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三魂七魄

三先生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08/12/01
帖子
3157
获得点赞
214
声望
63
梁冬 徐文兵:三魂七魄 人体的保护神

黄帝问岐伯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曰:“魂魄毕具,乃称为人”。

遇见美女子,想多看一眼,是动“魄”,而真正爱上她,才为动“魂”。

魂与魄有何不同,究竟何为“三魂”,何为“七魄”?



【徐文兵:魂的第三个层次,叫“幽精”。你听这名字什么感觉?

梁 冬:很飘渺。

徐文兵: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幽精”决定了一个人的生育能力、性取向,决定了你会爱上什么样的人!】




【徐文兵:七魄里,有一魄可在人晚上睡觉时,把许多外界的虚邪贼风、微生物病毒细菌干掉,那个魄叫什么名字?

梁 冬:杀毒软件。

徐文兵:俩字,叫“吞贼”!所以我建议许多人晚上日入而息,沉睡。】



【梁 冬:“尸狗”(七魄中的一种)该怎么调?

徐文兵:任何的神、灵、魂、魄的病都要治心。

梁 冬:心就像个指挥家一样。

徐文兵: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些高级层面上的病,都是心病,人一旦到了出现魂魄问题时,都病的不轻。】


【梁冬:什么叫神魂颠倒?

徐:神什么时候工作?

梁冬:白天。

徐:魂?

梁冬:晚上。

徐:神魂颠倒呢?

梁冬:白天魂出来,晚上神出来。

徐:对,这就是把魄搞乱了,该吞贼的时候吞不了贼,这些人的身体就会长出异物。】



【徐文兵:有一个魄叫“雀阴”。麻雀的雀,阴阳的阴。

梁冬:古代人起名字真有文化。

徐文兵: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梁冬:是不是一种跟鸟有关的一种本能?

徐文兵:不错,这个魄就是指我们生殖功能在晚上得以恢复。】



【徐文兵:什么叫毒?

主持人:是让我们身体失去平衡的那种力量?

徐文兵:不是。我们经常说毒害。一说这人有毒,意思就是说有害。毒可不见得是害,那毒是什么?凝聚!它能够把气或者神聚到一点,这叫“毒”!

梁冬:然也,然也,然也。】



..
 
【三魂七魄】
结合中国传统魂魄信仰与佛法而产生的魂魄说,即三种魂识与七种魄识,合称三魂七魄。此说出自疑伪经典《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略称《地藏十王经》)。并非正统佛教思想。
中国素有魂魄之说,如《左传》〈昭公七年〉的疏说︰‘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中国民间信仰认为魂为天气,魄为地气;即魂为阳气、精神,魄为阴气、形骸。若人死,则魂升天、魄归地。
《地藏十王经》将魂魄之说与《大乘起信论》的说法相结合,创出三魂七魄之说。经文云(卍续150·769下)︰‘于阿赖耶识开为三魂。’它们分别是︰胎光业魂神识、幽精转魂神识、相灵现魂神识。《十王经》认为这三魂与如来之法、报、应三身不二而二。经文又说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七转识就是七魄,它们是︰雀阴魄神识(即舌识)、天贼魄神识(即耳识)、非毒魄神识(即眼识)、尸垢魄神识(即身识)、臭肺魄神识(即鼻识)、除秽魄神识(即意识)、伏尸魄神识(即末那识)。
三魂: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
对于三魂有多种说法: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称之为“本我、自我、超我”;也有人将三魂解释为“天魂、音魂、色魂”(相应于上述的“天、地、人三魂”):“天魂”是人在天上的原始信息本来面貌,“色魂”则是在肉身上的一部分灵魂信息,而“音魂”则是随着起心动念而飘游于体外的一部分灵魂信息,“音魂”可以有千万亿分身。
七魄: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
与德行挂钩,认为是:“
和魄、代表平衡之力、
义魄、代表生死之义
智魄、代表智慧、
德魄、代表品行、
力魄、代表力量、
气魄、代表正义、
恶魄、代表邪恶。
 
