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5
- 获得点赞
- 82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中国传统医学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内外学术界,在保障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天的中医学,可以说是繁花似锦,百花争艳。如果要盘根究底,那么,几乎所有的中医学的成就,都可以回溯到同一个根源,那就是《黄帝内经》。如果说,《黄帝内经》在当时是一颗小小的种子的话,那么,它已经发展成一棵参天的大树。换句话说,在二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无数前贤的辛勤劳动,以及今人的继承和发扬,《黄帝内经》已经发展成一门内涵极其丰富、理论极为深邃的“内经学”。
对于《内经》的研究之所以称之为内经学,并非杜撰或虚构,而是有其客观事实依据的。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范围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有着一支生机勃勃的研究队伍。以王洪图教授为总主编的《〈内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年出版,以下简称《大成》)一书,使人信服地看到一门独立的“内经学”的确已经形成并出现在我国的医学舞台上。
两千多年来,围绕《内经》的研究,古今的学术著作已有400余部,论文何止万篇;涉及的理论问题浩繁、临床技法无数,可谓千头万绪,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成》的编著者以敏锐的眼光,抓住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创造性地把千百年来的这些研究成果加以系统化、条理化,把内经学的几乎全部内涵提纲挈领地介绍给读者,是对两千年以来国内外对内经研究的概括和第一次全面的总结。作者们的聪明睿智、高超技巧,确实令人佩服。与以往一般的大成类出版物不同,《大成》不是把几百部书、万篇论文的资料堆砌在一起,或者加以简单的归纳分类,几乎原封不动或稍加整理,就端出来给读者。相反,《大成》的编著者们从数以亿字计的文献资料中,在全面检读的基础上,在总主编的精心设计和策划下,集全体编撰人员的智慧,殚精覃思,作出十分巧妙而合理的安排,将全部内经学的精华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个多么庞大而艰巨的中医文献学的系统工程啊!他们不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收集所有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更可贵的是他们通过自己认真负责的搜集、阅读、研究和分析,并加以消化,取其精华,使之升华,使读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整个内经学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和所已经取得的成果,所达到的水平,更在恰当的地方画龙点睛,提出编撰者个人的见解。尽管这些见解未必都是完全正确的,但却能发人深省,启迪思路,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道路。感谢编撰者们为此所付出的艰巨劳动!
《大成》全书七编,430万字,近2800页,内容异彩纷呈。笔者认为每一编的内容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其中关于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前所未见;语言文字学的研究,见解精辟,高度概括;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也发人深省;多学科研究,使人思路开阔,极有启迪作用。所有这些,均成为中医药学是一人伟大的宝库的强有力的证明,可谓美不胜收。我作为一名从事医学史研究40余年的专业研究者,对《内经》并无专门研究,但通过浏览《大成》,的确了解了当今内经学发展的水平以及所已取得的成就,对此有了较全面的印象的概念。应该说,《大成》的读者并不仅限于从事《内经》专业研究的学者,对于从事其他学科的中医学专家也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具有很高阅读价值,值得一读。举个例子,我本人正在研究一个关于古代脉学的问题,想了解我国脉学发展的过程、已取得的成绩,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研究现状。对此,我从《大成》中取得了相当完整的印象和启示,如对于古代脉理的精华、脉象与气血经络的关系、藏象学说与脉象的关系、脉象上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现象,诊脉从脏腑经脉遍身诊法到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诊脉法到独取寸口法的发展过程等都有精彩的论述,此外,还引用近人王玉川教授对人寸诊法的评论,用敦煌古医经残卷之异文考释《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论述,互为印证,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当以何者为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大成》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内经》历史文献学的空前总结,既有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概述,更有编撰者创新的见解。它为中医文献学研究树立了一个楷模和典型,创造了新的研究方法,值得认真加以总结和学习。
