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6
- 获得点赞
- 257
- 声望
- 63
《治症总要》是《针灸大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杨继州临床经验的总结,主要论述了针灸对内、外、妇、儿以及五官科疾病病机、治则、治法的见解,并总结了治疗各种疾病的针灸配方。至今,这些配方在针灸临床中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在临床中,师其法,用其方,常常能获得较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腰脊强痛:人中、委中
例一:叶×,男,43岁,消防队员。2007年7月1日不慎扭伤腰部,当时即感腰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自喷“好得快”气雾剂无效,由队友扶持来院就诊。患者痛苦面容,旁人搀扶,一手叉腰,咳嗽、深呼吸时腰部疼痛加剧。查体示:腰椎尚正直,腰椎两侧肌肉僵硬,L4脊突下及两侧压痛,无下肢放射痛,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即取人中穴,行雀啄针刺法,以患者眼睛湿润为度,并令活动腰部,患者即感腰部疼痛明显减轻。10分钟后,再令患者俯卧,取双侧委中穴,行三棱针放血拔罐,各吸出5ml左右紫色瘀血。针后,症状明显好转,腰部活动自如。次日,仍用上法治疗后,痊愈。
按:《治症总要》云:腰脊强痛,“皆因房事过多,劳损肾经,精血枯竭,肾虚腰痛,负重远行,血气错乱,冒热血不归元,则腰痛”,取人中、委中治之。“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人中穴,又名水沟、鬼宫、鬼市穴,是督脉经的鼻下腧穴,又是手足阳明、督脉之会。针刺人中穴能通调督脉之气逆,有疏通气血、散结化瘀、解痉镇痛作用。足太阳膀胱经,“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踔小!蔽?中穴,位于膝?跷颜?中,又名血郄、郄中,是足太阳经所入为合的合土穴,取本穴放血拔罐,可以通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双穴合用,共奏消瘀散结、通经止痛之功。
腰脊强痛:人中、委中
例一:叶×,男,43岁,消防队员。2007年7月1日不慎扭伤腰部,当时即感腰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自喷“好得快”气雾剂无效,由队友扶持来院就诊。患者痛苦面容,旁人搀扶,一手叉腰,咳嗽、深呼吸时腰部疼痛加剧。查体示:腰椎尚正直,腰椎两侧肌肉僵硬,L4脊突下及两侧压痛,无下肢放射痛,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即取人中穴,行雀啄针刺法,以患者眼睛湿润为度,并令活动腰部,患者即感腰部疼痛明显减轻。10分钟后,再令患者俯卧,取双侧委中穴,行三棱针放血拔罐,各吸出5ml左右紫色瘀血。针后,症状明显好转,腰部活动自如。次日,仍用上法治疗后,痊愈。
按:《治症总要》云:腰脊强痛,“皆因房事过多,劳损肾经,精血枯竭,肾虚腰痛,负重远行,血气错乱,冒热血不归元,则腰痛”,取人中、委中治之。“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人中穴,又名水沟、鬼宫、鬼市穴,是督脉经的鼻下腧穴,又是手足阳明、督脉之会。针刺人中穴能通调督脉之气逆,有疏通气血、散结化瘀、解痉镇痛作用。足太阳膀胱经,“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踔小!蔽?中穴,位于膝?跷颜?中,又名血郄、郄中,是足太阳经所入为合的合土穴,取本穴放血拔罐,可以通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双穴合用,共奏消瘀散结、通经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