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伤寒多种六经说
明清时期的《伤寒论》研究经历几个重大转变:从广义伤寒到广义温病,从伤寒病到《伤寒论》书,《伤寒例》从尊崇到否定。伴随这些转变,《伤寒论》六经学说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认为六经不重在讲经络的六经学说。引发这一变化的是元末明初的王安道。王安道《医经溯洄集》“仲景立法考”,提出“法也,方也,仲景只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将寒温论争的辨证施治之争,引向寒温病名之争。而且王安道还引发了《伤寒论》的错简与遵经之争。王安道提出这些学说的深层原因,都源于“麻黄桂枝汤难用”,为以辛凉清解为特点的温病学派的诞生奠立了基础。陶华在继承前人治疗温病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提倡辛凉解表,推动了温病学说的进步。吴又可著成《瘟疫论》,使人们对温热病的危害的认识更加成熟。而方有执、喻嘉言全力渲染仲景《伤寒论》为断简残篇,力主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是篡乱仲景伤寒学说,兜售私货,乃仲景之罪臣。究其实质,此期的外感病以及《伤寒论》研究,需要解决金元时期遗留的六经传变与表里的关系、辛凉解表的理论基础等问题,还要适应医学的发展,协调寒温关系,进一步系统化六经辨证,精细辨别各篇方证,并根据病机解释方剂的作用机理。这些问题显然是《伤寒例》不能够解决的。
六经六部说:
伤寒喻嘉言提出六经六部说,程郊倩、周单海响应之。方有执六经六部说基本要点为:太阳合皮肤,阳明合肌肉,少阳合躯壳之内,腑脏之外,所谓半表半里者;太阴是脾,少阴是肾,厥阴是肝。三阳为表,“表道自外而内”,三阴为里,“里道自下而上”。认为六经可统百病,“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者。……非计日以限病之谓。证见如经为诊,不可拘日拘经以冒病。”(《伤寒论条辨•阳病阴病图说》)此学延续宋金元医家否定隋唐医家“日传一经”的思路,给出一个六经在解剖上一个由表到里、由上到下的基本传变关系,实际为六经与表里结合的产物。其渊源有两个:一是儒家六经的启发。《伤寒论条辨•阳病阴病图说》:“六经者,犹儒家六经之经,犹言部也。部犹今六部之部。”。二是华佗的“六部传变”说。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引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至三日在肌……至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二者相同之处是传变次序都是由表到里、由上到下。
这个学说超出了作为经络所涵盖的范围,因此方有执虽然依据使用经络解释六经病症,但反复强调不可以把《伤寒论》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伤寒论条辨•阳病阴病图说》:“六经之经,与经络之经不同……若以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则不尽道,惑误不可胜言。”
不把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也就否定了《伤寒例》及其六经脉证的提纲作用。方有执以其出于王叔和为根据,删掉《伤寒例》,并在《伤寒论条辨•削伤寒例》做出说明。同时提出“三纲鼎立说”。基本观点遵《辨脉法》所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又孙思邈所言:“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的精神,认为一部《伤寒论》就是从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病因病机来统率诸证的。
他说:“向也,大纲混于节目之中,无可寻绎,只觉(《伤寒》)其书之残缺难读。今大纲既定,然后详求其节目,始知仲景书中,矩则森森。毋论法之中更有法,即方之中亦更有法。通身手眼,始得一一点出,读之而心开识朗,不复为从前师说所瀹浸。假繇其道而升堂人室,仲景弥光,而吾生大慰矣!知我罪我,亦何计哉!”这样到清代伤寒学说开始离开原来的理论范畴,扩展到温病范畴,仲景医圣的地位开始动摇。
六经八纲八法说
