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22
- 帖子
- 5430
- 获得点赞
- 993
- 声望
- 113
- 年龄
- 79
郑某某,去,72岁,本县西兴乡农民。2011年10月13日初诊。自觉腰背部发热一月多,心烦难受,劳作时更甚,当地中心卫生院医生查体温正常,用西药输液及服中药均无效。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史,但这次发生腰背部发热以来并无腰腿痛等症状。舌红苔白,脉细数。
病为内伤发热,证属肝肾阴虚,相火亢盛,阴虚于内,阳浮于外。
治用滋阴降火法,方用大补阴丸加味:
熟地50g、龟版30g(酥炙)、知母15g(酒浸、炒)、黄柏15g(淡盐水炒)、山萸肉20g、山药15g、牡丹皮15g、丹参15g、天冬15g。5剂。每剂连熬3次,共熬取药汁750ml,每次温服150ml,每日3次。
10月22日复诊:腰背部发热明显减轻,心烦难受已除。仍用原方续服3剂。
11月3日3诊:仅劳作后出现背部发热,仍用大补阴丸加味:
熟地50g、龟版30g、知母10g、黄柏10g、山萸肉20g、山药15g、牡丹皮15g、枸杞15g、秦芄15g(龟版、知柏炮制如前方)。5剂巩固。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本例并非疑难病症,但基层医生却不能识证及正确治疗,真是遗憾!
2012-3-29
病为内伤发热,证属肝肾阴虚,相火亢盛,阴虚于内,阳浮于外。
治用滋阴降火法,方用大补阴丸加味:
熟地50g、龟版30g(酥炙)、知母15g(酒浸、炒)、黄柏15g(淡盐水炒)、山萸肉20g、山药15g、牡丹皮15g、丹参15g、天冬15g。5剂。每剂连熬3次,共熬取药汁750ml,每次温服150ml,每日3次。
10月22日复诊:腰背部发热明显减轻,心烦难受已除。仍用原方续服3剂。
11月3日3诊:仅劳作后出现背部发热,仍用大补阴丸加味:
熟地50g、龟版30g、知母10g、黄柏10g、山萸肉20g、山药15g、牡丹皮15g、枸杞15g、秦芄15g(龟版、知柏炮制如前方)。5剂巩固。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本例并非疑难病症,但基层医生却不能识证及正确治疗,真是遗憾!
20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