增减衣服随气候,被褥常晒勤洗澡;
春暖不要忙减衣,秋凉勿早增衣帽;
作息有序不熬夜,养生睡好子午觉;
工作娱乐要调理,疲劳过度精气耗;
安闲好逸气血滞,体弱多病易早夭;
居室洁净勤通风,空气新鲜病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