陈逊斋认为《仿寒论》六经的涵义无非是八纲,指出《伤寒论》“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宋金元医家重表里辨证,以表里统阴阳、虚实、寒热;而明清八纲辨证,以阴阳统表里、虚实、寒热。其学术渊源可推至《周易》。《周易》乾坤为父母、化生其他六卦的结构关系,与八纲辨证中八纲与其他六纲的关系相同。张景岳把这种关系称为“两纲六变”。伴随由宋金元医家重表里到明清医家六经八纲八法说,在治疗上宋金元医家所重汗下两法(或汗吐下三法),到明清也相应地成了八法、多法。钱天来说:“但就三阳三阴六经之证治,正变之不同,剖明其立法之因,阐发其制方之义而已。”但他认为仲景立法意义深广,不必拘于397法之数,他说:“大约六经证治中,无非是法,无一句一字非法也。其有方者未尝无法,而法中亦未尝无方。故以方推之,则方中自有法;以法论之,则法内自有方。不必拘于三百九十七也。若必支离牵合,以实其数,则凿矣。”
伤寒学发展到此时,已经完全离开了原始汉宋时期的理论框架,逐渐走向病理症候群思维中来,究其本质就是离开了生理结构经络的基础,单纯使用症候群归纳总结中去了、这一变化可能对于伤寒症治疗效果有很大帮助,但是离原始伤寒论理论体系越来越远。
六经六经界说
柯韵伯袭方有执之意,以为六经之经是地面经界,强调《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是分区地面,所赅者广,虽以脉为经纪,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并以地理比类人体,阐《伤寒论》六经是为经界之经。《伤寒论翼•六经正义第二》:“请以地理喻,六经犹列国也。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营卫,主一身之表症,
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此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也。太阴阳明,同居异治,犹周、召分政之义。四经部位,有内外出入,上下牵引之不同,犹先王分土域民,犬牙相制之理也。若经络之经,是六经道路,非六经地面矣。”
这个学说是柯韵伯在方有执六经六部说基础上建立的。柯韵伯依旧否定《伤寒例》,“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症治。”其儒家六经源头追到《周礼》:“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 “然仲景既云撰用《素问》,当于《素问》之六经广求之。按《皮部论》云:皮有分部,脉有经纪。其生病各异,别其部分,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诸经始终。此仲景创立六经部位之原。”柯韵伯推测仲景原义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
到此伤寒理论完全离开了原始伤寒理论,逐渐朝向神秘玄学发展,导致医家对于伤寒理论不知遵循那一端。
如果仔细阅读研究柯韵伯的解读,就会发现这种伤寒解说连《黄帝内经》中的人体解剖体位分析坐标就没有搞清,立论点从一开始就错了,完全是一种杜撰,好歹仲景方剂大纲没有离开,否则,就更远离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
六经气化说
以张志聪、陈修园为代表的一些注家,根据《内经》六气标本中气的气化理论解释《伤寒论》中的六经。他们认为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天地之间有,在人身之中亦有。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若外感风寒,更以邪伤正,始则同气相求,继则从气而入经,由经而入脏。例如:“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太阳病从本气,故必有恶寒;寒邪郁于太阳之经,邪正相争之发热则是从标;太阳病不解,可内陷少阴,故“中见少阴”。陈修园甚至说:“六气标本中气不明,不可以论《伤寒论》。”(《伤寒论浅注•读法》)因此强调六经与气化的密切关系,陈修园指出,“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气化说渊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六微旨大论》中的气化学说本是就自然界气化而言,只论述有天六气气化、人体六经命名和天人相应与同构,与人体脏腑经络不同。六经气化学说是部分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在天人相应与同构理论指导下,将《素问》六气气化和《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具体结合的结果,是中医学术的发展。他们创立的六经、六气天人同构的体系,是完全独立于以五行五脏为核心的脏腑辨证体系的。
这两位医家看到当时社会上医家议论伤寒已经完全原来了经典之意,于是开始又回归原始经典《黄帝内经》开始反思解读伤寒理论,有点发微求本的意思在,但是由于伤寒理论已经远离原始经典本意已经遥远,两位医家的思想也没能扭转乾坤之力。
