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病篇质疑两则
摘要: 通过考证,分析指出: 1.乌梅丸制做方法“……乌梅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中,“五斗米”应为“五升米”之误;“饭熟捣成泥”当是“饭熟取,捣成泥”。意即将乌梅蒸于五升米(约860g)下,以米饭蒸熟为度,取出乌梅,捣烂如泥状。2.当归四逆汤中之通草,应为木通。分析认为木通的功效与当归四逆汤配伍通草旨义相符,故该方之通草应是今之木通无疑。
1 乌梅丸的制做方法 ·
乌梅丸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38条,主治上热下寒蛔厥证和寒热错杂久利证。原文记载乌梅丸的制做方法为“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疑点有二:将乌梅蒸于五斗米下,米量是否过多? “饭熟捣成泥”,是仅捣乌梅还是乌梅与饭一起捣?历代医家及《伤寒论》教材对此鲜有诠释,常使学者疑惑或歧解。
1.1 “五斗米”应是“五升米”之误
在乌梅丸原方中,乌梅用量300枚。现代有人曾实测300枚乌梅约合公制450g (0.9市斤),实测东汉一升粳米约合今公制172g[1]。若以此推算,五斗米应合8600g(17.2市斤)。分析仲景原意,将乌梅蒸于米下,一则资以谷气,二则易于蒸熟,便于捣烂。欲蒸熟0.9市斤乌梅(尚且还要去核,量已不足450g),而用17.2市斤米,从实践上看,既无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可见乌梅与米的比例过大。
考《金匮要略方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乌梅丸方后,皆为“蒸之五升米下”。按此计,汉五升米约合今之860g(1.72市斤),用之覆蒸0.9市斤乌梅,比例比较适当,结合实际也是可行的。由此可知,《伤寒论》“五斗米”应是“五升米”之误,当以《金匮》、成注本的记载为准。
1.2 以饭熟为度,取出乌梅捣成泥状
原文“饭熟捣成泥”,未明确饭熟以后是将米饭和所蒸之乌梅一并捣烂为泥,还是仅捣乌梅?以致部分医家在理解该方组成和诠释方义时,往往把米粉也作为一味药物对待。如清代医家吕震名说:“此(指乌梅丸)主治蛔厥,其妙处全在米饭和蜜,……”;五版《伤寒论讲义》亦说:“本方……佐当归、人参、米粉、白蜜以养血益气……”。
考《金匮玉函经》乌梅丸方,在“饭熟”下有一“取”字,为“饭熟取,捣成泥”。与《金匮玉函经》对勘,这一疑问即可迎刃而解。仲景原意是以米饭蒸熟为度,喻乌梅应蒸的时间及程度。待饭蒸熟以后,取出米饭下之乌梅捣如泥状,再加入其他药物混合拌匀。“与蜜杵二千下”,也是为充分调匀诸药之意。最后做成梧桐子大颗粒状药丸。
2 当归四逆汤之通草
当归四逆汤见于厥阴病篇351条,具有养血散寒,温通经脉之效,主治厥阴肝血不足,寒凝经脉之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证。然方中之通草,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古今名实不符,加之近年来出版的《伤寒论》,《方剂学》教材解释不明确,或者不统一,以致临床运用比较混乱。如《伤寒论医案选》,所选应用本方、且载明处方药物的二十一案中,十三例用木通,八例用通草。木通、通草本来是两种药,性味、功效有别,故有正名求实之必要。
2.1 木通,通草是两种不同的药物
据《中药大辞典》载:木通,异名通草、附支、丁翁、葍藤等。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 (藤茎),性味苦凉,入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之效;主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等。通草,异名寇脱、离南、活莌、通花等;为五加科灌木植物通脱木的茎髓;性味甘淡凉,入肺、胃经;功可泻肺利小便,下乳汁;主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等。
由此可知,在现代中药中,木通与通草是两种不同的药物,二味基原各异,性味和功效同中有异。如二者皆可清热利尿下乳汁,而通草偏于泻肺热,木通偏于通利血脉。
2.2 当归四逆汤配伍通草之义
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凝经脉之厥证。方中当归、芍药养血活血,桂枝、细辛温经散
寒,炙甘草、大枣益气补虚,通草通行血脉。诸药相合,共奏养血散寒,温通经脉之功。可见该方配伍通草,是取其通行血脉之义,而非利小便或泻肺热。
2.3 通草名实演变
在中药学历史演变过程中,名通草者有两种。
(1)木通古名通草:《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了通草的药名、性味功效。谓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其后,陶宏景又详述其形态特征,谓其“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葍藤茎”。 从上述记载得知,古通草又名附支,葍藤等。根据原植物的描述和功效记载,与现今木通基本吻合。
