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黄连解毒汤
别名:黄连解毒汤
组成: 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
出处: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
主治: 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于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
用法用量: 水6升,煎取2升,分2次服。
各家论述: 1.《医方考》:用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肝之火,黄柏泻肾火,栀子泻上下之火。 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手少阳药也。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栀子泻三焦之火从膀胱出。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3.《删补名医方论》: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也,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下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出。
附注: 解毒汤(《保命集》卷中)、火剂汤(《脉因证治》卷上)、黄连黄柏汤(《伤寒总病论》卷三)、既济解毒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三黄解毒汤(《外科十法》)、三黄汤(《不居集·下集》卷四)。
别名:黄连解毒汤
组成: 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
出处: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
主治: 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于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
用法用量: 水6升,煎取2升,分2次服。
各家论述: 1.《医方考》:用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肝之火,黄柏泻肾火,栀子泻上下之火。 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手少阳药也。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栀子泻三焦之火从膀胱出。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3.《删补名医方论》: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也,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下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出。
附注: 解毒汤(《保命集》卷中)、火剂汤(《脉因证治》卷上)、黄连黄柏汤(《伤寒总病论》卷三)、既济解毒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三黄解毒汤(《外科十法》)、三黄汤(《不居集·下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