明清时期的《伤寒论》研究经历几个重大转变:从广义伤寒到广义温病,从伤寒病到《伤寒论》书,《伤寒例》从尊崇到否定。伴随这些转变,《伤寒论》六经学说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认为六经不重在讲经络的六经学说。引发这一变化的是元末明初的王安道。王安道《医经溯洄集》“仲景立法考”,提出“法也,方也,仲景只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将寒温论争的辨证施治之争,引向寒温病名之争。而且王安道还引发了《伤寒论》的错简与遵经之争。王安道提出这些学说的深层原因,都源于“麻黄桂枝汤难用”,为以辛凉清解为特点的温病学派的诞生奠立了基础。陶华在继承前人治疗温病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提倡辛凉解表,推动了温病学说的进步。吴又可著成《瘟疫论》,使人们对温热病的危害的认识更加成熟。而方有执、喻嘉言全力渲染仲景《伤寒论》为断简残篇,力主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是篡乱仲景伤寒学说,兜售私货,乃仲景之罪臣。究其实质,此期的外感病以及《伤寒论》研究,需要解决金元时期遗留的六经传变与表里的关系、辛凉解表的理论基础等问题,还要适应医学的发展,协调寒温关系,进一步系统化六经辨证,精细辨别各篇方证,并根据病机解释方剂的作用机理。这些问题显然是《伤寒例》不能够解决的。
六经六部说:
伤寒喻嘉言提出六经六部说,程郊倩、周单海响应之。方有执六经六部说基本要点为:太阳合皮肤,阳明合肌肉,少阳合躯壳之内,腑脏之外,所谓半表半里者;太阴是脾,少阴是肾,厥阴是肝。三阳为表,“表道自外而内”,三阴为里,“里道自下而上”。认为六经可统百病,“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者。……非计日以限病之谓。证见如经为诊,不可拘日拘经以冒病。”(《伤寒论条辨•阳病阴病图说》)此学延续宋金元医家否定隋唐医家“日传一经”的思路,给出一个六经在解剖上一个由表到里、由上到下的基本传变关系,实际为六经与表里结合的产物。其渊源有两个:一是儒家六经的启发。《伤寒论条辨•阳病阴病图说》:“六经者,犹儒家六经之经,犹言部也。部犹今六部之部。”。二是华佗的“六部传变”说。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引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至三日在肌……至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二者相同之处是传变次序都是由表到里、由上到下。
这个学说超出了作为经络所涵盖的范围,因此方有执虽然依据使用经络解释六经病症,但反复强调不可以把《伤寒论》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伤寒论条辨•阳病阴病图说》:“六经之经,与经络之经不同……若以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则不尽道,惑误不可胜言。”
不把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也就否定了《伤寒例》及其六经脉证的提纲作用。方有执以其出于王叔和为根据,删掉《伤寒例》,并在《伤寒论条辨•削伤寒例》做出说明。同时提出“三纲鼎立说”。基本观点遵《辨脉法》所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又孙思邈所言:“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的精神,认为一部《伤寒论》就是从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病因病机来统率诸证的。
他说:“向也,大纲混于节目之中,无可寻绎,只觉(《伤寒》)其书之残缺难读。今大纲既定,然后详求其节目,始知仲景书中,矩则森森。毋论法之中更有法,即方之中亦更有法。通身手眼,始得一一点出,读之而心开识朗,不复为从前师说所瀹浸。假繇其道而升堂人室,仲景弥光,而吾生大慰矣!知我罪我,亦何计哉!”这样到清代伤寒学说开始离开原来的理论范畴,扩展到温病范畴,仲景医圣的地位开始动摇。
六经八纲八法说
陈逊斋认为《仿寒论》六经的涵义无非是八纲,指出《伤寒论》“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宋金元医家重表里辨证,以表里统阴阳、虚实、寒热;而明清八纲辨证,以阴阳统表里、虚实、寒热。其学术渊源可推至《周易》。《周易》乾坤为父母、化生其他六卦的结构关系,与八纲辨证中八纲与其他六纲的关系相同。张景岳把这种关系称为“两纲六变”。伴随由宋金元医家重表里到明清医家六经八纲八法说,在治疗上宋金元医家所重汗下两法(或汗吐下三法),到明清也相应地成了八法、多法。钱天来说:“但就三阳三阴六经之证治,正变之不同,剖明其立法之因,阐发其制方之义而已。”但他认为仲景立法意义深广,不必拘于397法之数,他说:“大约六经证治中,无非是法,无一句一字非法也。其有方者未尝无法,而法中亦未尝无方。故以方推之,则方中自有法;以法论之,则法内自有方。不必拘于三百九十七也。若必支离牵合,以实其数,则凿矣。”
