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要药,用之得当无不力挽狂澜,力起沉疴。明代医家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要药,一语道尽了附子的重要性。然附子大热有毒,药性峻烈,应用起来不无顾忌。且服用附子后可出现千般反应症状,医家及患者易被迷惑,使附子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就这一问题,本文拟对附子的退病反应作一探讨。
1 缓症反应
缓症反应即缓解消除症状的反应。服用附子后,真阳得复,阳气得充,阴霾消退,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消除。这是临床上常见的退病反应。临床上若出现缓症反应,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得到好转,如四肢变暖,胃纳好转,大便得实,精神好转等等。患者会因症状的好转而坚持服药,医者亦因看到疗效而坚持用药,这样一来,患者阳虚的体质往往会得到改善或逆转。
缓症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用药反应,不仅是对于附子,对于其他药物亦然。缓症反应的出现,是医者及患者乐于见到的现象,在临床中容易辨别,故不详细述之。
2 正性反应
正性反应即在服用附子等回阳药物时,由于病重药轻;或阳气恢复,正邪胶着,交争剧烈;或阳气得复,寒邪阴霾外透于表而另走他经,而出现症状的反复或出现他经的症状,甚至出现类似中毒的反应。
服用姜附类药物出现的反应,郑钦安在《医法圆通》中《服药须知》一节中有所谈及。笔者将之命为正性反应作用,是为了与药物的副作用相区别。事实上如缓症反应一样,推及其他药物,包括养阴或清热解毒药物,如龙胆泻肝汤或玉女煎等类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正性反应。如果不明白正性反应的医者,往往将正性反应当作药物的副作用,或是药不对症而急于改弦易辙,致使前面正确的治疗功亏一篑。如果详细了解各种类型体质用药后的正性反应作用,在保证辨证无误的前提下,医者鼓励患者继续坚持用药,那么患者的体质就有可能发生逆转,甚至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然要达到体质的改善及转变是要一定代价的,即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
2.1 正性反应的症状
鉴于笔者涉及临床未深,故只能借鉴火神派前辈的医案,如《吴佩衡医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等,对服用附子后出现的正性反应进行初步概括:
2.1.1 胃肠道反应 据笔者的初步统计及观察,对于服用姜附后出现的正性反应作用,大多数病人为胃肠道反应。此反应可剧可缓,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具体的症状差别亦是很大。或是腹中肠呜,或是胃中泛酸,或是频频矢气,或是大便溏薄,或是呈稀水样便,或是呕吐等。因服用附子后,阳气得复,真火得充,“真火生脾土”,母脏既健,子脏在母脏的煦养下,功能得到了恢复,故脾土得火助而健运,奋力抗邪外出。再者脾土乃心肾交通之要道,水火协调之媒。服用附子后,命门火(龙火)得养而旺,火遇土而伏,脾土得温煦而健,心肾得中气斡旋而交,君火得旺,“君火生凡土(胃土)”,脾胃俱得温养而健,驱邪于外,胃肠道功能恢复,故可出现胃肠道的排邪反应,即正性反应作用。
正因为中土乃心肾交通的要道和枢纽,所以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也标志着寒阴之邪得祛,心肾相交之道得到疏通。对于初诊时没有胃肠道症状的姜附体质患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则预示着其后的治疗进入坦途。
案1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曾某,男,17岁,于1943年10月25日延余诊视。询知患者病已19日,身已不发热,但腹中鼓胀,小腹疼痛,不时呻吟,小便短赤,大便有七八日不通,饮食不进,日夜眼不交睫,卧床身不能转侧,舌苔白滑而厚腻,不渴饮,脉搏弦紧,重按则无力而空。诊毕,当即告以病势十分危重,系伤寒坏病,病邪深入少阴之脏寒证,……惟有扶阳抑阴温化之法,使在上之寒水邪阴,由口中吐出,中下之寒水邪阴,由二便排泄使除,阳回阴退,方可转危为安。就以仲景通脉四逆汤加吴茱萸、上肉桂治之。并告知病家,倘若服药后发生呕吐涎痰或大便泻下切勿惊疑,为病除之兆,一线生机,可望挽回。白附片160g,于姜30g,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6g,茯苓26g,吴茱萸6g,甘草6g。10月26日再诊。昨服上方后,旋即呕吐涎水碗许,系病除之兆。脉搏弦紧已退而转和缓,大便溏泻1次,小便解3次,……继以大剂扶阳温化,务使阳回阴退,渐可转危为安。10月27日三诊。昨日清晨服药后,又呕吐涎水约2碗,下午服药后又吐1次,大便泻利数次,均属“冰霜化行”,病毒邪阴由上下窍道溃退。……仍以大剂扶阳辅正主之。10月28日四诊,服药后昨日夜共排泄大便16次,每次多少不一,今晨又大便2次,均为夹水分之稀薄粪便,始而色乌如酱,今晨渐转黄色,此系胃中生阳渐复之兆。……仍以扶阳辅正主之。……11月4日十一诊。病已痊愈,精神饮食均佳,形神尚弱,拟四逆汤加味一剂,继以黄芪建中汤、桂附理中汤及归脾养心汤等善后调理十余日,精神渐复,出院回家休养。此后健康、体质恢复如常。(摘自《吴佩衡医案》)
