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余随笔:剂量问题——我对患者这样说
今天下雨,病人比往常少了许多,临近12点钟了,诊室只剩下了五个人。一位六十岁的泄泻多年的老年患者,入夏以来泄泻无度,初诊服药以后腹泻已经减为每日数次,今天是第二诊。在我评完脉,提笔准备书写病案时,这位老者忽然很诚恳地对我说:“孙医生,你能不能把药量放大啊,……嗯,我这个人是不怕吃苦药的,再多的药水我都能够喝下去。花钱也不要紧的,只要能治病,花再多的钱也值得。”我立即停止了书写,放下笔,抬起头来,注视着他一脸认真而几乎是祈求的表情,不知从何说起。这时,正在候诊的其他几个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说:“是啊,人家都说你开药分量轻,——我们都不害怕花钱呀!”今天病人少,倒是可以借此解释一下的,于是,停顿了一下,我便说:
我是在国家机关里跟随父母生活、长大的。记得我大约十五六岁时候,有一位和蔼的老头——我父母的同事,每天都要熬药,经常端着一个药锅进出。他是单身职工,自己从不做饭,有时没有火炉,就在我们家里熬药。有一天,看着他把药包打开,又把一小把中药倒进药锅里面,我问他:“叔叔,你有什么病呢,怎么常年熬药啊?”他把裤腿挽起来,胫部露出了一块四五厘米大小的粉红色皮肤。“嘿,我得的是牛皮癣呵,这不,吃了一年的中药,现在已经基本痊愈了。”我又问他:“怎么这么一点点药哇,这能治好病吗?”“噢,我找的是一位老中医,你别看这药分量轻,一共只有四味药,每味只有两三钱,可是这位老头每次还要认真评一番脉,思考一番,然后才进行加减呢。——永远都是四味药,加减只在一味而已。不要小瞧这药分量轻,这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比那些新中医水平要高得多。你看,我求了很多的中医,吃了好多年的中药,他们都治不好我的病。”这一番话,对我有很深的印象。
后来,我走上了从医的道路,有一天,又遇见了这位叔叔,他一见面就说:“还记得给我治病的那位老中医吗?小子,好好学习中医吧,要学就学那样的真正中医,千万别学那些提笔一写就是半斤八两的庸医啊!”这就是我从学医伊始就没有走上大剂量庸医方法的原因。
这时这位患者已经是不住的点头,流露出释然的表情,我又说:“其实,在这里大家不理解,怨我的药分量轻,可是我也经常把一些病案发到网上,却有很多网友表示根本不相信这就是我每日看病时的真实记录,因为他们难以相信这样的分量可以治病,他们以为我欺骗了网友!”
听到这里,所有的患者都笑了起来!
今天下雨,病人比往常少了许多,临近12点钟了,诊室只剩下了五个人。一位六十岁的泄泻多年的老年患者,入夏以来泄泻无度,初诊服药以后腹泻已经减为每日数次,今天是第二诊。在我评完脉,提笔准备书写病案时,这位老者忽然很诚恳地对我说:“孙医生,你能不能把药量放大啊,……嗯,我这个人是不怕吃苦药的,再多的药水我都能够喝下去。花钱也不要紧的,只要能治病,花再多的钱也值得。”我立即停止了书写,放下笔,抬起头来,注视着他一脸认真而几乎是祈求的表情,不知从何说起。这时,正在候诊的其他几个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说:“是啊,人家都说你开药分量轻,——我们都不害怕花钱呀!”今天病人少,倒是可以借此解释一下的,于是,停顿了一下,我便说:
我是在国家机关里跟随父母生活、长大的。记得我大约十五六岁时候,有一位和蔼的老头——我父母的同事,每天都要熬药,经常端着一个药锅进出。他是单身职工,自己从不做饭,有时没有火炉,就在我们家里熬药。有一天,看着他把药包打开,又把一小把中药倒进药锅里面,我问他:“叔叔,你有什么病呢,怎么常年熬药啊?”他把裤腿挽起来,胫部露出了一块四五厘米大小的粉红色皮肤。“嘿,我得的是牛皮癣呵,这不,吃了一年的中药,现在已经基本痊愈了。”我又问他:“怎么这么一点点药哇,这能治好病吗?”“噢,我找的是一位老中医,你别看这药分量轻,一共只有四味药,每味只有两三钱,可是这位老头每次还要认真评一番脉,思考一番,然后才进行加减呢。——永远都是四味药,加减只在一味而已。不要小瞧这药分量轻,这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比那些新中医水平要高得多。你看,我求了很多的中医,吃了好多年的中药,他们都治不好我的病。”这一番话,对我有很深的印象。
后来,我走上了从医的道路,有一天,又遇见了这位叔叔,他一见面就说:“还记得给我治病的那位老中医吗?小子,好好学习中医吧,要学就学那样的真正中医,千万别学那些提笔一写就是半斤八两的庸医啊!”这就是我从学医伊始就没有走上大剂量庸医方法的原因。
这时这位患者已经是不住的点头,流露出释然的表情,我又说:“其实,在这里大家不理解,怨我的药分量轻,可是我也经常把一些病案发到网上,却有很多网友表示根本不相信这就是我每日看病时的真实记录,因为他们难以相信这样的分量可以治病,他们以为我欺骗了网友!”
听到这里,所有的患者都笑了起来!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