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历史解读评(一)
1:《伤寒论》理论历史价值
《伤寒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从历史考察看,由于成书时期与《黄帝内经》《难经》成书时间接近,正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年代,而方剂学还没有发展到成书的时期,因此《伤寒论》中多重视方剂使用,此书一出,拉开了中医理论和方剂学的结合,因此成为经方之足。,
2:《伤寒论》原著理论依据考
六经体现汉末经络学特点
东汉末年中医《灵枢经》经络理论逐渐成熟并应用到医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仲景自然对于《灵枢经》十分熟悉,取法《灵枢》“六经”也是自然之事、《伤寒论》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名词的使用,自然也是取法力《灵枢经》理论无意,六经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原著中无疑是指经络,并具有汉末经络学的一般特点。
六经病症依据经脉病症而来
经络学中六脏六腑十二经相表里的模式建立于《内经》成篇较晚的《灵枢•经脉》篇,其时距离汉末张仲景时代不久。除厥阴病外,《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的主症以及六经病下的具体条文的主症,在《灵枢•经脉》篇相应的经脉主病症中多能够找到相应的依据。如太阳病“头项强痛”,而《经脉》篇足太阳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及“头痛”、“两耳无所闻”、“胁下硬满”,而《经脉》篇足少阳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头痛……目锐眦痛”,手少阳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醇醇),咽肿喉痹”;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而《经脉》篇足太阴脉“是动则病……腹胀善噫……食不下……溏”。
经脉与“经脉穴”同名
汉代及汉以前针灸文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经脉、手足腕踝部脉口、十二“经脉穴”有完全相同的名称,即以三阴三阳命名。例如“手太阴”(早期文献多作“臂太阴”)既可作为手太阴经脉的名称,也可指手太阴脉口(即寸口脉),又可指“手太阴”穴(即脉口脉动处,相当于“太渊”、“经渠”穴)。这在《伤寒论》中也有反应,如条8“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条343“灸厥阴”,以及《金匮玉函经》卷六第二十六“伤寒喉痹,刺手少阴。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其中,“足阳明”、“厥阴”、“手少阴”,不是指整个经脉,而是指足阳明经、足厥阴和手少阴经在腕踝部脉口的“经脉穴”。
早期针灸理论依据
《灵枢•经脉》是总结前人针灸文献编成的,其中保存了其前的文献。如《素问•脉解》、《经脉别论》等篇以心属阳明(心为广明藏)。《阴阳十一脉》足阳明“是动病:洒洒病寒,喜伸,数吹,颜黑,病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肝蹶,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跗[上痹],膝跳,肠痛,腹外肿,心与肚痛,乳痛,颔颈痛,鼻鼽,颜痛,为十病。”其中,脏腑病症主要是心主神明失常的表现,没有胃肠症状。而《经脉》把足阳明经归于胃,而其内容是《阴阳十一脉》足阳明内容加上“贲响腹胀”等胃部病症。《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肝厥。是主血所生病者:中指不用,循足跗上、酐外廉、伏兔、股、气街乳、膺、皆痛,膝髌肿痛,大腹水肿,颈肿喉痹,口喁唇胗,鼽衄,狂疟温淫汗出。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伤寒论》阳明病主症有心烦、谵语、郑声、喜忘等心主神明失常的病症表现。
总之,《伤寒论》六经是指经络,与宋后不同,但只是汉末经络学水平。关于六经实质问题的争议,多由古今经络学差异引起。
1:《伤寒论》理论历史价值
《伤寒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从历史考察看,由于成书时期与《黄帝内经》《难经》成书时间接近,正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年代,而方剂学还没有发展到成书的时期,因此《伤寒论》中多重视方剂使用,此书一出,拉开了中医理论和方剂学的结合,因此成为经方之足。,
2:《伤寒论》原著理论依据考
六经体现汉末经络学特点
东汉末年中医《灵枢经》经络理论逐渐成熟并应用到医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仲景自然对于《灵枢经》十分熟悉,取法《灵枢》“六经”也是自然之事、《伤寒论》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名词的使用,自然也是取法力《灵枢经》理论无意,六经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原著中无疑是指经络,并具有汉末经络学的一般特点。
六经病症依据经脉病症而来
经络学中六脏六腑十二经相表里的模式建立于《内经》成篇较晚的《灵枢•经脉》篇,其时距离汉末张仲景时代不久。除厥阴病外,《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的主症以及六经病下的具体条文的主症,在《灵枢•经脉》篇相应的经脉主病症中多能够找到相应的依据。如太阳病“头项强痛”,而《经脉》篇足太阳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及“头痛”、“两耳无所闻”、“胁下硬满”,而《经脉》篇足少阳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头痛……目锐眦痛”,手少阳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醇醇),咽肿喉痹”;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而《经脉》篇足太阴脉“是动则病……腹胀善噫……食不下……溏”。
经脉与“经脉穴”同名
汉代及汉以前针灸文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经脉、手足腕踝部脉口、十二“经脉穴”有完全相同的名称,即以三阴三阳命名。例如“手太阴”(早期文献多作“臂太阴”)既可作为手太阴经脉的名称,也可指手太阴脉口(即寸口脉),又可指“手太阴”穴(即脉口脉动处,相当于“太渊”、“经渠”穴)。这在《伤寒论》中也有反应,如条8“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条343“灸厥阴”,以及《金匮玉函经》卷六第二十六“伤寒喉痹,刺手少阴。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其中,“足阳明”、“厥阴”、“手少阴”,不是指整个经脉,而是指足阳明经、足厥阴和手少阴经在腕踝部脉口的“经脉穴”。
早期针灸理论依据
《灵枢•经脉》是总结前人针灸文献编成的,其中保存了其前的文献。如《素问•脉解》、《经脉别论》等篇以心属阳明(心为广明藏)。《阴阳十一脉》足阳明“是动病:洒洒病寒,喜伸,数吹,颜黑,病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肝蹶,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跗[上痹],膝跳,肠痛,腹外肿,心与肚痛,乳痛,颔颈痛,鼻鼽,颜痛,为十病。”其中,脏腑病症主要是心主神明失常的表现,没有胃肠症状。而《经脉》把足阳明经归于胃,而其内容是《阴阳十一脉》足阳明内容加上“贲响腹胀”等胃部病症。《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肝厥。是主血所生病者:中指不用,循足跗上、酐外廉、伏兔、股、气街乳、膺、皆痛,膝髌肿痛,大腹水肿,颈肿喉痹,口喁唇胗,鼽衄,狂疟温淫汗出。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伤寒论》阳明病主症有心烦、谵语、郑声、喜忘等心主神明失常的病症表现。
总之,《伤寒论》六经是指经络,与宋后不同,但只是汉末经络学水平。关于六经实质问题的争议,多由古今经络学差异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