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哪位高人能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一下桂枝汤症的生理特征

mlgwyh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7
帖子
293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哪位高人能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一下桂枝汤症的生理特征?
 
桂枝汤症的生理特征?

这话的意思我都没搞懂,更不敢妄论了
 
世界很大,千人千面,我也常困惑,谁给俺解释下拖拉机的化学属性?
我也困惑。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首先,汗出多见热退,此处发热、汗出俱在,就是说汗不足以泄热,这种结果有两种原因,第一:汗不足;第二:热太多。
其实恶风和恶寒看来相似,实则两端。恶寒,说明腠理致密,脉见浮数,注意这里的“数”,就是心率的增快,说明心脏开始在动员储备力量。而恶风,风与汗合,体表为湿,腠理未必致密,否则汗不得出。
为什么汗不足以泄热?下文说脉缓,何为脉缓?心主血脉,就是脉诊时指下的感受由两个因素形成,其一,心脏的原因;其二,外周动脉血管的原因。脉缓,就是心脏的收缩传导到外周较为缓慢,又有两个原因,第一:心脏舒缩能力差;第二:外周血管紧张度不够。换句中医的话,就是心气不足合并心气散。心气不足用桂枝,心气散,用白芍酸收,以收心阳,使脉管张力增加。炙甘草合桂枝,以助心阳,生姜之用,改善胃黏膜血供,防止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枣,益心气,此时,心气得酸收不致散而弱,得大枣助益则心气旺,脉管张弛有度。
不知解释是否合理?
 
谢谢分享!如果按此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下去,您一定能成为大家的,也会成为一位疗效显著、受人尊敬的临床高手的!中医的传承和发扬舍君其谁?
 
其实这个证如果理解明白了就知道中药的奥妙了!众所周知桂枝汤是治受风有汗的,而麻黄汤治受寒无汗,一是表虚的,一是表实的,就是这么奇妙。为什么不能表实加大桂枝用(发汗劲更大嘛)表虚我少用麻黄……这就是物理之性不同。而麻黄根却又是止汗的,因此纯粹讲化学成分没有什么意思。
 
柯琴推桂枝汤为仲景第一方,良有以也!桂枝汤这一系列特别涵盖广,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小建中汤等都是桂枝汤加减而成!所谓伤寒论是理法方药的结合,诚为定论。
 
柯琴推桂枝汤为仲景第一方,良有以也!桂枝汤这一系列特别涵盖广,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小建中汤等

桂枝在现行的伤寒本上,或从行文的次序上,都能看出,是排在第一位的方子。
温病条辨第一方是什么?
大家自查看,也是此方。
 
非要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说桂枝汤,其实也挺有趣的,(当然中医不是这么学的)。
要我说桂枝汤一是提高人体兴奋度(分泌肾上腺?),二是提高人体营养吸收能力,尤其是水吸收,补充人体血量。
所以桂枝汤本身是一剂补药,不按服法的话是不会出汗的。
所以桂枝汤的应用绝非伤寒中风一处,只要是人体偏虚的偏寒的,都可以以桂枝汤为基本方。
猜的哦。
 
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好像不通吧?我的观念是桂枝汤证就是一个卫气虚,不能固涩津液的问题,治疗以桂枝、甘草、大枣以补充卫气,使其能够正常下达,芍药甘草大枣补充营血,使其能够正常上升。用生姜使其达表来调和营卫之气。
 
桂枝在现行的伤寒本上,或从行文的次序上,都能看出,是排在第一位的方子。
温病条辨第一方是什么?

虽然说桂枝廪赋柔嫩但毕竟也是一个发阳之物!如果没有阳虚之症用上也会伤阳——对于伤阳这个概念我倒觉得用西医理论解释一下蛮有意思……
 
仲景讲夺血者无汗!这个和内经理论是一的,对西医而言就纯粹是“迷信”,但确实存在。比如现在的天气你晒热了,如果不赶紧服药解表那就可能流鼻血,而可能就觉得下火好了……中医真是很奥妙的。而桂枝还可以舒肝,比如小建中汤就有解肝郁的作用!
 
联系上面其实所谓“伤阳”就是一个失血的状态!特别烦躁,又特别衰弱……
 
桂枝汤中芍药是什么作用呢?是不是必须的呢?
对一些轻的感冒症状,生姜红糖就可以解决问题,是否是缩小了的桂枝汤呢?
服用桂枝汤,要是不用汗法,是否也能解表呢?
等等问题,求解答。
 
桂枝汤中芍药是什么作用呢?是不是必须的呢?
对一些轻的感冒症状,生姜红糖就可以解决问题,是否是缩小了

桂枝汤里芍药正是极精妙的!芍药酸甘敛阴,正与发散的桂枝构成一个绝妙的配合——当然如果不用芍药会怎样?因为这要联系桂枝汤的用途!它不是治表寒无汗的,相反,即使服用了它也得同时啜热粥助汗。真是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了。
 
桂枝汤原来组成不变,但增加其中的桂枝或芍药的量就成为“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君药一变就分别发挥了各自的主导作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