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3/31
- 帖子
- 226
- 获得点赞
- 12
- 声望
- 18
燥在中医里面认为是空气中缺少水分所致。正常情况下,随着阳气的释放,地面的水气随着上升,此时空气不燥也不湿。如果阳气释放的太过,过多的水分进入空气中,就会产生湿。如果阳气释放正常而水不足,进入空气的水分太少,就会产生燥。这种情况下,就要用水来润燥,这就是为什么进入冬季以后,家里放加湿器的原因。另外一种情况是,水很充足,但阳气却不充足,这时候不能蒸发水分到空气中,就会产生燥,就要补阳,所以中医讲辛以润燥。以为辛是发散的,可以补阳以蒸发水分,也就可以润燥。
另外一种情况是,空气中阳气太过,把水分都蒸发完了,就会特别干燥。这种时候,有两种办法,一个是补充水分以治标。一个是降阳以治本,所以有苦以燥湿之说,用苦的药物可以降火,火少了,不能过度蒸发水分了,自然就不燥了。所以说,辛、苦、水都可以润燥。辛治火不及,苦治火太过,水则要补。水火平衡自然就不会产生燥了。故燥的产生责之于水火。水则之不足,火责之太过于不及。太过用苦以降之,不及用辛以发之。是治燥之大纲。
另外一种情况是,空气中阳气太过,把水分都蒸发完了,就会特别干燥。这种时候,有两种办法,一个是补充水分以治标。一个是降阳以治本,所以有苦以燥湿之说,用苦的药物可以降火,火少了,不能过度蒸发水分了,自然就不燥了。所以说,辛、苦、水都可以润燥。辛治火不及,苦治火太过,水则要补。水火平衡自然就不会产生燥了。故燥的产生责之于水火。水则之不足,火责之太过于不及。太过用苦以降之,不及用辛以发之。是治燥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