说法一:
三魂七魄
道教有所谓人有三魂七魄的说法:三魂乃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情」,也有人称之为「主魂、觉魂、生魂」或「元神、阳神、阴神」或「天魂、识魂、人魂」;「七魄」分别为「尸狗、伏矢、雀阴、容贼、非毒、除秽、臭肺」,有人认为七魄代表了「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七情(或分别主掌了人的七情),或可说「魄」(七魄)正是一种生物性的本能,例如食欲、性欲、逃避危险等等以及无意识的反射作用。所以「魄」必须依附在肉体上才会发生作用,一旦肉体死亡时,「魄」也就随著肉体的腐烂而自然的消散於无形,所以古人才会有「形魄归於地」的说法。三魂在於精神中,七魄在於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七魄归肉身消失。天魂归天路,地魂归地府,人魂则徘徊於墓地之间,直到再度轮回,三魂才会重聚,七魄则随新的肉身产生。

------
说法二: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就是:生魂、觉魂、灵魂,所谓七魄就是:毛发、牙齿、指甲、精、血、骨、肉也是构成人体的七大要素。另外有的说法是人体有七种血,眼睛的血是涩的,鼻子的血是碱的,舌头的血是甜的,耳朵的血是冷的,身体的血是热的,胸腔内脏的血是腥的,腹腔内脏的血是臭的。当人受惊吓时脸色苍白,上身冰冷发抖,为魂飞魄散是也。另类解读是好吃、好穿、好淫、好赌、好贪、好祸、好妄想。此七魄为人的邪气部份,和三魂刚好正邪两立(三魂为正气),也就是所谓佛魔共体,善恶并存。
 
三魂七魄(z)

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

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并常附于人体之上。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其实每一个人的眉心轮天眼都是打开着的,眉心轮又称为月轮。月本身就是一个开着的目。目又为眼睛。所以月轮眉心原来就是一个开着的眼睛。月无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时兼得地魂的影。月明之中自能成相。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命中之日在左而不在右。意即日出东方,明月西沉,早晨之大象。倘若日在月左,虽则能明。右日之明乃为暮晚之象,明不能久,不若早晨之朝日,明能长久。此朝乃万佛所朝,大道所归,也即是大日如来之所在。

地球上的所有人联合构成了人类社会,那么所有人类的天魂和地魂也分别构成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社会。天有天的规律。地有地的法则。由每一个人的天魂和地魂,与相应的天社会和地社会,联合构成了能够影响人类前程的宇宙大运。

古人认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也有说三魂六魄的,三魂又叫三精。这种说法来源于道家,如道书《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玄怪录》载三魂七魄故事,唐元和五年五月,司戎郎崔宣子崔环病中被两黄衫带到阴间判官院受刑。崔环站判官院外,忽听到四声以杖击人声音,旋有阴吏出来对崔环传话:今且宽恕,只将你轻杖四板放归。崔环说:“此身不入,何以受刑?”阴吏说:“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家,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胫合有杖痕?”崔环拉起衣一看,两胫上果然各有四条杖痕,且痛苦不堪,不能举足,只能匍匐而行。

清袁枚《续子不语》亦载:杭州风俗,新娘子过嫁时须手执宝瓶,内盛五古,入男家门后交换,然后放在米柜中。某日,一梁氏新娘执宝瓶过城门时,因守门人索钱吵闹受惊,随即精神恍惚。后喝一碗符水,才神魂稍定,乃对人说:“我有三魂,一魂失落于城门外,一魂失落于宝瓶中,须向两处招归之。”家人依言施行。新娘子说:“城门外魂已归矣,宝瓶中,魂为米柜所压,沿不能出,奈何?家人又依言施为,新娘病才好。

而梦笔生《续金瓶梅》中的沈花子也有三魂:一魂在阳间随身乞食,一魂留在阴间做饿鬼受罪,还有一魂在西门庆坟上守尸。某日清明,沈花子不小心摔死在路边。正遇上替西门庆守坟之魂,便把随身魂叫到西门庆坟内。两魂各诉其苦,甚至打起架来,随身魂怪守尸魂不该把他骗来,误了他清明节的好生意;守尸魂却怪他终日游食在外,让自己干守尸的苦差。直到土地神来把两魂叫去合入前身还阳才算了事。

袁枚《子不语-随园琐记》中曾自述:他某日病重高烧,感觉到有六七人纵横杂卧一床,他不想呻吟,但他们呻吟;他想静卧,但他们却摇醒他。后来高烧退去,床上人也渐少,等到烧退尽,那些人皆不见了。原来,与他同卧之人,皆是他的三魂六魄
 
三魂七魄到底是什麼東西,



在《離騷》已可見到 "魂" 與 "魄" 二字連用, "三魂七魄"有時被人認為 三與七並不是有特定意義, 有時又被認為在醫學與黃老尚有其意涵, 我摘錄不同人的看法你瞧瞧哪種說法可靠.
 