(2)通脱木俗名通草:最早记载通脱木者为唐代中期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谓“通脱木,
无毒,生山侧,叶似萆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云:离南、活脱 也。……今俗亦名通草”[6]。因其“白瓤中藏,脱木而得,故名通脱”[7]。可知通脱木别名离南,活脱等,亦俗称通草。为灌木植物的茎髓,色白质轻。所述基原形态,均与现今的通草相符。
(3)通草名实辩: 因通脱木民间亦俗称通草,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人们逐渐因俗为名,而将其俗名作药名正式记载使用,为了与古通草区别,又将古通草逐渐更名为木通。由于通草所指代药物的改变,使古籍记载和当时应用名实不符,而致临床运用发生混乱。这个问题从宋代起就已引起部分医药学家的重视和注意,多予以强调和纠正。
如宋·苏颂指出: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阳……生作蔓藤,大如指,……正月二月采枝阴干用……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脱稀有使者,近世医家多用利小便”[8]。明·太医院判刘文泰说:“通脱木,据图经苗茎即是今之通草耳。《本经》以木通主疗注之,故致名实难辨矣。考诸汤液本草,通草、木通自是二种。木通茎折之纹如车辐,其通草茎中有瓤,轻虚正白,灼然明矣。用之不可混为一也”[9]。明·李时珍也明确指出:“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7]
2.4 当归四逆汤之通草应是今之木通
从上述分析考证得知,唐以前古籍之通草皆现今之木通,今之通草,乃《本草拾遗》之通脱木,在汉时尚未记载应用。木通具有通利血脉之效,与当归四逆汤配伍通草旨义相符,
故《伤寒论》当归四逆汤的通草应是现今之木通无疑。建议《伤寒论》教材编著者应在该方
诠释中予以肯定说明,以免谬误流传。
参 考 文 献
[1] 王琦《伤寒论研究》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81;2.
[2] 高德《伤寒论医案选》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1:222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57
[4] 顾观光重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
摘要: 通过考证,分析指出: 1.乌梅丸制做方法“……乌梅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中,“五斗米”应为“五升米”之误;“饭熟捣成泥”当是“饭熟取,捣成泥”。意即将乌梅蒸于五升米(约860g)下,以米饭蒸熟为度,取出乌梅,捣烂如泥状。2.当归四逆汤中之通草,应为木通。分析认为木通的功效与当归四逆汤配伍通草旨义相符,故该方之通草应是今之木通无疑。
1 乌梅丸的制做方法 ·
乌梅丸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38条,主治上热下寒蛔厥证和寒热错杂久利证。原文记载乌梅丸的制做方法为“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疑点有二:将乌梅蒸于五斗米下,米量是否过多? “饭熟捣成泥”,是仅捣乌梅还是乌梅与饭一起捣?历代医家及《伤寒论》教材对此鲜有诠释,常使学者疑惑或歧解。
1.1 “五斗米”应是“五升米”之误
在乌梅丸原方中,乌梅用量300枚。现代有人曾实测300枚乌梅约合公制450g (0.9市斤),实测东汉一升粳米约合今公制172g[1]。若以此推算,五斗米应合8600g(17.2市斤)。分析仲景原意,将乌梅蒸于米下,一则资以谷气,二则易于蒸熟,便于捣烂。欲蒸熟0.9市斤乌梅(尚且还要去核,量已不足450g),而用17.2市斤米,从实践上看,既无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可见乌梅与米的比例过大。
考《金匮要略方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乌梅丸方后,皆为“蒸之五升米下”。按此计,汉五升米约合今之860g(1.72市斤),用之覆蒸0.9市斤乌梅,比例比较适当,结合实际也是可行的。由此可知,《伤寒论》“五斗米”应是“五升米”之误,当以《金匮》、成注本的记载为准。
1.2 以饭熟为度,取出乌梅捣成泥状
原文“饭熟捣成泥”,未明确饭熟以后是将米饭和所蒸之乌梅一并捣烂为泥,还是仅捣乌梅?以致部分医家在理解该方组成和诠释方义时,往往把米粉也作为一味药物对待。如清代医家吕震名说:“此(指乌梅丸)主治蛔厥,其妙处全在米饭和蜜,……”;五版《伤寒论讲义》亦说:“本方……佐当归、人参、米粉、白蜜以养血益气……”。
考《金匮玉函经》乌梅丸方,在“饭熟”下有一“取”字,为“饭熟取,捣成泥”。与《金匮玉函经》对勘,这一疑问即可迎刃而解。仲景原意是以米饭蒸熟为度,喻乌梅应蒸的时间及程度。待饭蒸熟以后,取出米饭下之乌梅捣如泥状,再加入其他药物混合拌匀。“与蜜杵二千下”,也是为充分调匀诸药之意。最后做成梧桐子大颗粒状药丸。
