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古本难经阐注【序。凡例】
古本难经阐注 (清)丁锦 (1644--1911)
张序
难经者。灵素之精华也。灵素犹多假托。难经则扁鹊手着之书。继往圣开来贤。允为医林之 准的。奈古籍久湮。世传多误。由是解者臆度。读者狐疑。难经晦而灵素不彰。灵素不彰而医道或 几乎息矣。余向至吴门。访求医学。遇歙友金子。赠古本难经。读之则纲举目张。脉通络贯。视世传 之错谬。不啻拨云雾而睹霄汉矣。乃遍考诸家。逐一校对。无如此卷之经明注晰者。宝之箧中 。携归谋付枣梨。以公同志。幸得好古之士。力赞斯役。不数月而书成。俾数千年隐晦之书。一 旦光昭宇内。是医道之幸。亦即凡有疾苦者之浓幸也。其功顾不伟欤。故略序其梗概。以志不 忘所自云。 嘉庆五年岁次庚申仲春近溪张基序
严序
余少学医。从云间嗣宗何夫子游。近侨寓金阊。常与上洋王修沈子究论医典。农轩之训。犹之 六经。扁鹊仲景犹私淑尼父之孟氏。是以内难伤寒。实医门鼎足之三经也。自汉而下。名贤继 出者。惟本此而已。后代作者。非不各有发明。然日就褊浅。致今之学人。乐浅而畏深。趋末而忘 本。呜呼。经义不明。医术奚恃。安得有好古之士。尚论三经。引宋仁宗朝嘉 故事。上请圣天子 诏儒臣及精通其事者。参古酌今。编纂全书。颁行宇内。为万世苍生计乎。适有客告余曰。向之 所谓难其人者今得之矣。姓丁氏。号适庐。从茸城携古难经加以阐注。来吴就梓。余闻之。始则 异。既则疑。因忆先师曾述宋时丁德用难经补注言。华元化得越人书被执乃烬。今之流传者。 皆吴太医令吕广重编。文多错简。辞意难明。十七家之注。如滑氏等仅存疑义。莫从考证。或有 古本。惜未显于世耳。今子所闻。莫非吴氏之古本欤。客曰否。因偕沈子访之。见其人。飘然鹤发。 非世俗之流。读其书。非素见之书。方知难经本来辞明理贯。并无一字衍文。故东坡楞伽跋云。 如医之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必有见而云然。益征师言有自矣。噫。二千余年若晦若灭之 书。一旦复显。使天下人知八十一难。乃越人之注内经也。而先生之文。又疏越人之注义也。一 若中天之日。纤微毕照。将见此本一出。则十七家之本可尽废矣。先生已成不朽之功。岂常人 所能及哉。丁子避席曰。河图洛书。因圣人而出。世秘之书。俟圣朝而显。此亦理数之使然也。我 何人斯。而敢与其功焉。余因乐其遇而纪其事。敬述于简末。 乾隆三年戊午阳月洞庭菊坡居士严茂源书
古本难经阐注 (清)丁锦 (1644--1911)
张序
难经者。灵素之精华也。灵素犹多假托。难经则扁鹊手着之书。继往圣开来贤。允为医林之 准的。奈古籍久湮。世传多误。由是解者臆度。读者狐疑。难经晦而灵素不彰。灵素不彰而医道或 几乎息矣。余向至吴门。访求医学。遇歙友金子。赠古本难经。读之则纲举目张。脉通络贯。视世传 之错谬。不啻拨云雾而睹霄汉矣。乃遍考诸家。逐一校对。无如此卷之经明注晰者。宝之箧中 。携归谋付枣梨。以公同志。幸得好古之士。力赞斯役。不数月而书成。俾数千年隐晦之书。一 旦光昭宇内。是医道之幸。亦即凡有疾苦者之浓幸也。其功顾不伟欤。故略序其梗概。以志不 忘所自云。 嘉庆五年岁次庚申仲春近溪张基序
严序
余少学医。从云间嗣宗何夫子游。近侨寓金阊。常与上洋王修沈子究论医典。农轩之训。犹之 六经。扁鹊仲景犹私淑尼父之孟氏。是以内难伤寒。实医门鼎足之三经也。自汉而下。名贤继 出者。惟本此而已。后代作者。非不各有发明。然日就褊浅。致今之学人。乐浅而畏深。趋末而忘 本。呜呼。经义不明。医术奚恃。安得有好古之士。尚论三经。引宋仁宗朝嘉 故事。上请圣天子 诏儒臣及精通其事者。参古酌今。编纂全书。颁行宇内。为万世苍生计乎。适有客告余曰。向之 所谓难其人者今得之矣。姓丁氏。号适庐。从茸城携古难经加以阐注。来吴就梓。余闻之。始则 异。既则疑。因忆先师曾述宋时丁德用难经补注言。华元化得越人书被执乃烬。今之流传者。 皆吴太医令吕广重编。文多错简。辞意难明。十七家之注。如滑氏等仅存疑义。莫从考证。或有 古本。惜未显于世耳。今子所闻。莫非吴氏之古本欤。客曰否。因偕沈子访之。见其人。飘然鹤发。 非世俗之流。读其书。非素见之书。方知难经本来辞明理贯。并无一字衍文。故东坡楞伽跋云。 如医之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必有见而云然。益征师言有自矣。噫。二千余年若晦若灭之 书。一旦复显。使天下人知八十一难。乃越人之注内经也。而先生之文。又疏越人之注义也。一 若中天之日。纤微毕照。将见此本一出。则十七家之本可尽废矣。先生已成不朽之功。岂常人 所能及哉。丁子避席曰。河图洛书。因圣人而出。世秘之书。俟圣朝而显。此亦理数之使然也。我 何人斯。而敢与其功焉。余因乐其遇而纪其事。敬述于简末。 乾隆三年戊午阳月洞庭菊坡居士严茂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