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伤寒论》 书名谈起(刘渡舟)
大师讲坛
《伤寒论》原名叫 《伤寒杂病论》, 或叫 《伤寒卒病论》。 此书问世不久,就因兵火洗劫而散佚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使此书得以传至今日。 到了宋朝嘉佑三年 (公元1057年) 八月辛酉,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 治平二年 (公元1065年), 高保衡' 孙奇、林亿等儒臣奉命校正医书时, 考虑到.百病之急, 无急于伤寒.,因此先校订 (伤寒沦) 十卷,于治平三年正月中旬竣工而颁行于世。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 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相互为用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版简称(伤寒论)以来,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热病的专著,而其杂病部分,则认为尽收于 (金匮要略方论) 之中,这种看法陈陈相因一直流传至今。
殊不知伤寒与杂病只能合论, 方可体现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把杂病从伤寒中分开来讲, 则大失仲景著书之旨。
这是因为单纯病伤寒者少, 而与杂病相兼者多。所以只论伤寒不及于杂病则就不够全面。 况且大分男女, 体有强弱,年分老幼, 感邪虽一, 而发病则异。
如果辨证不明杂病之理, 则亦不能明伤寒之治。 又有先患它病,后患伤寒, 内伤外感杂揉出现, 难求一致。 所以,就不能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之原委。
柯韵伯深有体会地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 虚实互呈, 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 此扼要法也。。
柯氏之说,我认为非常正确。 重要的是, 六经辨证原为诸病而立,非为伤寒一病而设, 方有执曾有.论病以辨明伤寒, 非谓伤寒之一病也",他的论法使人眼界大开。
由此可知,(伤寒)是将伤寒与杂病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挥六经辨证之特长。
如果把伤寒与杂病分成两个内容来论, 我认为都是和仲景之学格格不入的。如果用这种分开的思想来指导学习, 恐怕是降格以求,则就难免失其大而得其小了。
学习(伤寒论) 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和掌握理法方药的治疗规律,这就是"从大处着眼", 这样才能求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的境界。
余不敏,从事中医有五十余年之久,总结起来,(伤寒论)方法治疗外感热病的机会不过十分之三,而治内科杂病则十居其七, 事实如此, 胜于雄辩。
(伤寒论)的"伤寒", 亦有广, 狭之分。 广义之伤寒, 正如(伤寒例)所说:"中而即病者, 名曰伤寒; 不即病者, 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 …….成无已注:.温暑之病,本伤于寒而得之, 故太医均谓之伤寒也.。(肘后方) 也说"贵胜雅言总呼伤寒", 而 (素问'热论) 的.今夫热病者,皆伤
寒之类也。 这都属于广义伤寒之辞。
狭义伤寒,正如 (伤寒例) 所说:"冬时严寒,万类深藏, 君子固秘, 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 乃名伤寒耳。"成无己注:"其涉寒冷, 触冒霜雪为病者,谓之伤寒也。"这是说的狭义之伤寒。
(伤寒论)既以伤寒名书, 又论述了伤寒、 中风、 温' 湿、暍等多种热病的内容,说它是广义的伤寒而似无可疑。 但是,如果从其内容分析,则发现仲景所论之重点仍在于狭义之伤寒。何以见之? 试从仲景条文排列来看: 第一条论太阳病的提纲证,第二条论太阳病中风脉证, 第三条论太阳病伤寒脉证, 第四条令人
可怪的未论温病脉证,而反论述了传经问题。延至第六条才讲述温病的情况。从条文衔接来看第二条可以接第十二条的桂枝汤证; 第三条则可接第三十五条的麻黄汤证, 这种写法, 叫做头尾相顾,形成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惟独第六条的温病则无明确的条文与之相接‥ 所以说温病的行文有头而无尾,更缺少相应的治疗方法。反映了仲景对温病只能为宾,而不能为主。有的学者提倡的。寒温统一。, 这只是个人见解,自当别论, 而不能分庭抗礼混为一谈。
