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1/27
- 帖子
- 212
- 获得点赞
- 81
- 声望
- 0
虞胜清简历
虞胜清(1945-)男,江西省铅山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家学说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中医科学》杂志编委、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大讲堂》编委。编写《中医方剂大辞典》(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一等奖)并任编委,编著《精选历代后妃美容500方》(主编)、《刘志明医案精解》(第一副主编)、《中医各家学说》(第一副主编)等书。
虞胜清1962年从学于江西名医李元馨,1976年至1977年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进修一年;1979年至1981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1981年10月─2005年3月在江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史文献学科组执教;其间一直坚持临床,从未间断。1996年07月─1998年08月作为中国中医专家被中国卫生部派往突尼斯从事援外医疗工作。2005年3月开始受聘于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开设专家门诊,历时半年。2005年10月─2010年01月受聘于香港政府办的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任教,2011年01月被香港大学聘为兼职教师。虞胜清是我国医学史上首批获医学硕士学位的中医。毕业后分配在江西中医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医史文献学科组”组长职务,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史文献学科组”为国务院批准的硕士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协作建设单位, 被江西中医学院确定为院重点学科。虞胜清执教20余年,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 系统讲授了留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世界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医古文》以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医案学》、《中医养生学》等10余门课程。在教学中,坚持教书育人,不断充实和更新讲稿,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多媒体、专题报告、学术讨论会、参观医史陈列馆等,特别是能将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注重启发式教学,深受学生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同时,还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厅级科研课题。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编写《中医方剂大辞典》中, 担任江西中医学院课题组副组长和编委,该书共11册,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研究一等奖。主持省厅课题“江西历代医籍整理研究”,并参与国家科技部课题“中医药科技信息数据库”、省厅课题“旴江医学”等科研工作。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地区性学术研讨会、学科协作会、教学研究会, 主编及参编医学论著10余部, 计20余本;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虞胜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 分配到江西中医学院工作后,在完成中医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 一直坚持中医临床, 临床以中医内科、针灸为主,兼通妇、儿、皮肤等科,在临床时,强调突出中医特色,辨证辨病结合,定位定性互参,尤须分清标本,力求理法方药对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 如癫痫、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腹泻、久咳、肝硬化腹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萎缩性胃炎以及老年病等, 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江西日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江西卫生报》等媒体对此都作过专题报导。
虞胜清(1945-)男,江西省铅山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家学说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中医科学》杂志编委、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大讲堂》编委。编写《中医方剂大辞典》(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一等奖)并任编委,编著《精选历代后妃美容500方》(主编)、《刘志明医案精解》(第一副主编)、《中医各家学说》(第一副主编)等书。
虞胜清1962年从学于江西名医李元馨,1976年至1977年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进修一年;1979年至1981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1981年10月─2005年3月在江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史文献学科组执教;其间一直坚持临床,从未间断。1996年07月─1998年08月作为中国中医专家被中国卫生部派往突尼斯从事援外医疗工作。2005年3月开始受聘于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开设专家门诊,历时半年。2005年10月─2010年01月受聘于香港政府办的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任教,2011年01月被香港大学聘为兼职教师。虞胜清是我国医学史上首批获医学硕士学位的中医。毕业后分配在江西中医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医史文献学科组”组长职务,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史文献学科组”为国务院批准的硕士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协作建设单位, 被江西中医学院确定为院重点学科。虞胜清执教20余年,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 系统讲授了留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世界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医古文》以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医案学》、《中医养生学》等10余门课程。在教学中,坚持教书育人,不断充实和更新讲稿,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多媒体、专题报告、学术讨论会、参观医史陈列馆等,特别是能将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注重启发式教学,深受学生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同时,还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厅级科研课题。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编写《中医方剂大辞典》中, 担任江西中医学院课题组副组长和编委,该书共11册,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研究一等奖。主持省厅课题“江西历代医籍整理研究”,并参与国家科技部课题“中医药科技信息数据库”、省厅课题“旴江医学”等科研工作。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地区性学术研讨会、学科协作会、教学研究会, 主编及参编医学论著10余部, 计20余本;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虞胜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 分配到江西中医学院工作后,在完成中医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 一直坚持中医临床, 临床以中医内科、针灸为主,兼通妇、儿、皮肤等科,在临床时,强调突出中医特色,辨证辨病结合,定位定性互参,尤须分清标本,力求理法方药对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 如癫痫、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腹泻、久咳、肝硬化腹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萎缩性胃炎以及老年病等, 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江西日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江西卫生报》等媒体对此都作过专题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