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8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兰草
又,中药名,即佩兰,出自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菊科植物佩兰(兰草)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
兰草,《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
《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王冰注云:“兰,谓兰草也。《神农》曰:‘兰草味辛热平,利水道,辟不祥,胸中痰辟也。’除,谓去也。陈,谓久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之气者,以辛能发散故也。”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注:“兰草味辛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
兰草即今之佩兰,味辛平,气芳香,能化湿辟浊醒脾,用治口甘(口中甜腻)之脾瘅,有一定效果。
又,中药名,即佩兰,出自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菊科植物佩兰(兰草)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
兰草,《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
《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王冰注云:“兰,谓兰草也。《神农》曰:‘兰草味辛热平,利水道,辟不祥,胸中痰辟也。’除,谓去也。陈,谓久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之气者,以辛能发散故也。”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注:“兰草味辛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
兰草即今之佩兰,味辛平,气芳香,能化湿辟浊醒脾,用治口甘(口中甜腻)之脾瘅,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