大师讲坛
《伤寒论》原名叫 《伤寒杂病论》, 或叫 《伤寒卒病论》。 此书问世不久,就因兵火洗劫而散佚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使此书得以传至今日。 到了宋朝嘉佑三年 (公元1057年) 八月辛酉,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 治平二年 (公元1065年), 高保衡' 孙奇、林亿等儒臣奉命校正医书时, 考虑到.百病之急, 无急于伤寒.,因此先校订 (伤寒沦) 十卷,于治平三年正月中旬竣工而颁行于世。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 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相互为用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版简称(伤寒论)以来,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热病的专著,而其杂病部分,则认为尽收于 (金匮要略方论) 之中,这种看法陈陈相因一直流传至今。
殊不知伤寒与杂病只能合论, 方可体现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把杂病从伤寒中分开来讲, 则大失仲景著书之旨。
这是因为单纯病伤寒者少, 而与杂病相兼者多。所以只论伤寒不及于杂病则就不够全面。 况且大分男女, 体有强弱,年分老幼, 感邪虽一, 而发病则异。
如果辨证不明杂病之理, 则亦不能明伤寒之治。 又有先患它病,后患伤寒, 内伤外感杂揉出现, 难求一致。 所以,就不能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之原委。
柯韵伯深有体会地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 虚实互呈, 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 此扼要法也。。
柯氏之说,我认为非常正确。 重要的是, 六经辨证原为诸病而立,非为伤寒一病而设, 方有执曾有.论病以辨明伤寒, 非谓伤寒之一病也",他的论法使人眼界大开。
由此可知,(伤寒)是将伤寒与杂病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挥六经辨证之特长。
如果把伤寒与杂病分成两个内容来论, 我认为都是和仲景之学格格不入的。如果用这种分开的思想来指导学习, 恐怕是降格以求,则就难免失其大而得其小了。
学习(伤寒论) 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和掌握理法方药的治疗规律,这就是"从大处着眼", 这样才能求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的境界。
余不敏,从事中医有五十余年之久,总结起来,(伤寒论)方法治疗外感热病的机会不过十分之三,而治内科杂病则十居其七, 事实如此, 胜于雄辩。
(伤寒论)的"伤寒", 亦有广, 狭之分。 广义之伤寒, 正如(伤寒例)所说:"中而即病者, 名曰伤寒; 不即病者, 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 …….成无已注:.温暑之病,本伤于寒而得之, 故太医均谓之伤寒也.。(肘后方) 也说"贵胜雅言总呼伤寒", 而 (素问'热论) 的.今夫热病者,皆伤
寒之类也。 这都属于广义伤寒之辞。
狭义伤寒,正如 (伤寒例) 所说:"冬时严寒,万类深藏, 君子固秘, 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 乃名伤寒耳。"成无己注:"其涉寒冷, 触冒霜雪为病者,谓之伤寒也。"这是说的狭义之伤寒。
(伤寒论)既以伤寒名书, 又论述了伤寒、 中风、 温' 湿、暍等多种热病的内容,说它是广义的伤寒而似无可疑。 但是,如果从其内容分析,则发现仲景所论之重点仍在于狭义之伤寒。何以见之? 试从仲景条文排列来看: 第一条论太阳病的提纲证,第二条论太阳病中风脉证, 第三条论太阳病伤寒脉证, 第四条令人
可怪的未论温病脉证,而反论述了传经问题。延至第六条才讲述温病的情况。从条文衔接来看第二条可以接第十二条的桂枝汤证; 第三条则可接第三十五条的麻黄汤证, 这种写法, 叫做头尾相顾,形成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惟独第六条的温病则无明确的条文与之相接‥ 所以说温病的行文有头而无尾,更缺少相应的治疗方法。反映了仲景对温病只能为宾,而不能为主。有的学者提倡的。寒温统一。, 这只是个人见解,自当别论, 而不能分庭抗礼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