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09
- 帖子
- 53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本草总论》认为:“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
《旧唐书》记载,柳公度年80余岁,步履轻便,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说:“吾切无术,但未尝以无气佐喜恕,气海常温耳。”柳公度就是经常用灸气海穴以防病延年。离病道人在他的旅行日记中记录着:“在和神打招呼的时候,手里没有拿什么,裹着破烂的腿套,扣着笠帽的带子,心里却想念着,先去灸一灸足三里,比观赏松岛之月还要重要。”
著名医学家王涛在《名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足三里下气也。”
《江间式心身锻炼法》中记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日本学者泽田健说:“足三里,古称长寿灸,日本民间有八日灸,即每月初一灸一次,每隔八日灸一次。”
《扁鹊心书》中曰:“人无病时,常灸命门,中脘,气海,关元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你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中“住世之法”一书中谈到:“余年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逐至身体健康,羡进饮食,六十三岁,因忧愁忽见死脉,脉于右手寸部,十九动一止,乃灸关元,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古代神医扁鹊,有一次路边虢国,正值太子暴厥而死,国中正在举行祈祷,扁鹊入宫中,诊断太子之病是尸厥,便要求晋见国王,并说自己可以救活太子,国王听后大喜。扁鹊于是令弟子子阳研磨石针,为太子刺外三阳五会(百会穴)、加上艾灸,不(灸)久、太子苏醒了。于是,天下人都争相传告,扁鹊能起死回生,其实太子并非真死。命门灸五百壮,五十日,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常如此灸,逐得老年康健。”
《傅物志》解释道: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录其影,则得火,救名冰台。
《荆楚岁时记》所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经史书上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民间习俗。
《疗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
民间流行一句彦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诗词歌赋更是不绝于史,苏东坡《浣溪沙》描绘了“日暖桑麻光拟泼,风来蒿艾气如熏”的田园风光,多么优美动人。
《旧唐书》记载,柳公度年80余岁,步履轻便,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说:“吾切无术,但未尝以无气佐喜恕,气海常温耳。”柳公度就是经常用灸气海穴以防病延年。离病道人在他的旅行日记中记录着:“在和神打招呼的时候,手里没有拿什么,裹着破烂的腿套,扣着笠帽的带子,心里却想念着,先去灸一灸足三里,比观赏松岛之月还要重要。”
著名医学家王涛在《名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足三里下气也。”
《江间式心身锻炼法》中记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日本学者泽田健说:“足三里,古称长寿灸,日本民间有八日灸,即每月初一灸一次,每隔八日灸一次。”
《扁鹊心书》中曰:“人无病时,常灸命门,中脘,气海,关元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你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中“住世之法”一书中谈到:“余年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逐至身体健康,羡进饮食,六十三岁,因忧愁忽见死脉,脉于右手寸部,十九动一止,乃灸关元,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古代神医扁鹊,有一次路边虢国,正值太子暴厥而死,国中正在举行祈祷,扁鹊入宫中,诊断太子之病是尸厥,便要求晋见国王,并说自己可以救活太子,国王听后大喜。扁鹊于是令弟子子阳研磨石针,为太子刺外三阳五会(百会穴)、加上艾灸,不(灸)久、太子苏醒了。于是,天下人都争相传告,扁鹊能起死回生,其实太子并非真死。命门灸五百壮,五十日,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常如此灸,逐得老年康健。”
《傅物志》解释道: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录其影,则得火,救名冰台。
《荆楚岁时记》所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经史书上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民间习俗。
《疗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
民间流行一句彦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诗词歌赋更是不绝于史,苏东坡《浣溪沙》描绘了“日暖桑麻光拟泼,风来蒿艾气如熏”的田园风光,多么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