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像《大成》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文献学巨大系统工程,当然不可能要求它完美无缺。出于对《大成》的爱护,笔者在这里提出几点希望。
首先,对一部400余万字的巨著,全书缺少一个可以检索的索引,这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学术著作不附全书索引,这似乎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学术著作的通病,只有极个别著作给读者提供了这种方便。索引不仅是读者检索的便利,也是一部理想的学术著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此巨大的学术著作,涉及的名词、术语、事项何止百千。举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在《大成》中的前言(代序)中,曾提到《灵枢》中有一种叫“振埃”的刺法,对过敏性哮喘有奇效。然而,找遍全书有关刺法、针灸、经络的篇章,未能找到这一刺法。这种《内经》中提到的古老治法既然有奇效,理应发掘总结。但要在这部400余万字的书中找到这种治法,真有到大海捞针之感。如果有一个完整的索引,读者就能轻而易举地知道除了代序中提到它以外,有在其他地方提及。这样看来,索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全书的完整性、深度和广度。现今电脑检索业已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及出版事业中,编制一个完整的索引当不会再像古代那样困难了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多学科研究内经学的过程中,不能不提及这个领域的问题,但《大成》对此是疏漏了。《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的有关段落早已被各族医学专家学者引为该民族对中医(汉族医)学贡献的依据。既然认为吴又可的温疫学说导源于对《内经》疫疠的发挥,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把朝鲜族的“四象人”和“四象医学”的渊源追溯到《内经》有关篇章。朝医经典《东医寿世保元》(李济马著)指出:“《灵枢》书中有太少阴阳五行人论,而各得外形,未得脏理,未尽精究也。”四象人的理论显然导源于五行人。同理,也不能不把藏医学中的“冲甘恰”诊脉部位和诊脉时机、脉位与脏腑的关系等,与《内经》的脉学理论互相联系起来。诸如此类,都体现了祖国医学是全国各族人民所共同创造的。
《内经》中“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早已被现代的一些学者奉为预防医学思想的萌芽,是中医预防医学的嚆矢,有的学者甚至提出“未病学”的学科。《大成》中虽有个别章节涉及一点治未病的内容,但着笔不多,未能形成专节,似乎是一个缺陷。
在个别有关医史文献的问题上,《大成》的处理方法,似还应该再斟酌。如在第二编一章一节中,有秦越人对《黄帝内经》脉学、脏象等的发挥的内容。文中指的是《难经》对《内经》脉学等方面的发挥。文中又述及秦越人是春秋战国时人。然而,《内经》本身的部分篇章最早也出现在春秋战国,与秦越人是同时代的作品,秦越人又如何对它加以发挥?这个医学史上有争论的问题,是基于有学者认为《难经》是秦越人本人或反映秦越人的思想,或者是该学派的著作。准此,如把此标题改为《难经》对《内经》的发挥,则无不妥。《大成》没有必要陷入关于《难经》作者之争的漩涡里。
笔者注意到在《大成》的编委中,有韩国学者,表明内经学的国际性。但全书对韩国于内经学的贡献谈之甚少,只是在书末附有韩国在现代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若干论文目录。但是,除上述四象医学可以认为导源于《内经》有关记载的发挥之外,古代朝鲜国的医籍还有诸如光武八年李圭?所撰的《黄帝素问节要》四卷;其他重要经典如金礼蒙等的《医方类聚》及《东医宝鉴》中,也都大量引用《素问》及《灵枢》和其他后代的有关著作,这些似不应忽略。
最后,就是《大成》的行文风格的问题,一部多人合作的集体著作,难免有风格各异的行文方法,这是这类创作难以避免的技术性通病。但对于明显的不协调处,似应由一二位编撰人在通读全稿后,尽量予以统一。本书总体上行文流畅,文字通顺优美,无懈可击。但有些用词似较难解,如“本格”,“回溯到流派的相异中”,“反论”(P.809)一类语言,似乎不合汉语习惯,如能作些修改,使汉文读者较易读懂则更好。