歐崇敬博士<<渾沌之知的講造>>第十章, 從各種觀念史發現

<大知者>可見的世界整體與真髓物質

我們可以說在春秋戰國時代裡關於<魂>、<魄>的地位,以及「人」在多重時空中的存在屬性問題已被綱要性地把握到了,卻尚未被加以成為多重地知識整合。我所謂的多重之知識整合即是其與<八卦>、<五行>的結合等發展。很顯見的,<三魂七魄>即是在與<八卦>這一知識系統結合後而產生的內涵。而不代表〝個數〞的<三>或<七>。在漢代由於黃老道家及醫家對此觀念的發展,使得關於<魂>與<魄>的觀念已明確地成為<三魂七魄>,事實上此四字乃說明著<魂><魄>二者屬性的關係,亦即<水火>對偶性的關係和方位性的關係。

而這組字詞也應限定在醫學和黃老之學的敘述系統中才有其正確的指涉意義。當<三魂七魄>被誤用為三個魂、七個魄時,一切認識的混亂由是而起。另一個宗教上的發展,當魏晉南北朝以後,道教對此理論把<三魄>與<祖宗牌位>.地府.墓碑>結合時,表稱人死後的世界乃是以三個魂各立於<祖宗牌位.地府.墓碑>各一。於是<魂>的認識乃被階段性地確認。我們要問的是何以<魂>因<八卦>中的屬生與方位介定,以從屬為一種醫家的觀念後被轉化為一個數量上的時空屬性呢?一個很明顯的疑問則是:若在其他宗教中無此之設立,則是否仍為<三>呢?這個問題很明顯地指向一個人與多重時空存在性的問題。

我們從這樣地循問,很明顯地發現問題所在,並且可以推斷出<魂>應回復春秋戰國的認識架構中,<三魂>的使用是<八卦>系統中的指涉,而非一個數量的指稱,魏晉以後還為<三魂>命名以確立為<三個>是一種觀念上的錯誤。當然,關於<七魄>為七個與為七者命名的方式,亦是相關的錯誤。

至於宗教上的實存,<魂>是否同時地存在於<祖宗牌位.地府.墓碑>呢?答案是否定的。此應修正為此三處成為一個連續的〝場〞透過宗教上發現的科學內涵,加以儀式性的操作,乃使得<魂>得以在三者之間以極快的速度中存在。



在這裡真正出場的其實是<魂>與<多重時空>的關係,<魂>如何在操作儀式後,確定地可存在於<祖宗牌位>及<墓碑>之中,顯然這裡涉及了<此在時空實有物>界定<非此在時空存有者>的問題,這裡,無疑的是道教為世界科學發現了一個極重要的時空屬性。<符號>、<磁力的介入連接>、<此在的實體物>可為<非此在的存在者>形成一個存有場,那麼,存有場也就不必然地是〝三〞,而是設置意義上的某一種巧合使用。那麼,道教中的<元神>也就不必然地為任何一個數量,而是修煉者在<身體上的修行>由體質中分化出的各種不同特質有關。於是,<元神>的可出現數量就應該成為修煉者藉<身體>在多重時空中的存在屬性,透過<質>的聚合力量與意志主控與連接關係而成立為一個非限定數量的<非此在時空存有關係>。

這就完全推翻了我在《超越形而上與自覺層次》中原來所接受歷史論述者與民俗歷史論述者的觀點。<魂>、<魄>、<元神>的觀點必需要恢復先秦、兩漢到魏晉之間的看法,而不應使用其以後被任意用語言詮釋的方式。

從上述這段考察活動裡,我們已可以從一個認識論上的相關字詞考察,在歷史中的發展裡發現由其發展的實存有展現出其應有的實在性,以及作為一個科學上關於時空性與質料性的原理。於是,我們也藉此而解開了一切存有者,作為物質地存在,乃是非限定數量於時空體系,而是可被分延為許多有限而非限定地存有者於多重時空的。<影子物質>的立論也因此而成立了。此在時空中的物質之中是否存在著一個內在性地<真髓物質>性終於在本論文中被解開了。
 
許衡山<<先道靜坐叢書之開天眼神通研究>>



人因為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會活動的肉體.