吴氏乃火神派大家,对于附子的应用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对于服用附子后出现的正性作用亦十分清楚,故能于初诊时向患者阐明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去其担忧,令患者信任而坚持服药,故能阳气来复,疾病得愈。
1 缓症反应
缓症反应即缓解消除症状的反应。服用附子后,真阳得复,阳气得充,阴霾消退,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消除。这是临床上常见的退病反应。临床上若出现缓症反应,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得到好转,如四肢变暖,胃纳好转,大便得实,精神好转等等。患者会因症状的好转而坚持服药,医者亦因看到疗效而坚持用药,这样一来,患者阳虚的体质往往会得到改善或逆转。
缓症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用药反应,不仅是对于附子,对于其他药物亦然。缓症反应的出现,是医者及患者乐于见到的现象,在临床中容易辨别,故不详细述之。
2 正性反应
正性反应即在服用附子等回阳药物时,由于病重药轻;或阳气恢复,正邪胶着,交争剧烈;或阳气得复,寒邪阴霾外透于表而另走他经,而出现症状的反复或出现他经的症状,甚至出现类似中毒的反应。
服用姜附类药物出现的反应,郑钦安在《医法圆通》中《服药须知》一节中有所谈及。笔者将之命为正性反应作用,是为了与药物的副作用相区别。事实上如缓症反应一样,推及其他药物,包括养阴或清热解毒药物,如龙胆泻肝汤或玉女煎等类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正性反应。如果不明白正性反应的医者,往往将正性反应当作药物的副作用,或是药不对症而急于改弦易辙,致使前面正确的治疗功亏一篑。如果详细了解各种类型体质用药后的正性反应作用,在保证辨证无误的前提下,医者鼓励患者继续坚持用药,那么患者的体质就有可能发生逆转,甚至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然要达到体质的改善及转变是要一定代价的,即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
2.1 正性反应的症状
鉴于笔者涉及临床未深,故只能借鉴火神派前辈的医案,如《吴佩衡医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等,对服用附子后出现的正性反应进行初步概括:
2.1.1 胃肠道反应 据笔者的初步统计及观察,对于服用姜附后出现的正性反应作用,大多数病人为胃肠道反应。此反应可剧可缓,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具体的症状差别亦是很大。或是腹中肠呜,或是胃中泛酸,或是频频矢气,或是大便溏薄,或是呈稀水样便,或是呕吐等。因服用附子后,阳气得复,真火得充,“真火生脾土”,母脏既健,子脏在母脏的煦养下,功能得到了恢复,故脾土得火助而健运,奋力抗邪外出。再者脾土乃心肾交通之要道,水火协调之媒。服用附子后,命门火(龙火)得养而旺,火遇土而伏,脾土得温煦而健,心肾得中气斡旋而交,君火得旺,“君火生凡土(胃土)”,脾胃俱得温养而健,驱邪于外,胃肠道功能恢复,故可出现胃肠道的排邪反应,即正性反应作用。
正因为中土乃心肾交通的要道和枢纽,所以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也标志着寒阴之邪得祛,心肾相交之道得到疏通。对于初诊时没有胃肠道症状的姜附体质患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则预示着其后的治疗进入坦途。
案1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曾某,男,17岁,于1943年10月25日延余诊视。询知患者病已19日,身已不发热,但腹中鼓胀,小腹疼痛,不时呻吟,小便短赤,大便有七八日不通,饮食不进,日夜眼不交睫,卧床身不能转侧,舌苔白滑而厚腻,不渴饮,脉搏弦紧,重按则无力而空。诊毕,当即告以病势十分危重,系伤寒坏病,病邪深入少阴之脏寒证,……惟有扶阳抑阴温化之法,使在上之寒水邪阴,由口中吐出,中下之寒水邪阴,由二便排泄使除,阳回阴退,方可转危为安。就以仲景通脉四逆汤加吴茱萸、上肉桂治之。并告知病家,倘若服药后发生呕吐涎痰或大便泻下切勿惊疑,为病除之兆,一线生机,可望挽回。白附片160g,于姜30g,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6g,茯苓26g,吴茱萸6g,甘草6g。10月26日再诊。昨服上方后,旋即呕吐涎水碗许,系病除之兆。脉搏弦紧已退而转和缓,大便溏泻1次,小便解3次,……继以大剂扶阳温化,务使阳回阴退,渐可转危为安。10月27日三诊。昨日清晨服药后,又呕吐涎水约2碗,下午服药后又吐1次,大便泻利数次,均属“冰霜化行”,病毒邪阴由上下窍道溃退。……仍以大剂扶阳辅正主之。10月28日四诊,服药后昨日夜共排泄大便16次,每次多少不一,今晨又大便2次,均为夹水分之稀薄粪便,始而色乌如酱,今晨渐转黄色,此系胃中生阳渐复之兆。……仍以扶阳辅正主之。……11月4日十一诊。病已痊愈,精神饮食均佳,形神尚弱,拟四逆汤加味一剂,继以黄芪建中汤、桂附理中汤及归脾养心汤等善后调理十余日,精神渐复,出院回家休养。此后健康、体质恢复如常。(摘自《吴佩衡医案》)
吴氏乃火神派大家,对于附子的应用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对于服用附子后出现的正性作用亦十分清楚,故能于初诊时向患者阐明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去其担忧,令患者信任而坚持服药,故能阳气来复,疾病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