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8/08
- 帖子
- 442
- 获得点赞
- 147
- 声望
- 43
- 年龄
- 55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本条主要从脉象论述太阳病传变与不传变。
伤寒:此处之伤寒,非指太阳伤寒,乃所有外感病之总称也,即《难经》所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者。古来有《伤寒论》只论狭义伤寒之说,歪曲了《伤寒论》的本来面目。其实《伤寒论》是论述广义伤寒的书,它把所有外感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也就是说所有外感病,都不能超越《伤寒论》所论述的这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就是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乃说伤寒(外感病)一开始,如果太阳受之。之所以说如果太阳受之,是因为外感病的发病形式多种多样,未必一开始就一定发于太阳,有直中少阳的,有直中阳明的,有直中太阴的,有直中厥阴的,有直中少阴的,还有太阳、少阳同病的,太阳、阳明同病的,少阳、阳明同病的,三阳同病的等,所以说,伤寒一日,如果太阳受之,而非伤寒一日就必犯太阳。这一条是总论广义伤寒。其实,所谓太阳病,就是所有外感病当中,病发于太阳的,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又分为两类:中风类和伤寒类。伤寒一日,如果太阳受之,就发为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故而本条其实就是说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证的传变与不传变。
脉若静者为不传:这里的脉静与脉象数急是相对的,也即是中风之脉就是中风之脉,伤寒之脉就是伤寒之脉,并非在中风之脉或伤寒之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数急之象。如果在脉静这种情况下,疾病就不会从太阳病而传入它病。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吐,乃少阳病之症状也;躁烦,乃阳明病症状也。太阳病如果出现颇欲吐,若躁烦,脉象在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的脉象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数急之象,则为欲传它病也。
注:本条主要从脉象论述太阳病传变与不传变。
伤寒:此处之伤寒,非指太阳伤寒,乃所有外感病之总称也,即《难经》所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者。古来有《伤寒论》只论狭义伤寒之说,歪曲了《伤寒论》的本来面目。其实《伤寒论》是论述广义伤寒的书,它把所有外感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也就是说所有外感病,都不能超越《伤寒论》所论述的这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就是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乃说伤寒(外感病)一开始,如果太阳受之。之所以说如果太阳受之,是因为外感病的发病形式多种多样,未必一开始就一定发于太阳,有直中少阳的,有直中阳明的,有直中太阴的,有直中厥阴的,有直中少阴的,还有太阳、少阳同病的,太阳、阳明同病的,少阳、阳明同病的,三阳同病的等,所以说,伤寒一日,如果太阳受之,而非伤寒一日就必犯太阳。这一条是总论广义伤寒。其实,所谓太阳病,就是所有外感病当中,病发于太阳的,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又分为两类:中风类和伤寒类。伤寒一日,如果太阳受之,就发为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故而本条其实就是说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证的传变与不传变。
脉若静者为不传:这里的脉静与脉象数急是相对的,也即是中风之脉就是中风之脉,伤寒之脉就是伤寒之脉,并非在中风之脉或伤寒之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数急之象。如果在脉静这种情况下,疾病就不会从太阳病而传入它病。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吐,乃少阳病之症状也;躁烦,乃阳明病症状也。太阳病如果出现颇欲吐,若躁烦,脉象在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的脉象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数急之象,则为欲传它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