三魂分為



一.靈魂--又可稱:天魂跟主魂.˙

二.覺魂--又可稱:地魂跟視魂˙

三.生魂--又可稱:人魂跟象魂˙



七魄分為



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慾



三魂在於精神中. 七魄在於物質.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

七魄歸肉身消失. 肉身消失三魂七魄之歸處



主魂--為天魂.他往空間天路報到.(因主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

不滅的無極.雖然有肉體的因果牽連因之不能歸宗源地.只好被

牽帶走上空間天路之寄託處)暫為其主神收押(主公)"天牢".



覺魂--為地魂.往地獄報到.(因覺魂本來是主魂的"電腦".可知

主魂一切之因果報應. 也可指使"生魂"肉身之善惡.所以肉身死

亡再進因果是非地--地獄).



生魂--為人魂.往墓地報到.(因人魂本來是"祖德"歷代姓氏流傳

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後再墓地對神主.來

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託處).



七魄在肉身死亡時已隨之消失.就無須再說
 
徐華震<<西洋神祕學寶典>>



三魂 -- 是中國式的對人體能量的一種稱呼,尤其以帶有主要意

識的能量體的稱呼,而此三魂主要存在於人體的上丹田(玄關)、

中丹田(太陽神經叢)、及下丹田(臍下三指幅)處。



七魄 -- 中國式的對人體七個能量體的稱呼,此七個能量體分別

來自人體的海底輪、臍輪、太陽神經叢、心輪、喉輪、眉心輪、

及頂輪。
 
李涼<<天齊大帝>>中, 將軍陰魂與道士柳志宏間的對話



啟稟法尊!陽世之人有三魂七魄,乃胎光,爽靈、幽精三魂,屍

狗、伏矢、雀陰.蠶賊,非毒、除穢、臭肺七魄,各主精、神、

氣及心、胃、腎、腸,膽、肝、肺,三魂七魄去半便性命有危,

陰世魂魄也有魂精糖及魄精兩者若幻滅,便將魂飛魄散永世不輪

迴超生了.”“哦——原來如此道家雖知人有三魂七魄,卻不知陰魂

尚有“魂魄之精”?所謂魂飛魄散散便是指此了.
 
《酉陽雜俎》則云:「三魄營骨,七魄衛肉。」據說三魂可由人體的三關處出竅,其中天關在耳、人關在臍、地關在腎。天關若虛守,靈魂會從耳際出竅。人關若虛守,靈魂會從臍中出竅。地關若虛守,靈魂會從腎部出竅。靈魂出耳,飛於天際,多生幻情。靈魂出臍,遊於人際,多思情,容易胡思亂想。靈魂出腎,入於地門,多生驚嚇之情,常遭鬼魅。
若精氣神固守於體內,身中三魂不外散,百邪不得侵,壽命長存。
又有一說,人死後,先失一魂,即識神胎光,依生前功過看上天享福或入地受苦。對年又失一魂,即中陰身,或稱守屍神爽靈,三年滿又失一魂,該入淪迴或受奉祀,或無祀遊魂。而七魄則每七天一旬散一魄,七旬七七四十九天七魄散盡。
 
