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施杞

杏林一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2827
获得点赞
31
声望
38
施杞
施杞(1937年-),男,汉族,江苏省东台市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3年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目前兼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委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执行主席、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委员,全国中医药临床医学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九五”国家中医药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委员等。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评选为上海市名中医,1996年评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被美国普林士顿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关西针灸大学、欧洲中医学院等8个国外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曾拜全国著名老中医石筱山、石幼山教授为师,系统地学习研究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并兼收并蓄,吸收魏指薪、王子平等沪上名家的伤科特长,成为中医骨伤科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他提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取“一体二翼”的大鹏战略,即以坚持继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主体,以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为二翼,实现在继承中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的腾飞。他重视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实验研究,由他主持的《益气化瘀法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6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痹症的实验模型和现代病理基础》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益气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1990年获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65篇,参加二版、五版《中医伤科学》编写;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骨伤科分册》编委,撰写“内伤”篇;担任《辞海》主要撰稿人,负责撰写骨伤科条目。主编《病案学全书》、《实用中国养生全书》、《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临床中医脑病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历代中医学术论语通解》、《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骨伤科学》、《家庭实用中医全书》、《中国食疗大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国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古医籍选读》等学术著作。主持召开12次全国骨伤科学术研讨会,参加5次国际学术会议,指导博士后1名,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9名,带徒2名,带上海市中医希望之星2名。围绕“脊柱慢性损伤”开展系列研究,先后中标10项课题,在建立3个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颈段动、静力平衡失调导致颈椎病发生和风寒湿加速颈椎退变的规律;证实咽喉部感染与颈椎病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中药有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研究发现椎体骨赘形成主要是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化生的结果;提出椎体骨质疏松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运用益气化瘀利水方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拓宽了该病的治疗手段。临床擅长医治各类脑病和脊椎病,对脑外伤、脑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不愈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各类风湿痹证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崇尚易水学派,注重护养脾胃。治疗颅脑损伤等内伤,主张“瘀阻经络,从肝论治”;对于脊椎病及伤科内损病、杂病等主张“临证三辨,衷中参西”;治疗骨折,在分早、中、后三期基础上,予以“摸、整、稳、运、治、调”六法;治疗脱位,强调“一清、二巧、三稳定”的原则。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肾并养、内外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思想。
 
中医骨伤科
施 杞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创建于1960年,第一任主任是全国著名中医伤骨科专家石筱山先生,科副主任吴诚德教授是著名的武术伤科奠基人王子平先生的传人。本学科在继承上海石氏伤科等骨伤流派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七十年就把颈椎病、腰椎病、骨质疏松症等退变性、代谢谢性骨病的防治列为科室日常特色业务内容之一,之后又不断致力于脊髓、神经损伤和骨代谢谢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自七十年就把颈椎病、腰椎病、椎体骨质疏松等脊柱退变性、代谢谢性骨病的防治列为科室日常特色业务内容之一,之后又不断致力于骨代谢谢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同时注重纳入中医康复理念,在诊疗疾病过程中积极应用推拿、手法、导引、理疗等康复手段。1986年建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2001年骨伤科研究所脊柱病研究室于转制进入龙华医院,与中医骨伤科、中医康复科联合,组建了基础研究部、临床研究部、康复研究部和名中医工作室,共同建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2005年10月成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脊柱病研究所、国际华人骨研学会联合研究中心”,构建我所与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华裔科学家及国际友人合作的桥梁。
该学科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和附属龙华医院的行政领导下,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目前有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7人,聘请名誉教授2名,兼职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6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9人(包括护士),集科研、临床、教学于一体。目前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上海市中医颈椎病特色专科中心建设单位,中医骨伤科连续3年被评为龙华医院A级科室,形成了中医药防治脊柱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慢性脊髓、神经损伤等)、骨质疏松症(以椎体骨质疏松为主)、骨代谢谢病(以骨关节炎为主)以及中医骨伤康复学等一批具有中医特色、在国内领先的研究方向。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提出了 “防治结合,标本兼顾”的学术思想,建立了“益气化瘀补肾法” 防治脊柱慢性损伤性疾病、“益气化瘀、补肾填精法” 防治椎体骨质疏松、“益气化瘀、补肾通络法”防治骨代谢谢的法则,研制出系列方,机理探讨和新药研制方面卓有成效,为深化基础与临床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目前发展状况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7月,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下设基础研究部、临床研究部(龙华医院中医骨伤科)、康复研究部(龙华医院中医康复科)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集科研、医疗、教学于一体。共有医技及科研人员46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博士后2名,博士4名,硕士6名。施杞教授任所长,王拥军教授任常务副所长,侯宝兴主任医师任副所长,石仰山教授为顾问。
该所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共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共建)、上海市中医防治颈椎病特色专科中心建设单位,是首批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全国第一个中医骨伤科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脊柱病研究所、国际华人骨研学会联合研究中心,构建我所与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华裔科学家及国际友人合作的桥梁,及时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形成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医骨伤科研究创新平台,并可开发出新一代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药新药,使我院、我所在全国中医骨伤科科学研究方面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促进在学术上国内外交流并扩大影响。
十五期间,本研究所共承担科研课题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重点项目1 项,合作项目1项),部市级项目19项(重点项目8项,人才基金5项),海外合作项目4 项(香港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科研经费650多万元,并获得上海市专项建设经费300多万元。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最高达6.431(JBMR,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杂志,骨代谢谢研究方面最高级别杂志)和6.482 (JBC,美国生物化学杂志),总影响因子超过30。
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动物模型以及抗FAS抗体诱导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模型建立方法2篇SCI收录论文都被国际脊柱病研究方面最高级别杂志SPINE接受,说明本所脊柱病研究方面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也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椎间盘退变机理以及中医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理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主编《骨伤科学》等专著26部,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伤科学》。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部市级成果奖8项,申请4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已经授权1项,正在开发4项中药新药。培养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研究生39名,指导博士后3名。已经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日本九州大学、英国女皇大学、香港大学等联合开展了脊柱病及骨代谢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本学科特色优势