伤寒学发展到此时,已经完全离开了原始汉宋时期的理论框架,逐渐走向病理症候群思维中来,究其本质就是离开了生理结构经络的基础,单纯使用症候群归纳总结中去了、这一变化可能对于伤寒症治疗效果有很大帮助,但是离原始伤寒论理论体系越来越远。
六经六经界说
柯韵伯袭方有执之意,以为六经之经是地面经界,强调《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是分区地面,所赅者广,虽以脉为经纪,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并以地理比类人体,阐《伤寒论》六经是为经界之经。《伤寒论翼•六经正义第二》:“请以地理喻,六经犹列国也。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营卫,主一身之表症,
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此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也。太阴阳明,同居异治,犹周、召分政之义。四经部位,有内外出入,上下牵引之不同,犹先王分土域民,犬牙相制之理也。若经络之经,是六经道路,非六经地面矣。”
这个学说是柯韵伯在方有执六经六部说基础上建立的。柯韵伯依旧否定《伤寒例》,“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症治。”其儒家六经源头追到《周礼》:“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 “然仲景既云撰用《素问》,当于《素问》之六经广求之。按《皮部论》云:皮有分部,脉有经纪。其生病各异,别其部分,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诸经始终。此仲景创立六经部位之原。”柯韵伯推测仲景原义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
到此伤寒理论完全离开了原始伤寒理论,逐渐朝向神秘玄学发展,导致医家对于伤寒理论不知遵循那一端。
如果仔细阅读研究柯韵伯的解读,就会发现这种伤寒解说连《黄帝内经》中的人体解剖体位分析坐标就没有搞清,立论点从一开始就错了,完全是一种杜撰,好歹仲景方剂大纲没有离开,否则,就更远离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
六经气化说
以张志聪、陈修园为代表的一些注家,根据《内经》六气标本中气的气化理论解释《伤寒论》中的六经。他们认为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天地之间有,在人身之中亦有。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若外感风寒,更以邪伤正,始则同气相求,继则从气而入经,由经而入脏。例如:“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太阳病从本气,故必有恶寒;寒邪郁于太阳之经,邪正相争之发热则是从标;太阳病不解,可内陷少阴,故“中见少阴”。陈修园甚至说:“六气标本中气不明,不可以论《伤寒论》。”(《伤寒论浅注•读法》)因此强调六经与气化的密切关系,陈修园指出,“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气化说渊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六微旨大论》中的气化学说本是就自然界气化而言,只论述有天六气气化、人体六经命名和天人相应与同构,与人体脏腑经络不同。六经气化学说是部分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在天人相应与同构理论指导下,将《素问》六气气化和《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具体结合的结果,是中医学术的发展。他们创立的六经、六气天人同构的体系,是完全独立于以五行五脏为核心的脏腑辨证体系的。
这两位医家看到当时社会上医家议论伤寒已经完全原来了经典之意,于是开始又回归原始经典《黄帝内经》开始反思解读伤寒理论,有点发微求本的意思在,但是由于伤寒理论已经远离原始经典本意已经遥远,两位医家的思想也没能扭转乾坤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