2 当归四逆汤之通草
当归四逆汤见于厥阴病篇351条,具有养血散寒,温通经脉之效,主治厥阴肝血不足,寒凝经脉之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证。然方中之通草,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古今名实不符,加之近年来出版的《伤寒论》,《方剂学》教材解释不明确,或者不统一,以致临床运用比较混乱。如《伤寒论医案选》,所选应用本方、且载明处方药物的二十一案中,十三例用木通,八例用通草。木通、通草本来是两种药,性味、功效有别,故有正名求实之必要。
2.1 木通,通草是两种不同的药物
据《中药大辞典》载:木通,异名通草、附支、丁翁、葍藤等。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 (藤茎),性味苦凉,入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之效;主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等。通草,异名寇脱、离南、活莌、通花等;为五加科灌木植物通脱木的茎髓;性味甘淡凉,入肺、胃经;功可泻肺利小便,下乳汁;主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等。
由此可知,在现代中药中,木通与通草是两种不同的药物,二味基原各异,性味和功效同中有异。如二者皆可清热利尿下乳汁,而通草偏于泻肺热,木通偏于通利血脉。
2.2 当归四逆汤配伍通草之义
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凝经脉之厥证。方中当归、芍药养血活血,桂枝、细辛温经散
寒,炙甘草、大枣益气补虚,通草通行血脉。诸药相合,共奏养血散寒,温通经脉之功。可见该方配伍通草,是取其通行血脉之义,而非利小便或泻肺热。
2.3 通草名实演变
在中药学历史演变过程中,名通草者有两种。
(1)木通古名通草:《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了通草的药名、性味功效。谓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其后,陶宏景又详述其形态特征,谓其“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葍藤茎”。 从上述记载得知,古通草又名附支,葍藤等。根据原植物的描述和功效记载,与现今木通基本吻合。
(2)通脱木俗名通草:最早记载通脱木者为唐代中期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谓“通脱木,
无毒,生山侧,叶似萆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云:离南、活脱 也。……今俗亦名通草”[6]。因其“白瓤中藏,脱木而得,故名通脱”[7]。可知通脱木别名离南,活脱等,亦俗称通草。为灌木植物的茎髓,色白质轻。所述基原形态,均与现今的通草相符。
(3)通草名实辩: 因通脱木民间亦俗称通草,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人们逐渐因俗为名,而将其俗名作药名正式记载使用,为了与古通草区别,又将古通草逐渐更名为木通。由于通草所指代药物的改变,使古籍记载和当时应用名实不符,而致临床运用发生混乱。这个问题从宋代起就已引起部分医药学家的重视和注意,多予以强调和纠正。
如宋·苏颂指出: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阳……生作蔓藤,大如指,……正月二月采枝阴干用……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脱稀有使者,近世医家多用利小便”[8]。明·太医院判刘文泰说:“通脱木,据图经苗茎即是今之通草耳。《本经》以木通主疗注之,故致名实难辨矣。考诸汤液本草,通草、木通自是二种。木通茎折之纹如车辐,其通草茎中有瓤,轻虚正白,灼然明矣。用之不可混为一也”[9]。明·李时珍也明确指出:“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7]
2.4 当归四逆汤之通草应是今之木通
从上述分析考证得知,唐以前古籍之通草皆现今之木通,今之通草,乃《本草拾遗》之通脱木,在汉时尚未记载应用。木通具有通利血脉之效,与当归四逆汤配伍通草旨义相符,
故《伤寒论》当归四逆汤的通草应是现今之木通无疑。建议《伤寒论》教材编著者应在该方
诠释中予以肯定说明,以免谬误流传。
参 考 文 献
[1] 王琦《伤寒论研究》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81;2.
[2] 高德《伤寒论医案选》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1:222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57
[4] 顾观光重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