该学科以中医理论和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将对脊柱病(主要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侧弯、腰椎管狭窄症等)的治疗、预防和保健等多个环节进行系列研究,确立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治疗原则和“益气化瘀补肾”的治疗大法;制定了治疗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和腰椎疾病的系列中药内治协定方。已经成功研制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新药复方芪麝片。在国内最早使用并报道了“经骶管硬膜外封闭+手法”治疗急慢性腰腿痛疾病,并确立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成立了颈椎病、腰椎病的专科,并设有专病门诊。病房初定床位数为35张,2002年度的病房使用率为88.51%,周转率为12.26,平均住院日为30.92天;2003年度病房使用率为92.3%,周转率为13.24,平均住院日为25天。门诊成立了颈椎病、腰椎病、青少年脊柱侧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创伤等6个专病小组,并设有专病门诊;门诊有6个诊室、1个中药换药室、1个局封治疗室,年门诊量5-6万人次。
1、 颈椎病研究方面
六十年代已形成了石氏、王氏伤科的特色,从七十年代就把颈椎病的防治列为科室日常业务的一个特色内容之一,后又在施杞教授的带领下对此病的发病、病因病理、治疗、预防等多个环节进行探索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防治常规。1994年成立了“上海市中医脊柱病防治协作中心”,2001年被上海市卫生局批准为“上海中医防治颈椎病特色专科”,2004年圆满通过验收。总结出“颈椎病从痹论治,外祛风寒,内调脏腑,重在气血”的观点和“外损内伤,治从气血;顾及整体,审查虚实;当理兼邪,尤重痰湿;巧用外治,轻重得宜;精研药物,取舍有度”的治疗思想。并积极推进以传统中医的方法为主,中西医结合防治脊柱疾病。
通过颈椎病人群中医证型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完善颈椎病中医诊断标准,提供临床防治这些疾病的中医治则理论证据。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急性和慢性咽喉部感染也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结合临床和局部解剖学研究,首次提出“急慢性咽喉部感染亦是颈椎病致病因素”的学术观点。并首次提出了颈咽型颈椎病,针对其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会厌逐瘀汤治疗该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药物治疗方面,制定了颈椎病的特色诊疗常规;提出了“颈椎病阶梯治疗程序”的概念;建立颈椎病的门诊专科病史记录档案,制定了颈椎病统一的观察表(脊髓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开展脊髓型颈椎病的单病种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颈椎病的病房中医治疗率98%,门诊中医治疗率100%;制定颈康1~9号方系列协定处方,临床使用率75%,病房达100%。已经研制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新药芪麝颈康丸,并进行了治疗机理研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得2项专利。在外敷药方面,从六十年代即形成系列的石氏敷药和熏洗方,近来又进行了剂型的改良,由敷药改为敷贴;同时也开展了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新技术。在手法导引上,传承王氏伤科的特色,规范了颈椎病的“三步九法”动静力平衡手法;创立了“脊柱病养生保健功”配合脊柱病的治疗和预防,寓防于治,此套操已制成光盘,并获广电部三等奖。

