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yangchaodao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2/03/27 帖子 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3/27 #1 举个列子,方剂学上有个《止嗽散》 组成: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各二斤(各1kg) 甘草,十二两(375g)陈皮 一斤(500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g) 我就看不懂了 每次才服9克 这方的量都快2000克了,多久才服的完啊,要是不用服完,书上为什么要标上这么大的量。还有好多方都是这样的。本人不懂中医,望大家不要笑我。诚心求解
举个列子,方剂学上有个《止嗽散》 组成: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各二斤(各1kg) 甘草,十二两(375g)陈皮 一斤(500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g) 我就看不懂了 每次才服9克 这方的量都快2000克了,多久才服的完啊,要是不用服完,书上为什么要标上这么大的量。还有好多方都是这样的。本人不懂中医,望大家不要笑我。诚心求解
meijie22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2/25 帖子 2130 获得点赞 5 声望 36 年龄 46 2012/03/27 #3 先看药,再看量,按量进行比例,再以10克为数可以近似计算出每剂中药的份量。个人之言。
淮南陈磊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19 帖子 101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48 2012/04/21 #6 很多方剂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官方修订,当时很多丸散剂是官方配置。因为批量生产,所以量很大。
叶秋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6/27 帖子 113 获得点赞 0 声望 16 2012/05/27 #8 其实,在古代丸、散剂都是医生预先制备好的,如果病人病证对应了,就根据病人需要,给予适当量的成品药就行了。如例中对于“止嗽散”医生每次按原书用量制备好这近2000g的散剂,如果病人应该吃止嗽散,就根据每次9g,每日3次的计量给药就行,如需服用3日,就给3日的量81g,以此类推。所以说这近2000g的药粉并不是给一个人吃的,而是分给不同时间来的病人吃的。现代的中成药在药厂也是大规模制备成很多瓶或袋,但每个病人只需要一瓶或几袋这样。
其实,在古代丸、散剂都是医生预先制备好的,如果病人病证对应了,就根据病人需要,给予适当量的成品药就行了。如例中对于“止嗽散”医生每次按原书用量制备好这近2000g的散剂,如果病人应该吃止嗽散,就根据每次9g,每日3次的计量给药就行,如需服用3日,就给3日的量81g,以此类推。所以说这近2000g的药粉并不是给一个人吃的,而是分给不同时间来的病人吃的。现代的中成药在药厂也是大规模制备成很多瓶或袋,但每个病人只需要一瓶或几袋这样。
金鱼敲木鱼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28 帖子 253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41 2012/05/31 #10 同志们有汉代的重量换算表没,发一个,尤其是各种升,合之类的与现在换算。谢谢了
横竖撇捺点折勾 声名鹊起 杏叶会员 注册 2012/06/05 帖子 149 获得点赞 5 声望 18 2012/06/11 #11 莲子芝芯 说: 一斤是16两,一两算3克 点击展开... 一两30克吧一钱才是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