“金无足赤”,《大成》的这些问题,绝不影响这部学术巨著的高尚品位。它是迄今笔者所见到的一部最为精彩的、有关中国经典文献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限于个人水平,对它的特点、优点,体会还不够深刻,未能尽述,而前面所提的几点希望,又不免有吹毛求疵之嫌。但是,出于对一部杰作的爱护,只要是对它的更臻完善有所帮助,哪怕算是锦上添“花”,我认为那也是值得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蔡景峰
对于《内经》的研究之所以称之为内经学,并非杜撰或虚构,而是有其客观事实依据的。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范围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有着一支生机勃勃的研究队伍。以王洪图教授为总主编的《〈内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年出版,以下简称《大成》)一书,使人信服地看到一门独立的“内经学”的确已经形成并出现在我国的医学舞台上。
两千多年来,围绕《内经》的研究,古今的学术著作已有400余部,论文何止万篇;涉及的理论问题浩繁、临床技法无数,可谓千头万绪,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成》的编著者以敏锐的眼光,抓住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创造性地把千百年来的这些研究成果加以系统化、条理化,把内经学的几乎全部内涵提纲挈领地介绍给读者,是对两千年以来国内外对内经研究的概括和第一次全面的总结。作者们的聪明睿智、高超技巧,确实令人佩服。与以往一般的大成类出版物不同,《大成》不是把几百部书、万篇论文的资料堆砌在一起,或者加以简单的归纳分类,几乎原封不动或稍加整理,就端出来给读者。相反,《大成》的编著者们从数以亿字计的文献资料中,在全面检读的基础上,在总主编的精心设计和策划下,集全体编撰人员的智慧,殚精覃思,作出十分巧妙而合理的安排,将全部内经学的精华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个多么庞大而艰巨的中医文献学的系统工程啊!他们不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收集所有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更可贵的是他们通过自己认真负责的搜集、阅读、研究和分析,并加以消化,取其精华,使之升华,使读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整个内经学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和所已经取得的成果,所达到的水平,更在恰当的地方画龙点睛,提出编撰者个人的见解。尽管这些见解未必都是完全正确的,但却能发人深省,启迪思路,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道路。感谢编撰者们为此所付出的艰巨劳动!
《大成》全书七编,430万字,近2800页,内容异彩纷呈。笔者认为每一编的内容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其中关于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前所未见;语言文字学的研究,见解精辟,高度概括;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也发人深省;多学科研究,使人思路开阔,极有启迪作用。所有这些,均成为中医药学是一人伟大的宝库的强有力的证明,可谓美不胜收。我作为一名从事医学史研究40余年的专业研究者,对《内经》并无专门研究,但通过浏览《大成》,的确了解了当今内经学发展的水平以及所已取得的成就,对此有了较全面的印象的概念。应该说,《大成》的读者并不仅限于从事《内经》专业研究的学者,对于从事其他学科的中医学专家也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具有很高阅读价值,值得一读。举个例子,我本人正在研究一个关于古代脉学的问题,想了解我国脉学发展的过程、已取得的成绩,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研究现状。对此,我从《大成》中取得了相当完整的印象和启示,如对于古代脉理的精华、脉象与气血经络的关系、藏象学说与脉象的关系、脉象上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现象,诊脉从脏腑经脉遍身诊法到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诊脉法到独取寸口法的发展过程等都有精彩的论述,此外,还引用近人王玉川教授对人寸诊法的评论,用敦煌古医经残卷之异文考释《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论述,互为印证,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当以何者为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大成》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内经》历史文献学的空前总结,既有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概述,更有编撰者创新的见解。它为中医文献学研究树立了一个楷模和典型,创造了新的研究方法,值得认真加以总结和学习。