七魄

神名。稱人身中有七魄。即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謂
人身中之濁鬼,常於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流蕩遊走穢濁,或交通血食,往鬼來魅
或與死尸相入,或淫赤子聚奸伐宅,或言人之罪,詣三官河伯,或變為魍魎,使人
魅,或將鬼入呼邪殺質諸殘病生人,皆魄之罪﹔樂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敗,
魄疾通。道教有制魄之法。《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隱書解胞十二結節圖訣》:人有七
,害人之命。七魄朝在人左目下,暮在鼻人中下。學道者欲臥,先以右手爪按左目
,及人中各三七過,甚佳。此制七魄之道也。〞也指人身中的七種濁氣。道教認為
身有三魂七魄。《抱朴子內篇‧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
之三魂七魄。〞《太清玉冊》卷八:七魄:尸狗、伏矢、雀陰、天賊、非毒、除穢
臭肺。〞雲笈七籤》卷五十四制七魄法》謂七魄之名為尸狗、伏矢、雀陰、吞賊、
毒、除穢、臭肺,皆身中之濁鬼也。〞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是七魄作祟崇之時,須
制七魄法〞除之,當正臥,去枕伸足,搓手掌心、掩兩耳、存想、咽津、叩齒等。

即月朔月望月晦之夕,人體生理會有一些變化,通過上述作法,可增強人體調節功r
。又有人身有左三魂右七魄,存思時,右七魄在吾肺中。《上清修身要事經》:月
月望月晦夕是,此時也七魄流蕩,遊走穢濁……其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
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此皆
魄之陰名也,身中之濁鬼也。〞《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第一魄名尸
,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蜚毒,第六魄名曰除穢
第七魄名臭肺。此皆七魄之陰名也〞。
 
一、請問是否有此一說?在淨土法門中,有一段是:南謨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二、如是,為什麼是此數字?三、同時,是否有鼓勵人家投機取巧之嫌?四、請問是否有此一說?十齋日,諸罪結集,初一日,『定光如來』十聲三拜消罪四十劫,初八日『藥師琉璃光佛』十聲三拜消罪三十劫,十四日『賢劫千佛』十聲三拜消罪一千劫,十五日『阿彌陀佛』十聲三拜消罪二百劫,十八日『觀世音菩薩』十聲三拜消罪九十劫,二十三日『盧舍那佛』十聲三拜消罪一千劫,二十四日『地藏王菩薩』十聲三拜消罪一千劫,二十八日『阿彌陀佛』十聲三拜消罪九十劫,二十九日『藥上菩薩』十聲三拜消罪七千劫,三十日『釋迦牟尼佛』十聲三拜消罪八千劫,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五、人有三魂七魄,請問往生後此三魂魂歸何處?謝謝!

提問人:李勇德 【台灣】

凡夫答:

1、引用文章時,一定要說明出處,尤其不是人人知曉之說,並且引用時要正確,您說的「南謨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在龍舒淨土文第四卷中,原文是「早晨先面西然香,禮拜祝雲,弟子某某,謹為盡虛空界一切眾生,然香,敬禮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一切正法,一切諸大菩薩,緣覺,聲聞聖眾,過去燃燈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釋迦佛會下一切菩薩、緣覺、聲聞聖眾,過去世自在王如來,現在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剎中一切菩薩、緣覺、聲聞聖眾(佛號隨意所增,不增亦可)(下略)」。

2、不知王龍舒何以如此說,亦不見有經典如此說。

3、有人只喜念一佛,有人喜念無數佛,這只是隨各人喜好而已,與投機取巧無關。

4、可能是道教竊取佛法名相,隨意胡扯之作。

5、三魂七魄是道教的用語,佛法絕無此說。
 
魂魄

內丹名詞。即魂屬陽,魄屬陰。《太一金華宗旨》:〝一靈真性,既落乾宮
,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陽矣,輕清之氣也。此自太虛得來,與元始同形。魄,陰
也,沉濁之氣也。附於有形之凡體,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動氣,皆魄之所為
,即識神也。死後享血食,活則大苦,陰返陰矣,以類聚也。學人煉盡陰魄,即為
純陽〞。謂元氣,元神。《悟真篇》:〝安爐立鼎法乾坤,鍛鍊精華制魄魂〞。