2、 腰椎病研究方面
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腰椎体滑脱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疾病的研究。根据“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理论,以“益气化瘀补肾法”为治疗大法,通过多年摸索,在原有的腰1-3方基础上,目前保留了健腰冲剂(即腰1方)和补骨脂冲剂(即腰3方),针对急性和慢性的病人又制定了腰痛1-2号方。在国内最早使用静滴丹参治疗腰腿痛,开创了中药制剂静脉滴注治疗脊柱疾病的先河。另外,我们也积极探索此类疾病的多种治疗方法。
对于腰腿痛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在国内我们较早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从1964年开始,我们最早采用并报道经骶管硬膜外造影的方法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被收入权威专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在此基础上,最早探讨了“有关椎管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意义”;在1983年首先探讨并报道了“脑诱发电位诊断腰骶神经根受压的应用”。
其次在临床治疗上,我们是最早采用骶管硬膜外药物注射疗法,并将其与手法相结合,该技术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手法技术合理有机地结合,完善了中西医对腰腿痛疾病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已经形成了“骶管硬膜外药物滴注加手法治疗急慢性腰腿痛”的特色诊疗手段,并列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的推广项目。我们曾统计5826例病例,有效率达82%,治愈率占19.2%。该技术方法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从70年代开始,我们也接受培养了许多进修医生,使此方法进一步被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此方法已被全面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急慢性腰腿痛疾病。在非药物治疗手段上,我们较早开展了关于腰痛患者背部压痛点的观察和针灸电灼治疗腰腿痛研究,其中“穴位指压推拿治疗腰痛的镇痛机理研究”获1990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目前这两种方法在我们临床广泛应用,成为特色治疗手段。

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研究方面
从1993年开始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并于1999年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院的帮助下,用云纹照相仪的非创伤方法普查了上海十个区县的3万多青少年,得到了发病率约为9.12%,市教委已将此病的防治工作列入“上海青少年九病防治”之一。同时发挥中医骨伤康复的特点,在王氏伤科的“祛病延年二十势”的基础上,我们创立了“脊柱侧弯体疗操”结合手法治疗及预防青少年的脊柱侧弯,并已立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诊疗技术课题资助。

4、 椎体骨质疏松研究方面
从1990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并在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教委等科研项目支持下,在国内较早地开展生物力学、中药体外细胞学和血清药理学的研究,运用大鼠I型(去卵巢)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胎鼠颅骨细胞培养技术继续开展上述中药方及其主要有效成分的进一步筛选。提出“益气化瘀、补肾填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法则,研制了“补肾填精冲剂”、“骨密冲剂”、“骨松Ⅰ号方”、“骨松Ⅱ号方”,临床试验研究证实该系列方可以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肾虚症状、缓解腰背酸痛、增加椎体和前臂尺骨的骨密度值,血生化指标(PTH、CT、BGP、AKP)也显示该方具有抑制骨丢失作用。实验证实骨密冲剂可以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病理切片也显示骨小梁密度及厚度较模型组有显著的改善,在提高骨量方面与特乐定治疗组相当,显示了骨密冲剂在改善骨小梁结构方面的优越性。补肾药治疗骨质疏松疗效及分子机理研究则是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探讨骨密冲剂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的机理并证实本方有延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展的效果。目前本学科在建立小鼠肢芽干细胞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利用Westhern blot、定量PCR分析等方法已证实黄芪多糖、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蛇床子素、大豆甙元等中药单体对collagen type Ⅱ, collagen typeⅩ,Alkaline Phosphatase、Osteocalcin、SP7、Runx1MRIPV,Runx1MASDS、Runx2MRIPV,Runx2MASNS等细胞生长和转录因子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初步发现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蛇床子素有BMP-2样作用,说明这些单体有促进干细胞转化为骨细胞的作用。目前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合作,正在承担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利用表达特异性报导基因的克隆细胞筛选药物技术,正在建立骨质疏松症中药筛选标准技术,逐步建立了代谢谢性骨病的“中药有效组分数据库”,计划形成国际最先进的骨代谢谢疾病中药新药开发技术平台,开发出新一代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新药可以在国内外市场应用。

5、 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方面
提出了“气虚肾亏、痰瘀交阻”是此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提出“益气化瘀、祛痰通络、补益肝肾”的治疗原则,通过辨证施治、调整机体整体平衡而达到改善局部病变,并重点放在中医药促进股骨头功能恢复的研究,致力于运用中医药整体调摄(补养气血肝肾),在早、中期改善血循,防止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临床使用总有效率为87.8%。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展开了实验和临床研究,形成“健骨止痛”系列方,“活骨1号”协定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