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像《大成》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文献学巨大系统工程,当然不可能要求它完美无缺。出于对《大成》的爱护,笔者在这里提出几点希望。
首先,对一部400余万字的巨著,全书缺少一个可以检索的索引,这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学术著作不附全书索引,这似乎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学术著作的通病,只有极个别著作给读者提供了这种方便。索引不仅是读者检索的便利,也是一部理想的学术著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此巨大的学术著作,涉及的名词、术语、事项何止百千。举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在《大成》中的前言(代序)中,曾提到《灵枢》中有一种叫“振埃”的刺法,对过敏性哮喘有奇效。然而,找遍全书有关刺法、针灸、经络的篇章,未能找到这一刺法。这种《内经》中提到的古老治法既然有奇效,理应发掘总结。但要在这部400余万字的书中找到这种治法,真有到大海捞针之感。如果有一个完整的索引,读者就能轻而易举地知道除了代序中提到它以外,有在其他地方提及。这样看来,索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全书的完整性、深度和广度。现今电脑检索业已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及出版事业中,编制一个完整的索引当不会再像古代那样困难了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多学科研究内经学的过程中,不能不提及这个领域的问题,但《大成》对此是疏漏了。《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的有关段落早已被各族医学专家学者引为该民族对中医(汉族医)学贡献的依据。既然认为吴又可的温疫学说导源于对《内经》疫疠的发挥,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把朝鲜族的“四象人”和“四象医学”的渊源追溯到《内经》有关篇章。朝医经典《东医寿世保元》(李济马著)指出:“《灵枢》书中有太少阴阳五行人论,而各得外形,未得脏理,未尽精究也。”四象人的理论显然导源于五行人。同理,也不能不把藏医学中的“冲甘恰”诊脉部位和诊脉时机、脉位与脏腑的关系等,与《内经》的脉学理论互相联系起来。诸如此类,都体现了祖国医学是全国各族人民所共同创造的。
《内经》中“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早已被现代的一些学者奉为预防医学思想的萌芽,是中医预防医学的嚆矢,有的学者甚至提出“未病学”的学科。《大成》中虽有个别章节涉及一点治未病的内容,但着笔不多,未能形成专节,似乎是一个缺陷。
在个别有关医史文献的问题上,《大成》的处理方法,似还应该再斟酌。如在第二编一章一节中,有秦越人对《黄帝内经》脉学、脏象等的发挥的内容。文中指的是《难经》对《内经》脉学等方面的发挥。文中又述及秦越人是春秋战国时人。然而,《内经》本身的部分篇章最早也出现在春秋战国,与秦越人是同时代的作品,秦越人又如何对它加以发挥?这个医学史上有争论的问题,是基于有学者认为《难经》是秦越人本人或反映秦越人的思想,或者是该学派的著作。准此,如把此标题改为《难经》对《内经》的发挥,则无不妥。《大成》没有必要陷入关于《难经》作者之争的漩涡里。
笔者注意到在《大成》的编委中,有韩国学者,表明内经学的国际性。但全书对韩国于内经学的贡献谈之甚少,只是在书末附有韩国在现代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若干论文目录。但是,除上述四象医学可以认为导源于《内经》有关记载的发挥之外,古代朝鲜国的医籍还有诸如光武八年李圭?所撰的《黄帝素问节要》四卷;其他重要经典如金礼蒙等的《医方类聚》及《东医宝鉴》中,也都大量引用《素问》及《灵枢》和其他后代的有关著作,这些似不应忽略。
最后,就是《大成》的行文风格的问题,一部多人合作的集体著作,难免有风格各异的行文方法,这是这类创作难以避免的技术性通病。但对于明显的不协调处,似应由一二位编撰人在通读全稿后,尽量予以统一。本书总体上行文流畅,文字通顺优美,无懈可击。但有些用词似较难解,如“本格”,“回溯到流派的相异中”,“反论”(P.809)一类语言,似乎不合汉语习惯,如能作些修改,使汉文读者较易读懂则更好。
“金无足赤”,《大成》的这些问题,绝不影响这部学术巨著的高尚品位。它是迄今笔者所见到的一部最为精彩的、有关中国经典文献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限于个人水平,对它的特点、优点,体会还不够深刻,未能尽述,而前面所提的几点希望,又不免有吹毛求疵之嫌。但是,出于对一部杰作的爱护,只要是对它的更臻完善有所帮助,哪怕算是锦上添“花”,我认为那也是值得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蔡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