謂神鬼。《文昌大洞仙經》:蓋陽魂為神,陰魄為鬼。陰陽和則魂凝魄聚而有生
。陰陽判則魂升為神,魄降為鬼。《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
,左三魂,右七魄,各按其位,自然凝定,其氣和暢於四肢也。魂為陽神,魄為
陰鬼。《道德真經新注》:〝人之生也必載魂,魂是陽神,陽神欲人生。魄是陰鬼
,陰鬼欲人死〞。或謂:魂者,正神,神貴明信。魄者,邪鬼,鬼尚狂悖。《雲笈
七籤‧魂神部》云:人身有三魂七魄,魂欲得人清靜,欲與生人延益壽算,絕穢亂
之想,久居人身中,則生道備矣。魄常欲得魂不歸,魂若不歸,魄即與鬼通連。魂
欲人生,魄欲人死,魂悲魄笑。《天隱子‧安處》:人之魂陽而魄陰,明多則傷魄
,暗多則傷魂。傷於明暗則疲疾生焉。陳攖寧《黃庭經講義》云:〝自來言魂魄
者,理論至賾,不可華陳,挈其大綱,約有十說:以陰陽論魂魄者,陳氏《禮記
》注曰:魂者,陽之靈而氣之英﹔魄者,陰之靈而體之精。高誘《淮南子注》曰:

“魂者,陽之神﹔魄者,陰之神”。以五行論魂魄者:《朱子全書》曰:“魂屬
木,魄屬金”。所以說,三魂七魄是金木之數也。以五藏論魂魄者:《內經》云
:“心藏神,肝藏魂,腎藏精,肺藏魄”。又曰:“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
者謂之魄”。此言神與魂為一家,魄與精為一家。正合丹道東三南二,木火為侶,
西四北一,金水同宮之說。以鬼神論魂魄者:《禮祭義》曰:“氣也者,神之盛
也﹔魄也者,鬼之盛也”。氣即魂,魂與氣,古人常合為一談。如延陵季子骨肉歸
於土,魂氣無不知之語可見。以動靜論魂魄者:《性理大全》引宋儒說云:動者
,魄也﹔靜者,魂也。動靜二字,括盡魂魄。凡能運用作為,皆魂使之,魄則不能
也。以升降化魂魄者:《朱子全書》曰:“人將死時,熱上氣出,所謂魂升也,
下體漸冷,所謂魄降也”。以志氣論魂魄者:《朱子全書》引《蘇氏易解》曰:

“眾人氣勝志而為魄,志勝氣而為魂”。以思量和記憶論魂魄者:宋儒黃勉齋曰
:人只有個魂與魄,人記事自然記得的是魄,如會恁地搜索思量的便是魂。魂主經
營,魄主受納。以知覺與形體論魂魄者:《禮祭義》陳氏注云:人之知覺屬魂,
形體屬魄。如口鼻呼吸是氣,那靈處便屬魂﹔視聽是體,那聰明處便屬魄。以產
生之先後論魂魄者,《春秋左氏傳》云: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後儒為
之解曰:始化是胎中略成形時,人初間才受得氣,便結成個胚胎模樣是魄。既成魄
便漸漸令動,屬陽曰魂。以上是解魂與魄,又有論魂與魄相互關係的,如《內經》
曰: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薛生白注曰:氣形盛則魂魄盛,氣形衰則魂魄衰。魂是
魄之光燄,魄是魂之根柢。魄陰主藏受,故魄能記憶在內,魂陽主連用,故魂能動
作發揮。二物本不相離,精聚則魄聚,氣聚則魂聚。是為人物之體。至於精竭魄降
,則氣散魂遊,則無所知矣〞。
《性命圭旨》:〝鬼雲為魂,鬼白為魄。雲者,風﹔風者,木。白者,氣﹔氣者,
金。金風散,故輕清。輕清者,魂從魄升。金堅
故重,重濁者,魂從魄降。故聖人以魂運魄﹔眾人以魄攝魂。魂晝寓目,魄夜舍肝
。寓目能見,舍肝能夢。夢多者,魄制魂,覺多者,魂成魄。蓋因魄有精,因精有
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五者運行不已,所以我之偽心,流傳造化,
幾億萬歲,未有窮極。然核芽相生,不知其幾萬株。天地雖大,不能芽空中之核。
雌卵相生,不知其幾萬禽﹔陰陽雖妙,不能卵無雄之雌。是以聖人萬物之來對之以
性,而不對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無心則無意,無意則無魄,無魄則不受生而
輪迴永息矣〞。
 
随神往来谓之魂,能明白神明的运行,就会明白魂的运行,我不能明白,希望楼主能给与解释。
 
回复 14# 求知上进


上面都是转述的他人论述,一起学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